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滨路与杏滨海上立交桥 林志杰 摄 东南网10月30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王文津 杨向阳 戴燕卿 林泽贵)杏滨街道原是厦门市集美区郊区一个滨海渔村小镇,于2004年“镇改街”。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镇街,却聚集着包括正新轮胎、春保钨钢、信华科技、杰宏电子、NEC东金等在内的各类企业1300多家,其中规上企业133家,年纳税总额超过12亿元,成为侨乡集美重要的经济增长区域。 杏滨街道华丽转身的秘诀是什么?是改革开放和特区建设的东风,是勤勉实干的杏滨人依托文化底蕴,善抓机遇、巧搭载体、立足实际,成就杏滨街道的华丽转型,从厦门西海域一座古老的渔村小镇,逐步崛起为城市化率100%的新城区。 当前,杏滨街道正充分发挥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工业基础扎实等优势,围绕服务辖区内的省、市、区重点工程项目,抓好征地拆迁工作,加速推进城市化发展战略,坚持“优二进三”的方针,围绕“一园两城三片”的总体布局,大力发展服务业,加快推进制造业升级,优化城区发展空间布局,把杏滨打造成集厦门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为一体的现代化临湾滨海宜居新城区。 善抓机遇 凝聚奋进新动能 预计在下个月,厦门华锐双语学校项目就将在杏滨街道开工。计划在2020年起陆续开班的这所民办学校,将有效填补杏滨街道及其所在的马銮湾新城片区在优质教育配套方面的空白。 以全市“双千亿”工作为抓手,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完善民生服务配套建设,正是杏滨街道善把机遇转化为发展新优势、凝聚奋进新动能的生动例证。展开杏滨的发展卷轴,一条“紧抓机遇、勇于争先”的主线跃然纸上。 上世纪80年代,厦门岛内办起经济特区后,岛外办什么成了集美、杏林一带干部群众的关注点。在岛内的台商跑到岛外,也发现了这块尚未开发的处女地。正新轮胎的老板陈秀雄就是典型代表。 1989年初,陈秀雄来到厦门后,一下子就看上了马銮、西滨两村交界的这块“风水宝地”,出资买下了17万平方米的土地,筹建轮胎厂。时任杏林区的主要领导深感这是杏林发展的大机遇,当场拍胸脯保证“3个月交地”。很快,平整好的17万平方米地块如期交到了陈秀雄手上。一年后,厦门正新轮胎在杏滨建成投产,创建了“厦门速度”。 时隔不久,国务院正式批准杏林台商投资区成立。随后,春保钨钢、来明工业、杰宏电子、信华科技、新凯、厦杏摩托等,纷纷从台湾来到杏滨“投石问路”。经过20多年的发展,杏滨已成为厦门市岛外的一大台资企业聚集区,共有200多家台资企业落户。 多年来,杏滨街道依托台商投资区的开发建设,以富民为目标,一方面加强招商引资,大力扶持发展乡镇企业,不断壮大经济,农村工业化、城镇化水平有了较大提高。2018年上半年,全街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19.2亿元;工业总产值109.5亿元,占集美全区工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强,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02.1亿元;实现财政总收入5.66亿元。不仅如此,社会各项事业也得到较快的发展,街道先后获得“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镇”“创建全国首批文明城市突出贡献单位”“省级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近年来,集美新城建设已成为厦门市跨岛发展的样本,马銮湾新城建设也在加速推进。地跨两个新城的杏滨,正进一步抢抓两个新城开发建设的大好机遇,大力推进马銮湾新城起步区市政公建项目、轨道6号线、新城医院、体育公园、软件园三期等几十个重点建设项目的征拆工作,一批重点项目落地,辐射带动周边村庄集体产业发展、房地产建设和商贸配套建设,文化教育传承、生态公园保护、保留村庄改造等。未来几年,杏滨街道将进一步借力两个新城建设,努力建设成为集美乃至厦门岛外又一个美丽新城区。 |
相关阅读:
- [ 10-30]集美小学举办105周年校庆活动
- [ 10-30]集美区直机关举办“新时代新思想新作为”理论宣讲
- [ 10-30]集美区“巾帼建功新时代”主题文艺汇演举行
- [ 10-29]厦门集美区日东社区举办文艺汇演 奏响敬老“集结号”
- [ 10-29]厦门集美叶厝社区书院举办户外宣传暨便民志愿服务活动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