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清澈】 邻里继续享用古井的清泉 水井旁的福秀食杂店店主丘建长是修井发起者。 倡议头天写上去,第二天就开始维修。丘建长也加入了修补的队伍,自己下不去井里,就把井口和附近的墙壁用水泥糊了一遍。卖面线糊的邻居,借来抽水水泵,把井水哗啦啦抽上来,再唰唰唰把井壁和井底给冲了个干干净净。“都是居民自发的,自己也要用嘛!”面线糊老板娘说。所有的邻里都对维修古井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关心工程进展,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需要什么就会有人从家里拿来,让大家感受到了和谐邻里的温暖。 古井修好后,丘建长说,维修费用加上请师父抽烟吃饭的费用,超过了大家的捐款,自己贴了一点。“那有啥,能做到的就做了呗。”丘建长说。 80岁的黄淑娥一直住在水井旁,是这条街上地地道道的老居民。她说,井水就是要用,越用越清澈。“这井水冬暖夏凉,还不咸。”黄淑娥说,要是遇到停水的天气,这口古井能解决大问题。夏天的时候,古井就成了天然冰箱:西瓜啊、龙眼啊,吊满了井口。到现在,黄淑娥还在用这口井的水,以前自己打,现在隔壁租住的小伙子帮她打,洗地、冲厕所……“好用!”黄淑娥说。 古井修好后,水质依然清澈透明。周边的邻里都非常满意。附近卖豆芽的,天天来洗完豆芽才去卖;附近卖豆腐的也打水去用,还有附近的居民,在井口旁洗衣服、洗被子…… 【史料】 当年家家户户都有水井 厦门市文史专家郭坤聪说,在1924年之前,厦门岛内老城区普遍缺水,水源主要来自两个地方:虎溪岩附近的天泉,以及从龙海运到担水巷的水,几分钱一担。 1924年-1926年,中山公园扩建,原来居住在公园东路旁的居民,被安置至新建的“百家村”。所谓“百家村”,就是逾百户村民居住的地方,但据他估计,可能不足百户。郭坤聪说,为了满足居民的用水问题,新建房子的时候,有庭院的住户家里都“配备”了水井。也因此,“百家村”这里的居民,几乎家家户户都有水井。 郭坤聪说,厦门水井的水有一个特点:有点涩有点咸,但常年不干枯。后来,随着上李水库建成,自来水的普及,许多古井就逐渐荒废了。 【链接】 厦门岛内外尚有上万口水井 厦门历史悠久的古井还有很多,比如在中华街道苏厝街就有一口古井。神奇的是,这口井从来就没有干过,水位最高的时候,只要一伸手就能打到井水。20世纪60年代最干旱的时候,井里依然有水。 在苏厝街的不远处是外清巷,老厦门人都知道这一片以前叫做“蚶壳井”,说是地名,其实是因为一口叫蚶壳井的井而得名。这口井是附近四仙街、桥亭街、外清巷、石壁街人家生活用水的来源。因为井壁镶嵌着蚶壳,因而取名叫“蚶壳井”。这口井在清末的时候就有了,估计有上百年的历史。 文史专家郭坤聪说,当年厦门老城区遍布许多古井,自从有了自来水后,很多老井就消失了。这些老井的水大部分偏咸,并不适合食用,但是用于洗漱十分方便。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厦门岛内外还存在上万口水井。这些老井承载着许多人的记忆,陪伴大家在缺水的年代度过了难忘的时光。 |
相关阅读:
- [ 08-14]私设“鸽子锁”抢车位 厦门思明区昨整治梅园小区此乱象
- [ 08-12]厦门思明滨北建业路口 9月30日前限行
- [ 08-11]厦门思明区筼筜街道店面侵占公共空间 违建已被拆除
- [ 08-09]十一厦门届思明区委第八轮第一批巡察展开
- [ 08-08]厦门思明区人大代表紧盯百姓需求 推动解决如厕难
- [ 08-08]厦门思明人大为法院“执行难”攻坚战添助力
- [ 08-07]厦门思明区梧村街道侨联打造活力基层侨联组织
- [ 08-06]四家公司进驻厦门思明区行政服务中心 提供一站式服务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