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埋地组合生态技术 多系统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和践行者 “我们要做的,就是政府头痛的、民众关注的、投资者喜欢的、中联环能解决的环境综合污染治理和修复问题。”中联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俞义泉如是表示自己的城市生态修复理念。 事实上,这样的理念形成,观念转变,如何渗透在具体的建设之中,绝非一日之功。 在规划层面上,注重系统解决污水分布处理与集中处理的关系问题。为此,厦门市规划委、发改委、市政园林局等部门经多次研究讨论,提出污水生态型区域治理的先进理念,最终规划在杏林湾流域就地建设分布式污水再生处理站,原进入杏林湾的排洪渠分段设置截流沟和截留污水泵站,将旱季污水和初期雨水全部截留进入就地建设的生态型区域处理站进行处理,出水达到生态补水标准就近补入杏林湾水体。 目前,杏林湾流域已建成污水生态型区域处理站8座及56座村庄污水生态型处理站,处理规模达到13.0万吨/天,近期再增建4座中等污水生态型区域处理站,规模10.0万吨/天,合计总规模可达23.0万吨/天,补入杏林湾流域让水质逐步恢复,整体水环境得到极大的改善。 “在建设层面,我们认为,水环境治理不仅仅只是简单的工程建设,更重要的是建设+服务的比拼,系统的解决问题。”中联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培勇说。 为此,中联环致力于技术创新,通过自主创新研发出“分布式埋地组合生态技术”,充分模拟微生物、土壤、植物及空气和阳光紫外线等功能组成的生态净化链,重建水体自净、再生的能力,体现自然生态综合自净的原理和生生相息、循环再生的功能,改变了传统污水厂对周边环境带来的二次污染,提升了处理站周边环境的生态品质和土地的商业价值。 力求解决环保的邻避效应,力求解决污泥和臭气污染问题,这一全新技术鲜明的特点是显而易见的: 零占地,处理站建在绿化带下,基本不占或很少占用城市空间;零距离,处理站的红线就跟城市中心五星级酒店红线仅差一条马路的距离;零转输,节省大量管道的收集及泵站转运;零排放,作为河道和湾区的补水源;零污染,对周边环境没有污染,解决污水深海排放的痛点和监管难点。 在运营层面,将项目建设、运营在招标中与EPC、PPP、BOO等相结合,并在政府支持下加快分布式生态型水处理项目的建设与推广。 急政府之所忧,想民众之所愁。从水处理综合解决到水环境系统整治,从市政污水、农村生活污水到垃圾渗滤液、黑臭水体流域整治领域,提供一揽子的生态解决方案,做国内最具竞争力的环境综合整治解决方案提供者和产业资源整合者,中联环将眼光投注得很远,脚步放得很长。 打破传统污水处理模式 全产业链生态型综合治理模式走向全国 在先进的突出理念支撑下,中联环打破传统的污水处理模式,摸索出全新的“厦门模式”正日益引人侧目。 新城区开发,污水管网无法快速形成;老城区,人口暴涨,污水量激增,用地紧张,管网改造难度大,老污水厂无法扩建,升级改造困难;农村污水,排放分散且面广,污水横流,没有排水渠道,管网修建成本高。如果还用老办法,显然是行不通的,只有改革才有出路。 环保工程的调试及运营是保证出水达标的最重要环节,针对水处理项目的建设及管理,中联环打破了传统污水处理项目设计、采购、建设、运营各环节条块分离的旧模式,以企业的主动作为和担当,果断采用更具责任感的建设管理模式——“EPC+O”模式(设计—采购—施工—运营一条龙)。 “从前期规划到后期维护的全产业链服务,增强了项目实施的协调性与运营的高效性,有效地解决了设计、采购、施工、运营等环节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避免了传统模式各环节分离,导致责任不清、互相扯皮等问题的发生,实现了对项目整体的有效控制,确保项目建设及运营效果。”刘培勇介绍说。 在埭溪桥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站记者看到,通过污水就近收集管网,每家每户的生活污水统一收集,经过地下调节池、生化膜处理等工序处理后,形成清澈透明的再生水,再经生态处理成“生态水”,水质达国家A级以上标准。 刘培勇表示,针对这样的污水管网不完善的城市新城区和农村小城镇地区,我们提出了创新的“葡萄串”理论,改变传统“大集中”的污水处理方式,采用将污水资源化分散处理、就近回用的新型模式,既节约大量传统污水厂需要泵站及远距离传输的大口径管网费用,又可以节省后期的运行管理费用,形成科学合理、模块组合、分散消化、循环利用的污水处理及再生水回用完整系统,为减轻市政和环境压力发挥了积极作用。 先进的“EPC+O”全产业链服务模式、独创的“分布式埋地组合生态技术”,创新的“葡萄串”分布理论,最终形成了厦门水环境治理技术和水环境设施综合运营的全新模式。 在这样的模式运行下,处理站与城市同步建设、同步投入使用,做到新城区建成一片,环境改善一片,生态修复一片的良性发展;处理站利用公共绿地建设,与周边环境零距离接触,对环境影响零污染;就地解决了农村生活污水污染,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这样的整体系统解决方案,正是中联环在水环境治理近二十年的创新实践中对厦门的独特贡献,正如中国工程院院士、水资源专家王浩的评价,厦门的水源整治已走出了国内其他一些城市“就水论水”的死胡同,通过大批分布式生态水处理系统的成功建设,已经从“末端大集中治理”变为“源头区域分布减排”,其成就让全国瞩目。 |
相关阅读:
- [ 09-25]厦门集美法院强制执行恶意欠薪老板 助26名工人追回26万元
- [ 09-22]厦门集美浒井社区书院举办中秋游园活动 促进居民融合
- [ 09-21]集美街道:小猪佩奇教小朋友分垃圾
- [ 09-21]厦门集美区切实加强党的领导 圆满完成村居换届选举
- [ 09-21]厦门集美民警救下轻生男子 胳膊被咬伤流血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