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福建日报厦门观察 > 正文

数字化汹涌,两岸出版业如何踏浪同行?

2019-09-24 14:36:50周思明 来源: 东南网  责任编辑: 段马水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专业出版短板待补

“在互联网日益发达的背景下,各地出版人要解决一个相同的问题,就是怎样维持并进一步推动阅读风气?”香港联合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香港出版总会会长李家驹认为,两个年龄段的读者是推动阅读的关键:一个是低幼阶段,一个是大学生阶段。

事实上,低幼阶段的儿童读物正在呈现逆势增长的势头,成为数字化挤压中屹立不倒的黑马。“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童书出版市场,但是童书在总体大众消费类出版市场中占比仅有22%。在发达国家,这个比例都在36%左右,这说明,中国童书出版市场还有相当大的发展潜力。”中国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邬书林表示。

“南门书局只有20多位员工,一年可以做1.5亿多元新台币的营业额,其中主要是童书销售。”张国文表示,在市场的追捧下,他也把目光投向大陆,希望能够拿到更好的儿童读物版权。

而大陆的儿童阅读市场,更是连续多年逆势上涨。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副社长杨佃青是海图会的常客,“这几年最大的感受就是,在两岸儿童读物版权交易方面渐趋平衡,大陆不再是单纯引进台湾版权,也开始把优质内容的版权输出到台湾市场”。

学前教育阶段的童书出版如火如荼,但是,处于教育链后端的专业出版,则体现出全然不同的光景。

“我们现在是出版大国,但还不是出版强国。”邬书林表示,所谓出版强国,就是出版必须要为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信息支撑。但是在专业出版领域,我们跟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仍然非常悬殊。

“数千种顶尖学术期刊,亚洲几乎一本都没有。这也意味着,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专业论文生产国,几乎所有的重要论文都是在国外发表。”邬书林表示,专业出版的羸弱,必然导致“经济上吃亏,政治上不利,创新能力上失语”,还会危及学术和知识产权安全。

“再不做专业出版,我们就辜负了这个时代!”邬书林呼吁,两岸出版人必须要重新重视专业出版的价值,与科学家、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共同振兴全国乃至亚洲的专业出版,做出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应有的贡献。

深度整合共创未来

出版和阅读形式的嬗变,击碎了出版业曾经完整严密的产业结构,无论是产业模式的变革,还是细分领域的消长,都将问题导向出版业的核心本质——内容。因此,同文同种的两岸出版界,也共同面临和承担着做大做强华文出版业、传承发扬中华文化的历史命题。

叶君超表示,两岸出版业完全有条件、有必要把合作步伐往产业链上下游延伸。“两岸同业对双方市场的深入理解,比以前单纯的版权合作更重要。因为两岸的读者有些需求、习惯是不一样的,在选题阶段,两岸出版业者就可以开展交流,在产品输出形式等方面给出更多选择空间。”

汉珍数位图书股份有限公司已成立30余年,致力于搜集整理民国早期和台湾本土的档案资料。2000年以来,该公司成立数字化编辑部,采用信息化技术对档案资料进行数字化收录,建立多个大型数据资料库。该公司大中华区执行总监刘毓欣已经连续多年参加海图会,她表示,公司凭借巨量的档案资源,已经与多间高校建立合作订购关系,也代理上海图书馆等研究机构数字库在台销售,“未来,我们希望能够打通两岸的数据化档案市场,进一步推动档案资料的共通共享”。

作为海图会东道主厦门外图集团的代表,申显杨提出了“两岸出版融合2.0”的概念,他以厦门外图集团的发展历程现身说法,阐述了两岸出版业开展进出口业务融合、活动平台融合、资本融合的必要性。

“未来,两岸出版业可以考虑共同策划、举办大型出版会展活动,拓展中国出版业在海外的版权市场,乃至合资组建海外综合功能的出版型实体,例如开设书店、成立出版社以及架设综合平台。”申显杨表示,两岸共同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都有传播中华文化的强烈意愿,出版业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完全可以实现更深层次的融合,共同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