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上百把兵器 展“小操队”雄风 白医生引导孩子们认识中草药的同时,莲前街道何厝社区居民何而凯带领着邻居老少,操练着非遗阵仗“何厝小操队”。从安馆、行礼、开场、摆阵、表演、收阵,小操队的每个步骤都依照古法。 何厝小操队 忽听得鼓点急促,阵首大旗开路,“虎头盾”战队紧随,筑起防御阵型。“长兵器”分两小队迎面对垒,红缨枪、钩镰枪、蛇形枪、鱼叉、钉耙、扁担、丈二槌等长兵器矛头相向,剑拔弩张。“短兵器队”随后就到,双板斧、双鞭、双月铲、短戟、虎尾绕(闽南语音译)等短器械灵活闪现。“火铳队”压阵,鸣“枪”示警,战局一触即发。“何厝小操队”的精彩,不止于上百把冷兵器的亮相,更在于阵法的变幻和动作的精彩。 表演者将通过推、劈、扑、刺、挑、滚、踢、砍、拦、绊、倒、甩、封、扫、撞、弹、钩等动作要领,将阵法生动展现。“小操队”阵法变化复杂,单是虎头盾阵法,就分为单面阵法、叠面阵法、五面阵法、十面埋伏等诸多变形,观众只觉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领队何而凯介绍,“何厝小操队”是一种官兵操,代代相传,延续至今已有几百年历史。据悉,明朝末年,郑成功为抗清平夷,在何厝村外围设防御军营。村中民众自发组织乡团筹集武器,习武练兵保卫家园。当时,村中志士频频向郑家军将士请教防御阵法。这些阵法由何厝村民小团体演练,所以称之为“何厝小操队”,后来逐渐成为一个民俗活动沿袭下来。何而凯的父亲、爷爷、曾祖父都曾是小操队的成员。 尽管,“小操队”一度停滞了十多年,不过,几年前,热心的何而凯等人,在村里广泛招募队员,请教老人们,恢复阵法,重新操练,许多青壮年及中小学生都加入其中,如今小操队已经有70多人。 入选思明区区级非遗后,“何厝小操队”备受世人瞩目。他们曾赴金门交流表演,也在思明区主办的海峡两岸郑成功文化节上一展风采。去年思明区非遗宣传日活动上,他们还在中山公园惊艳了众人。 对于“何厝小操队”的传承,何而凯充满了信心,他们打算利用暑假多多召集孩子来学习。 C 非遗活态传承 守护思明文脉 在何而凯看来,非遗传承不仅是文化使命,更在城市化快速推进中,让何厝人的情感有了承载依托——望得见山,看得到水,记得住乡愁。 除了“何厝小操队”,何厝社区还呈现着“送王船”“宋江阵”“闽南童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闽南童谣”区级非遗传承人、何厝小学音乐老师张萍介绍,何厝小学还原创发行了一张闽南童谣CD,其中收集的《囝仔婴》《中秋暝》等15首校园原创闽南童谣,均出自学校老师原创,为的就是让闽南方言“活化石”口口相传。 放眼人文荟萃的思明区,如今仍活跃着众多独特又悠久的非遗文化。目前,思明区共有讲古、厦门漆线雕等8个国家级非遗项目,闽南皮影戏、延平郡王信俗、厦门珠绣等9个省级非遗项目,龟糕印技艺、厦门布袋戏等5个市级非遗项目,通背拳等15个区级非遗项目。南音则是世界级非遗项目。 非遗传承,历久弥新,思明区正全力让非遗文化走上群众舞台,走进社区、学校。如今已经有20多个非遗项目进入了13所学校,同时在仙岳社区、大同社区等社区开展非遗冬令营、夏令营活动,为非遗传承注入新动力。 思明区还在鹭江街道老剧场文化公园常态化开展“闽南曲艺汇”活动,开设讲古场,搭建非遗展演台,挖掘具有特色的闽南传统文化资源,在周末、传统节日常态化开展各类闽南文化展演、体验、培训等活动。 同时,思明区首届文化遗产艺术生活节上,非遗项目传承人更是一一亮相,与市民零距离互动。而近年来,思明区打造的“寻根厦门记忆 守护思明文物”系列活动,也让历史文脉得到了保护和传承。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3月,思明区精心打造的“示范样板书院”——金榜书院,将发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闽南优秀文化的平台作用,让更多非遗走进公益课堂,丰富城区书香氛围与文化内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