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文体 > 正文

中小学校艺术“奥斯卡” 有颗闪亮的厦门星

2018-11-23 08:49:11佘 峥 来源: 厦门网  责任编辑: 段马水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答案1

艺术教育获得

各级政府大力支持

洪建军不假思索找到的第一个答案是:各级领导的重视,从市到区。

他说,这不是“客套话”。这种重视从厦门艺术教育获得的财力支持就可见一斑。

还有一个点也可以佐证,此次出发参加福建“六艺节”,厦门开了两次动员会,每次动员会,学校的校长都来了。

厦门市教育局局长郭献文说,于理来说,我们的教育方针是德智体美劳,美育的重要性在于它是教育方针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于情来说,我们在思索一个有趣现象:为什么越是那些对生活有真知灼见的人,越会强调艺术教育的重要?

人们找到的答案是:不是说我们非要把艺术强加给孩子,而是人类本身就需要艺术——孩子需要艺术,这样,他们长大后就会有大情感、大情怀、大审美、大诗意、大浪漫。

答案2

重视艺术技能普及

强调美育不是精英教育

本学期开学前,市教育局开了个美育工作会,会议一个要点是:强调了艺术教育的普及性。艺术教育是美育的一个部分。

市教育局副局长郑朝南说,学校美育不是针对少数有艺术天赋学生的精英教育,也不是培养艺术家,而应该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即学校应该让每一个学生都享有公平接受优质艺术教育的机会,培养学生一些实在的、简单易学的艺术技能。

他说,没有普及,提高也会受限。

应该说,这也是厦门学校的艺术之花为什么这么红的最主要原因。也就是说,厦门在艺术展演取得的成绩,是建立在普及基础上。洪建军说,道理很简单,从十选一和从百选一,是不同的,只有普及面足够大,也有更多挑选余地。

洪建军说,这也是我们引以为傲之处:我们的艺术教育的成绩,不是建立在少数精英上,而是建立在广袤的学校艺术“土壤”。

在这个方面,合唱是一个很好的观察点。厦门六中、厦门二中合唱走红的背后,是厦门学校合唱的氛围。

其实,在厦门,合唱的网红不只六中和二中,厦门一中的彩虹合唱团、松柏中小学的深海蓝合唱团,思明区少年宫的小胖合唱团等,都鼎鼎有名,而且在全国甚至世界合唱比赛中,摘金夺银。

这些走出去的“厦门好声音”,是建立在“厦门校校好声音”基础上。洪建军说,全市合唱展演原本是两年举办一次,结果架不住大家的热情,现在变成一年举办一次。

他说,我们之所以倡导合唱,是因为这种艺术形式最有利于普及:不受场地限制,也不要添置乐器,而且,要唱起来,需要足够多的人。

因为需要的人多,乐团也是厦门普及艺术教育的一个突破点。初步统计,厦门中小学目前有50几支乐团,而且水平都不低。

这和市教育局也一直“敲边鼓”分不开。2015年,厦门邀请中国管乐学会在厦建立基地,开展师资培训、专家指导、乐团交流。

两个月前,百余名学校管乐指挥参加基地举行的培训班,这已经是市教育局第三次举办这类培训班,而且请来的都是大咖,譬如说,有一年请来抗战胜利纪念日大阅兵中,担任解放军合唱团团长兼总指挥的于海。今年来的是美国管乐艺术家布鲁斯·皮尔森博士授课,皮尔森博士是国际通用的《管乐标准化训练教程》作者。

答案3

实行近乎严苛的

特长生招生制度

参加艺术展演的孩子,有相当一部分是特长生——厦门艺术教育之花,也得益于近似严苛的特长生招生制度。

招收艺术特长生,并不稀罕,但是,像厦门市教育局这样操碎心,估计没有多少。

在不少地方,特长生是择优生的代名词,但是,几年前,厦门叫停了特长生的文化成绩测试,是否有资格成为特长生,全部取决于特长测试。

不仅如此,特长测试近乎严苛,这从评委就可见一斑——厦门特长生测试原本的评委都是本市的老师,结果可想而知。2015年起,市教育局下定决心请外地评委,但没有走出福建省,他们又发现:毕竟是“乡里乡亲”,一些家长可以把工作做到外地去。

2016年,令家长措手不及的是,市教育局首次走出福建,到深圳等地聘请评委,去年,则移师江西等地请评委。

有消息说,有家长已经去找隔壁省的门路了,不料,今年,市教育局“声东击西”,请的评委又换地了,最远据说到东北了。

不仅如此,今年请的外地评委不乏大咖,包括中央音乐学院管弦系教授,东方歌舞团乐队首席等,有的评委是教育部大学生艺术展演的评委。

这已经够严格了吧?教育主管部门觉得还有“神秘”余地。今年的测试,一进入考场,评委的手机都被收走了。虽然被限制了自由,但是,受访的评委都忍不住为厦门点赞。

一位评委说,这可能是他参加的“级别”最小的考试,却是组织得最认真、最严谨的,“到现在,我一个要求照顾的电话也没接到”。

洪建军说,我们希望学校录取的,是那些真正有特长,而不是靠投机取巧考入的学生。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