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活低效闲置用地 腾出产业发展空间 东南网8月6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林泽贵)土地资源是招商引资项目落地的核心要素,更是推动产业升级、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的空间载体。 在当前厦门全力招商引资的情况下,如何破解土地资源紧缺的问题?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通过分类别、多渠道的清理盘活,让一些批而未供、供而未用、低效使用的存量土地重新焕发生机,正成为当下厦门的选择。一个推进存量建设用地盘活的三年行动计划,正分解成六大专项行动在厦门部署开展。 履约审计 提升土地利用质效 资料显示,目前厦门全市可利用的储备用地1006块,面积3305公顷,其中岛内面积455公顷,岛外2850公顷。而且,按照原规划用途,一半以上将用于道路、绿化及公建配套等,能用于招商的不多,且储备用地目前分布较散,不利于大项目落地。 破解土地资源紧缺问题,拓展产业和城市发展空间,成为厦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梳理近年来的审计结果,可以发现,在厦门,批而未供、供而未用、低效使用的存量土地也有不少。 土地出让长达13年之久,却仍为基坑;项目沦为烂尾楼,停工多年无进展;“仓储”用地竟被改为办公楼;“办公商用”用地被改为公寓或者公寓、办公楼混合……近年来,厦门市审计局在开展自然资源资产情况审计时,发现部分土地出让后监管不严,部分已出让地块未及时开竣工或改变协议约定用途,有的用地单位未严格履行协议约定的纳税承诺等。 “企业发展要土地、产业升级要土地、招商引资更需要土地。”厦门市审计局农业农村与资源环境审计处有关负责人说,一边是厦门土地资源稀缺的客观事实,一边是存量闲置和低效用地的大量存在,在现有条件下,盘活闲置低效用地资源,进一步提升土地利用质效,或应成为拓展发展空间的首选。 为了让有限土地资源实现集约高效利用,厦门市审计局、厦门市资源规划局、厦门市工信局日前联合召开协调会,牵头开展出让用地项目合同履约督导审计专项行动,并已拟定《产业项目土地出让合同履约情况督导审计工作方案》。 根据安排,三部门将牵头全面梳理近十年通过公开出让取得土地的工业仓储物流等产业项目,形成台账,核实履约情况,采取督促加快建设、督促整改落实等措施,分类提出处置方案;并通过建立项目履约管理信息平台,实行动态监管,实现提前预警、及时发现、及时处置,形成各相关部门、区政府齐抓共管的“全方位、全年限”监管长效机制。 督导审计分成两个阶段来开展,力争做到建设项目违约查处“零死角”。其中,第一阶段截至2019年12月底,对全市近十年来产业项目土地出让合同的履约情况,进行审计调查;第二阶段从2020年到2022年的6月,追踪未能履约合同的整改情况和相关长效机制的建立情况。 “通过对合同履约情况开展督导审计,既能进一步促进项目严格按照合同进行履约,尽快促进项目动工、尽快能够投产,也能实现对闲置低效土地进行处置。”厦门市审计局局长陈添友表示,这次督导审计其实也是在帮企业“解套”,“地块盘活了,企业资产也就盘活了,可以更好地发展壮大,是双赢的结果”。 |
相关阅读:
- [ 07-18]厦门:节约集约利用土地 全面提升营商环境
- [ 07-17]厦门规范出让用地项目合同履约 清理盘活存量土地
- [ 07-02]集美区政协对全区收储土地管理情况开展专项民主监督
- [ 05-29]29天拆除5911座土地庙 破除脑中“庙”还需时日
- [ 04-12]厦门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可获补助 对象有两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