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措:组织巡护宣导,多种方式警示 面对问题,厦门不断有志愿服务力量加入危险海域巡护。今年7月初,在当地公安部门组织下,市公安局机关民警志愿队、警航中队、思明海防救援队志愿者、鼓浪屿海救队、集美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社会实践队(无人机)、守护神工作犬救援队等多支队伍就一起宣誓,携手为相关海域提供海上安全宣传与救助志愿服务。 据介绍,市公安局警务航空中队通过构建无人机地面综合系统,利用无人机为紧急搜寻、应急指挥提供技术支撑。此外,守护神工作犬救援队此番则是首次加入该志愿服务,参与海边执勤,辅助志愿者巡逻、劝导和紧急协助救援。 王刚表示,曙光救援队巡护时,会在海岸沿线设立瞭望观察点,据此实时监控海岸和海面情况,以便及时发现安全隐患;沙滩上安排救生小组,携带救生等装备实行机动巡护。巡护期间,队员们则利用工作间隙向现场人员宣导安全知识和避险常识,并提供潮汐规律、游泳安全等咨询。 “滨海西大道沿线沙滩大部分是人工建造,在海水冲刷之下,越靠近海水沙层越松软,很容易陷入淤泥拔不出。”王刚说,这片海域在水下有很大的落差,有的地方后脚还是1.5米左右的深度,再往前迈一步,水深就到了四五米,较大的落差造成了海流断层,水流回旋后与不规则的海床产生漩涡,容易把人卷走。 庄鹭杰说,厦大白城海域礁石多,退潮时礁石及周围沙滩露出海面;涨潮时周围沙滩都会被海水淹没,不熟悉海洋潮汐的游客,就可能因涨潮被困礁石。另外,潮汐作用下,礁石附近会产生暗流和漩涡,在附近游泳,很容易被卷入大海深处。 根据以往警情和救援经验,专业救援队伍还针对当地多个海域的危险点进行分析,并制成防溺水安全地图。除上述两处外,还包括五缘湾海域、“一国两制”标语牌海域、曾厝垵海域、海沧大道海角9号一带海域等多处。 警示方式多种多样。走在这些海域的岸边,礁石、沙滩上几乎都立有“危险区域请勿靠近”“水深危险、请勿下海”“禁止游泳”“溺亡事故易发区域”等多种内容的警示牌,提醒到访游玩者注意安全。 担忧:人数日益增长,安全意识淡薄 日前,记者根据防溺水安全地图随机走访了几处海域:在环岛路附近一处禁止游泳的危险海域,有些人爬上了被海水淹没大半的礁石,有些人携带简单的泳具就游到了距离海岸很远的地方;另一处海域,尽管设有“溺亡事故易发区”警示牌,但同样没有引起大家的重视,有人未携带任何救生装备,戏水者中还有不少孩子。 驻守巡查此处的救援队队员和志愿者一再劝阻,可很多人却不太在意。一些家长甚至只顾着拍照,而让孩子脱离了自己的视线。“不听劝阻,这已经是‘常态’了。”“孤狼”介绍说,一开始劝阻有的人会听劝上岸来,但救援队员和志愿者们一旦离开,他们就又下水了。后来,只好侧重观察,遇到离岸边较远的游人会吹哨警告;离得太远的,队员和志愿者再乘船下水,把他们劝回来。 事实上,从往年的案例和数据来看,溺水事故的遇险者和受害者,以外地游客和未成年人为主。这其中主要原因就是对复杂水况缺乏了解、不懂潮汐规律、不佩戴浮具盲目下海,安全意识淡薄。举个例子说,有的人以为戴上充气式的救生圈就安全了,其实,这并非可靠的安全浮具,碰到礁石或者贝壳,马上就漏气了。 安全意识淡薄,下水、游泳的人数越来越多,救援队队员和志愿者们则人数有限。以曙光救援队为例,今年以来,救援队在滨海西大道附近海域每天12小时巡护,几十名队员出勤1465次、服务总时长达10302小时。此外,还有观音山、海角9号等相关海域要巡护,这还不包括其他救援任务,人员已超负荷在服务。 人数差距越来越大,传统的劝导与宣传方式,效果必然会下降。大家认为,在加强宣传引导的同时,也可做一些约束限制的尝试,通过正反两面发力,确保贸然下水危害无穷的观念逐步深入人心,不断提高自身防护意识。 |
相关阅读:
- [ 08-11]厦门130家游泳场馆可放心畅游
- [ 08-07]厦门查获一批“三无”和不规范游泳圈 执法人员发布提醒
- [ 08-06]集美区游泳场所水质抽检结果出炉 合格率94%
- [ 08-02]厦门集美36家游泳场所水质抽检结果出炉 2家不合格
- [ 08-01]厦门市集美区36家游泳场所水质抽检结果出炉 2家不合格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