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社会 > 正文

闪婚后闪离 女方索赔精神损失费男方要求返还彩礼

2018-08-21 08:41  陈捷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段马水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判决:男方无须赔精神损失,女方也不用退彩礼

近日,思明区法院作出一审判决,准予晓月与王先生离婚。不过,法院没有支持王先生要求返还彩礼的诉求,也判决驳回了晓月索赔精神损失费的诉求。

针对原告主张的精神损害赔偿金,法院审理认为,原告是自愿接受终止妊娠手术,其要求被告支付妊娠医疗费的诉求,于法无据。原告主张被告对其实施冷暴力,但未能提供证据予以证明,而且不属于婚姻法规定的损害赔偿情形,因此,原告主张精神损害赔偿的诉求,法院不予支持。

针对王先生主张妻子应返还30万元彩礼的意见,法院认为,首先,女方提出未收到该彩礼;其次,暂且搁置彩礼是否收到的争议不论,鉴于双方婚姻是具有感情基础的结合,婚后也有共同生活并曾孕育生命,接受终止妊娠手术虽系女方自愿,但王先生亦具有相当责任。因此,本案不属于应当返还彩礼的情形,王先生要求返还彩礼,法院不予支持。

关于王先生主张的70万元夫妻共同债务,法院认为,王先生提交的证据不足以证明存在这笔共同债务,而且这涉及案外第三人利益,不宜在本案直接予以认定和处理,如案外债权人欲主张权利,可自行起诉解决。

律师说法

哪些情况能退彩礼?

福建自晖律师事务所主任林敏辉律师说,彩礼在我国民间婚俗中由来已久,也是结婚过程中家庭的一项重大开支。对于持续时间较短的婚姻而言,彩礼的返还问题有法可依。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相关司法解释,当事人请求返还彩礼,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的,应当予以支持:(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其中,(二)、(三)项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

在司法实践中,对于返还彩礼的问题,除了结合上述司法解释所列的几个参考条件,还可以把以下因素作为判决的考量依据:(一)彩礼的实际用途;(二)婚姻存续期间的长短;(三)离婚的具体原因和双方的过错程度。实际判决中,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判决酌情返还全部或者部分彩礼,以使得判决更贴近实际和更符合公平合理的原则。

相关案例

闪婚又闪离 7万彩礼退3万

一对年轻的男女,认识两个月就闪婚,婚后不久又闹离婚。但是,这短暂的一结一离,留下了一个“后遗症”:7万元彩礼怎么办?

近日,导报记者从厦门中院获悉,该院此前曾审理过这样一起彩礼纠纷,最终终审判决要求女方返还部分彩礼。“从我们登记结婚,到她‘失踪’,不到7个月的时间里,没有像夫妻一样共同生活。”起诉离婚的男青年阿添说,几年前他经人介绍认识了阿巧,随后他携带7万元彩礼到阿巧家订婚。订婚十天后,两人就办理了结婚登记。之后,阿巧也没有住在丈夫家里,只是偶尔才去丈夫家。婚后,两人经常吵架,后来阿巧甚至躲了起来,双方很久没有见面。

结婚半年多后,阿添将阿巧告上法院,请求法院判决离婚。阿添起诉认为,阿巧应当退还全部彩礼。

最终,中院作出终审判决,要求阿巧退还阿添彩礼3万元。法官说,阿添的7万元彩礼,其中一大部分女方已经用于请客和购买结婚用品。因此,阿添要求阿巧返还全部彩礼的理由,并不充分。鉴于两人婚后不久即分居,结合彩礼的使用情况,所以终审判决支持两人离婚,并要求阿巧返还部分彩礼。

订婚后分手 8万彩礼讨回6万

为彩礼闹上法庭的男女并不少。此前,思明区法院也受理过一起这样的纠纷,小伙刘先生状告女方,要求归还8万元彩礼。

原来,双方于数年前订婚,当时男方小刘家人给女方吴小姐家送了8万元彩礼。订婚后,女方开始筹备婚礼,不但拍摄了婚纱照,还购买了结婚所需的首饰、衣物和床上用品。

谁也没想到,订婚之后不久,这对“冤家”就经常吵架。很快,两人就闹分手了。事后,小刘向女方提出,既然不结婚,就要退还彩礼,但遭到拒绝。为此,小刘起诉到了法院。

最终,思明区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要求女方返还6万元彩礼给男方。法官说,因双方筹备婚礼,女方花了3万多元。这些都是因筹备婚礼购置的物品,如果转让势必造成一定程度的贬值。所以,因双方无法缔结婚姻所造成的损失应由双方共同承担,应从彩礼中予以适当抵扣。最终,法院酌定女方只需再退还6万元即可。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