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院原“掌门人”单霁翔做客思明区“智慧·讲堂” 要让文物有尊严 海西晨报讯(记者 雷妤 实习生 王丽娜)退休后,故宫博物院原“掌门人”单霁翔首次现身厦门。 过去5年,单霁翔曾多次实地考察鼓浪屿,促成厦门市与故宫博物院“联姻”,建成故宫博物院首个分馆———故宫鼓浪屿外国文物馆。 昨日上午,思明区“智慧·讲堂”暨思明区委、鼓浪屿风景区党工委中心组学习活动举行,单霁翔现身带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做中华传统文化的忠实守望者》讲座。 今年7月8日是鼓浪屿申遗成功两周年。值此之际,思明区举办这场活动,正是以实际行动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福州古厝>序》和关于鼓浪屿申遗成功的重要指示精神,凝聚智慧和力量,做好文物保护工作的又一举措。 谈厦门 父母在鼓浪屿生活十多年 提起鼓浪屿申遗,单霁翔说,当年厦门提出鼓浪屿申遗时,他正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对鼓浪屿申遗强烈支持。他对鼓浪屿的“好感”,不仅在于鼓浪屿自身的文化魅力,也源于父辈的经历。 “我的父母在鼓浪屿生活了十多年,两个哥哥和一个姐姐都出生在鼓浪屿。后来鼓浪屿成为前线,父母就到东北解放区去了,我出生在东北沈阳。”单霁翔调侃道:“父母没有经得我的同意,就把三个月大的我抱到了北京,自小生活在北京传统民居———四合院里。万万没想到,在我快退休时,叫我到北京最大的四合院‘看门儿’。” 这个“看门人”并不好当。2012年年初,正值故宫的低潮期,58岁的单霁翔临危受命,接到调令,被任命为故宫博物院新院长。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前后6任院长都没有“善终”,单霁翔形容这一工作“如履薄冰”,“有今天,没明天”。在他看来,当故宫博物院院长最重要的就是两个字———责任,万无一失,一失就万无。 谈文物 要让尘封的文物“活”起来 “掌门人”责任虽大,却不妨碍单霁翔大刀阔斧改革。曾经一篇《故宫,你怎么变成这样了?》文内细数这些年,故宫博物院发生的变化,网文刷爆网络足见大家对这位“网红院长”的肯定。 故宫博物院有三大资源,即馆舍宏大、藏品丰富、观众众多,但刚开始管理故宫博物院时,单霁翔却感受不到这馆舍的宏大与藏品的丰富,因为有90%的文物沉睡在库房里,这对观众的观看感而言是大打折扣的。 “故宫和鼓浪屿一样,都不缺观众。”单霁翔发现,80%的人都是跟着导游走,并没有感受到博物馆应有的美。在他看来,文化遗产资源要为人民做出贡献,要能具体到每一个观众,观众走出博物院时,最重要的是能回想起来获得了什么。 “我们要做一场管理革命,重新审视过去我们的一切做法———究竟以自己管理为中心,还是以我们的服务对象为主?”单霁翔的改革从“装点门面”开始,通过一系列整改措施,向社会承诺,三分钟之内就能买上门票,对安检、验票也进行了改革。 要想服务好,就要把自己当成游客。之后,故宫不断提升游客的体验感,增加女厕的比例,增设座椅等基础设施;修缮文物,通过高科技让文物“活”起来;开发故宫文创产品,风靡年轻人群体。 |
相关阅读:
- [ 07-04]临夏52人启程厦门思明实现就业梦 劳务输转助力脱贫攻坚战
- [ 07-04]东西部扶贫协作 厦门思明新媒体走进甘肃临夏采访行启动
- [ 07-04]厦门思明一77岁老人摔倒骨折 路人伸出援手
- [ 07-04]厦门思明中山、松柏片区燃气管线开始改造
- [ 07-04]厦门思明区第三轮市政设施提升燃气管线建设工程启动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