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镇邦路小石碑百年侨房墙上石碑 见证华侨家国情怀
2020-05-11 21:03:20 来源: 厦门日报 责任编辑: 段马水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
海外华侨向海沧捐款 逐渐形成正式社会团体 魏宁当还向记者介绍了三都局的起源。她说,据已故三都局老前辈周科文记述,公元1851年(清咸丰年间),由于政局动乱,百姓纷纷逃往海沧避难。海沧地方乡绅为安顿难民,发起捐助难民活动,但因本地财力有限,三个月后,捐资无法继续下去,遂写信给马来西亚槟城的邱、谢、杨三大家族的公司求助。接到求援后,他们马上联络槟城海沧华侨组成筹捐组,并积极向附近东南亚国家海沧籍华侨通报情况,请求支持家乡难民救济工作,得到华侨的热烈响应,踊跃向槟城筹捐组捐款。筹捐组把募捐来的钱陆续寄回海沧。 次年,时局有所缓和,难民大部分返回厦门岛内,但马来西亚等地华侨捐款方兴未艾,槟城筹捐组为检查海外华侨捐献救济款落实情况,派代表回海沧查账和商量处理救济后期工作事宜,双方商定,将两地筹捐临时机构改为正式社会团体,以当时海沧行政区划三都为名成立三都联络局。 联谊会原董事长林中鸿介绍说,三都局华侨曾在不同时期参与过家乡的社会建设。如在筹资兴建漳厦铁路时,负责南洋募股的海外人员中,三都局华侨就有十多人。而在嵩屿开埠时,三都华侨林文庆、庄银安、邱廑兢等参加了嵩屿商埠促成会的筹建工作。不仅如此,在捐资助学、扶贫济困的社会公益以及保护侨产维护侨益方面,三都局同样做了很多工作。 在魏宁当看来,早期海外华侨募捐在厦购置房产,其房租收入用于救济灾民、扶助贫困、成立保安守护家乡安宁、投资家乡公益事业、兴学助教,到后来用于参与国家建设等,展现了海外华侨浓浓的家国情怀。 【声音】 华侨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教授许金顶: 为探讨华侨文化留下根脉 被发现的小石碑本质上是一块“规约碑”,表明了产权归属,侨乡还有很多这种类似的侨址侨迹需要保护,它们将为以后探讨华侨文化留下根脉和可供历史考证的实物。 作为华侨互助的一个团体,三都联络局密切海内外宗亲联系,共同建设家乡和社会,体现了华侨爱乡爱国的情怀,这也是华侨文化的一种表现。同时,华侨团体在一定时期也给港口城市厦门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