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二十年 他们给琴岛戴上项链
2020-03-20 21:55:50 来源: 厦门日报 责任编辑: 段马水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
【西北段】 设计几经变动 方案多次修改 经过三年多施工,完成了大蜕变 东南段的一系列改造建设,为锻造鼓浪屿的项链做了很好的铺垫。随着时代变迁,鼓浪屿在上世纪90年代明确了向旅游之岛发展的方向,这座小岛的物理形态及城市规划随之嬗变,拐点出现在1999年,西北段环鼓路的改造工程项目终于提上日程。 当时,许多康是鼓浪屿风景区建设开发公司总经理,也是该项目的法人代表,对整个项目了然于心。据他介绍,西北段项目1999年立项,是2000年市重点工程建设项目。“西北段环鼓路从三丘田码头开始,沿岛的西北部外侧海岸线延伸至五个牌浴场,连接之前的环鼓路。”许多康回忆道,工程由护岸、道路、配套绿化、景观工程等组成,项目分软基段和岩基段。当时的财政预算由市、区各出资50%,“当时为了这个工程,区里拿出2000多万元。” 许多康说,“现在三丘田码头到燕尾山,是从山上绕过去的,最初的设计不是这样。”一开始的设计是打算绕海搭桥,像菽庄花园的四十四桥那样。从为旅游服务的角度来看,这样修建效果最好,但有政协委员认为不妥。 有人担心,如果绕海搭桥,一旦修建的角度或潮差控制不好,会让燕尾山看起来像被拦腰截断了。为此,许多康让技术人员建了模型,还专门在水上搭了二三十米的脚手架,按照比最高潮位再高1米的高度修了一段。“看起来效果不差,但因大家意见不同,想法最终落空。” 许多康至今还觉得可惜。“就跟菽庄花园里的四十四桥一样,在礁石上很好做,工程难度不大,风险也不大,造价不高。”许多康说,当时施工图都做了,后来,还是改了。 当年施工难度最大的一段是玻璃厂段的软基段。该段由南向北有300多米,由于淤泥厚度达6米到16米,且淤泥中有机物质多,导致施工难度特别大。许多康说,承担工程设计的交通部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最初打算用真空预压的技术方案。“就是通过技术手段将淤泥压实,就好比把豆腐压成豆干一样。”在此基础上,施工能更加牢靠安全。尽管这项技术是当时最先进的,但许多康发现,该方法在施工中并不可行,会浪费很多钱,且完全没有效果。 “我们赶紧向市里报告,建议修改方案,但设计院认为可行,不愿修改。”许多康笑着说,那怎么办?只能请来业界大咖定夺。他们请来了国家著名岩土工程专家、浙江大学博士生导师曾国熙教授,曾老“把脉”后认定方案不可行,设计院没话可说了。经过研讨,最终选择以重力式斜坡护岸的方法来操作,也就是做护坡把淤泥拦住,再立堤坝,这样不仅造价低,还能确保工程安全。设计修改后,工程进展就非常顺利了。 最终,西北段环鼓路经过三年多的施工,完成了大蜕变。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