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给古老建筑一个温暖的“家” 志愿者对文物进行认领 中国文化报讯(记者 李佳霖 文/图)据统计,我国仅不可移动文物就有76万处,而散落在各地、未登记在册却具有一定历史文化价值的文物更是难以计数。文物保护的复杂情况,需要社会力量参与其中。在这方面,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进行的探索取得颇多成效,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和好评。当地推出的“文物守护认领”模式,近日获得了2018年福建省志愿服务项目优秀项目荣誉。 文物守护认领: 全民参与文物保护 徐友群是一名军人,1993年在厦门入伍,25年来一直生活在厦门。在徐友群看来,认领守护万石莲寺,是冥冥之中安排好的缘分。“从当兵开始就有晨跑的习惯,万石莲寺是必经之路。每次经过这里,都会被寺中的敲木鱼声、诵经声吸引,感觉特别神圣和庄严。在2016年得知可以认领文物,立即跑到活动地点报名,当时一眼就看到认领名单中的万石莲寺,想也没想就勾选签字了。”徐友群说。 按照思明区文体出版局的规定,认领文物的志愿者,每个月要对认领守护的文物点进行两次以上的巡查,并及时做好记录和反馈。徐友群表示,每天早上到万石莲寺,先绕寺庙外围查看石柱、外墙等有无刻画和脏污的痕迹,再检查文物是否有移动和损坏,随后进入寺庙查看内部的状况,如若发现异常立刻上报相关部门。“一年多来,都是在晨跑时进行巡查,过程非常轻松愉悦,特别欣慰的是,万石莲寺一直干净整洁,基本上没有人为破坏文物的状况发生。”徐友群说。 曾晓娟家以家庭为单位认领了安业民烈士墓,守护其安全也是全家总动员。“这处文物点离家很近,家人平常有时间就到墓园,仔细检查每个角落,观察是否有涂抹乱画的状况、周边树木是否有倾倒等。”曾晓娟表示,逢年过节,全家人还会到墓园除草、捡垃圾,尽力做好文物的守护工作。 一年多来,安业民烈士墓在曾晓娟家的守护下更加安全、整洁。在这个过程中,让她触动最大的是儿子曾祺的转变。曾晓娟介绍,有次巡查时,曾祺主动捡起扔在地上的矿泉水瓶,并说:“这是英雄的家,要保证干干净净。”而且在守护过程中,曾祺通过各种方式查阅资料,了解了很多历史知识,还经常带着同学一起巡查,给他们讲述安业民的故事。“这项工作给了我们参与文物保护的机会,让我们知道文物保护应该全民参与、共同守护。”她说。 “文物守护认领行动于2016年10月发起,目前,共有近350人参与了这项行动,思明区内199处未定等级不可移动文物点的日常状况都能得到及时巡查和反馈。”厦门市思明区文体出版局副局长郭银芳说。 |
相关阅读:
- [ 09-03]厦门思明区巧借厦门会晤之势 大步迈向现代化国际化
- [ 09-03]厦门思明:深化扫黑除恶合力共筑平安
- [ 09-03]厦门思明区多措并举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向纵深发展
- [ 09-03]厦门思明区这场“扫黑”演出 8万多网友“围观”
- [ 09-02]“全闽共舞•舞动中国梦” 厦门思明广场舞大赛展风采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