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 福建日报厦门观察 > 正文

传统地方戏,如何“圈粉”年轻人?

2019-10-22 17:42:55潘抒捷 林泽贵 来源: 东南网  责任编辑: 段马水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

进校园,播下戏种子

“冬雪融尽春自来,水自奔流花自开……”16日,厦门市南乐团在湖滨中学举办“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一曲《百花图》表演唱,既保留了传统曲牌韵味,又一改过去的形式,融入演员纤巧的肢体动作等,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得到了阵阵掌声。

当天,南乐团还用南音曲调吟唱李白的《静夜思》,和唱反映百花初放、春意盎然的游园踏春小调《乐趣》。同时,工作人员介绍了南音记谱方式工尺谱,展示南音演奏的主要乐器,并让同学们上台学习洞箫的吹奏方法,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地方戏曲的魅力。

据厦门市南乐团团长杨雪莉介绍,上世纪90年代,南乐团就有个别演员和演奏员到霞溪小学开授南音兴趣班。乐团层面的戏曲进校园则始于2012年,主要到集美小学、厦门外国语附属小学、北师大附小、国祺中学、厦门华夏学院、厦门城市职业学院等学校授课及推广。“我们不仅进行南音展演及教授南音的基础知识,尤其注重互动,通过乐器体验等激发大家的兴趣。”她说。

近年来,包括南乐团在内,厦门歌仔戏研习中心、厦门市金莲陞高甲剧团等几家专业地方戏曲院团,成为当地开展戏曲进校园的主要载体,通过设立定点校、人才培养基地等,逐渐形成氛围。

厦门市金莲陞高甲剧团团长吴晶晶告诉记者,早在十余年前,剧团就开始在思考如何培养观众对地方戏的热爱,而进校园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举措。据剧团副团长陈炳聪介绍,高甲戏进校园目前已经形成讲解、讲座、体验、互动等多种形式,可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选择进行戏曲常识的介绍或者丑角、旦角等角色表演特点的亲身体验等。

地方戏曲在进校园的过程中也在主动求变。厦门歌仔戏研习中心副主任庄海蓉表示,剧团从受众群体出发,不仅普及剧种、唱腔、行当、特色乐器、折子戏等,还创排整理了适合学生观赏的剧目《状元与乞丐》《安童哥》《八大锤》《武戏集锦》,创作现实题材、环保题材的歌仔戏等。此外,金莲陞高甲剧团也结合校园安全、扫黑除恶等创作小节目。

这些面向青少年推广闽南传统戏曲文化的举措,不仅增强了孩子们审美观念和综合素养,也提升了戏迷群体的数量和质量,为传承传统文化和厚植民族情感,埋下了一颗颗种子。更值得一提的是,戏迷群体壮大之后也开始反哺地方戏曲。杨雪莉表示,厦门理工学院的戏迷学生利用多媒体全程记录表演并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意见建议,让剧团受益颇多。

造明星,收获年轻“铁粉”

作为开展戏曲进校园的众多学校之一,厦门市松柏小学邀请了厦门市金莲陞高甲剧团的白君郎等老师,每周三到校授课。得知这个消息后,就读于该校二年级的学生林筱楠赶紧报了名。

本是“超级歌仔戏戏迷”的林筱楠,对于高甲戏的兴趣,就源于厦门市金莲陞高甲剧团优秀青年演员吴伯祥。高甲戏以“丑”为美,丑角表演自成一派,而吴伯祥的丑角表演更有自己的风格,诙谐逗趣,深受广大观众尤其是小戏迷的喜爱。

不只在舞台展示和艺术呈现层面钻研,吴伯祥还注重思考与挖掘戏剧背后的文化内涵,这也让他收获了一批来自高校的“铁粉”。他们从其他剧种与高甲戏的关系等戏剧专业和戏剧观方面的问题展开探讨,反过来促进舞台表演的提升。

事实上,近年来,厦门几大专业剧团都开始有意识地开启“造星”模式,通过明星演员圈住一批年轻“铁粉”。以歌仔戏为例。2017年,厦门歌仔戏研习中心主攻青衣、刀马旦的演员曾宝珠在中山公园南音阁以个人专场形式举办了传统经典折子戏展演。当天,她以《六月雪》《雪梅教子·雪梅听琴》《雪梅教子·断机教》《安安认母》等歌仔戏传统剧目折子戏,展现了歌仔戏青衣行当的魅力和唱腔韵味。戏迷们在演出谢幕后纷纷上台求抱求合影,此外还成立了“宝迷会”,学习、探讨曾宝珠的唱腔艺术。

这场由中心上下全力支持的专场演出相当成功。“以前,我们一般认为把戏演好就可以,不突出演员个人,与戏迷互动也比较少。”庄海蓉坦言,如今看来不利于提升演员知名度,也不利于推广歌仔戏。歌仔戏就是需要打造自己的明星,培育更多戏迷,扩大影响。

2018年,“传承非遗文化 发扬国粹精神——郑惠兵歌仔戏个人专场”在厦门小白鹭金荣剧场举办,呈现了小生、老生、公子丑、老丑、武老生等多个行当的魅力及独具闽南韵味的歌仔戏唱腔,在鹭岛乃至闽南的戏迷界里掀起了一股“惠兵”旋风。如今,研习中心几大“台柱”都有自己的专属年轻“铁粉”,而且这些铁粉经常组团追戏。

在业内人士看来,传统地方戏需要能吸引戏迷的元素,增强跟戏迷的黏合度是必须的,而打造明星,增加与戏迷互动,的确是扩大戏曲影响的好途径。这从厦门市第一朵“梅花”吴晶晶、“歌仔戏首朵梅花”苏燕蓉、厦门曲艺界第一朵“牡丹花”杨雪莉等三个专业剧团明星每次演出引发的强大效应即可见一斑。而厦门特别设立文艺人才重点项目资助办法,扶持优秀中青年演员举办个人演出专场等政策,也让“造星”正逢其时。

1  2  3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