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用心用情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2020-06-04 19:07:51 来源: 东南网 责任编辑: 段马水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
厦门用心用情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这边就是自己的家” 东南网6月4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林丽明 杨珊珊)“要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对台工作既要着眼大局大势,又要注重落实落细”“努力把福建建成台胞台企登陆的第一家园”,2019年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福建代表团审议时,对福建的对台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与台湾一水相连的厦门是对台交流合作的先行区、“试验田”。一年来,厦门牢记嘱托,在对台先行先试上更积极作为,密集出台、落实了一系列惠台政策,为台胞台企提供同等待遇。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厦台胞积极共同抗疫,台胞台企也在各方政策扶持下纷纷复工复产,两岸民间交流不断,情谊更深,厦门吸引台胞台企的磁力不断增强,广大在厦台胞进一步融入共同家园。 台胞台企备受关爱 厦门成台企入闽首选 5月23日,走进佳好集团(厦门)有限公司,员工正利用周末加班,企业在快速运转。 佳好集团负责人、厦门市台商协会会长吴家莹告诉记者,企业在2月初就实现复工,目前已稳定生产,能快速步入正轨,离不开政府部门的积极协助。 为帮助台企做好疫情防控及复工复产,厦门出台各项政策措施,给予水电能源、金融、交通物流、扩大线上消费和市场等方面的支持。派出6个调研组深入120家台企调研走访,关心台胞台企疫情防控情况,了解在厦台企复工复产面临的主要困难。出台增信心、渡难关、稳预期十项工作措施和厦门落实大陆惠台“26条措施”实施细则等,通过“一企一策”对台企进行帮扶。 “工会包机包车等帮助企业员工返岗,各部门还从水电费、税收、员工医社保缴交等方面给予我们帮扶,到现在为止我们企业已经获得300多万元的补贴,而且补贴落实速度很快,这对我们帮助非常大。”吴家莹说,这些有温度的举措让在厦的台企对大陆经济和市场前景充满信心,开足马力往前冲。 截至目前,厦门2500余家重点台企全部复工,台籍高管、台干和技术人员已基本返厦复岗,企业产能接近乃至超过同期水平,还有一批在厦重点台企正在紧锣密鼓地增资扩产。 “在厦门,很多台资企业有增资扩产的计划。”吴家莹介绍,原本主营建材领域的佳好集团将部分业务布局在上海等地,出于对厦门营商环境的看好,接下来,他打算乘着厦门“岛内大提升、岛外大发展”的东风,在厦门及周边地区布局完整的产业链,寻求更大的发展。 良好的政策环境和不断优化的对台服务,不仅让扎根厦门的台企安心发展,也吸引着越来越多台企落地。据了解,2019年全省新批台资项目1382个,而2019年以来,厦门新批台资项目就达1013个,合同使用台资7.9亿美元,实际使用台资4.37亿美元。包括新引进芯米半导体、永虹先进材料等优质台资项目,凌阳科技等台资项目增资扩产,鑫天虹等台资项目投产,首个两岸合资全牌照证券公司金圆统一证券落户厦门,长庚医院获评“三甲医院”等,厦门不断深化对台经贸交流合作、创新引入台资的体制机制、放开市场准入,成为台企台胞登陆福建的优先选择。 同等待遇落细落实 台青扎根鹭岛逐梦 5月26日晚,在位于集美区的海蛎文创基地内,一场由台胞主导的直播活动在进行。在厦创业台青、集美区“苔·芯”志愿服务队队长曾信轩和他的台胞伙伴们通过抖音,在解读厦门各部门对台胞台企的扶持政策的同时,也推介台青研发的产品,助力台青创业发展。而在直播平台上参与留言互动的,不少是有意到厦门发展的台胞和部分返台过年因疫情尚未回厦的台胞。 今年,面对疫情影响,海蛎文创基地和“苔·芯”志愿服务队共同打造了同心战“疫”系列活动。台胞志愿者变身直播主播,带着镜头走入集美区的软件园三期、餐饮店等场所,畅聊衣食住行,展示在厦门集美台胞台企的真实情况,还为台胞提供疫情期间的政策解读、心理咨询、法律实务、财税宣导、商业转型等公益辅导。“有些台青朋友对大陆的状况不了解,对疫情还有些担心,我们通过直播,为台胞们答疑解惑,为他们返厦发展增添信心。”曾信轩说。 从2007年起就扎根厦门工作的曾信轩已是一个“厦门通”。创业上,他的企业在海蛎文创基地内享受着免租金的待遇和一系列孵化服务;生活上,他参与厦门的医社保,就医不愁;正在办理公积金业务,准备买房。他打算明年将孩子接到厦门继续学业。“我觉得厦门把我们台胞的一生都包了。”他笑着说。 随着厦门出台《厦门市关于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的若干措施》、落实大陆惠台“26条措施”实施细则等,台企台胞在厦受到“保姆式”的服务,越来越多的台青扎根鹭岛逐梦。 台胞融入共同家园 疫情隔不断亲情 2月,湖里区兴隆社区多位台胞支援社区抗击疫情的事迹登上央视、学习强国等平台。 台商熊麒是兴隆社区的老住户,经营着一家抗菌材料企业的他,在疫情期间人手紧缺的情况下,带着家人和友人加班加点赶制出100瓶抗菌洗手液,紧急送到社区一线工作人员手中。此前,为支援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他通过多种渠道采购近万个口罩和20只体温枪,为社区解了燃眉之急。台胞陈钜升则第一个报名参加社区组成的疫情防控志愿队,负责帮助外地返厦居家隔离的居民跑腿购买生活物资、药物等。 “我们在这边生活,这边就是自己家。”熊麒说。 “两岸一家亲,说实在不要去分你是哪里的我是哪里的。”陈钜升说,“既然有缘在同一个小区,就是家人,是家人就不能见外,不能袖手旁观。” 疫情期间,还有不少返回台湾过年的台胞想方设法为社区采购防疫物资,送来贴心问候。台胞们积极通过各种方式参与社区防疫工作,而社区也对台胞台企给予格外关爱,不仅专门通过微信、短信等方式通知他们做好疫情防控,还多次了解他们的困难并协助解决。 作为厦门岛内20余家台企、300多位台商台胞居住、创业的聚集地,兴隆社区是厦门对台服务试点社区,20年来,两岸同胞在这里共同生活,邻里守望,互帮互助。 一方面,社区内台胞紧密融入、安居乐业;另一方面,兴隆社区和海峡对岸的基层社区间也有长期密切交流往来。2014年,厦门兴隆社区工作人员第一次到台中市兴隆社区开展基层社区交流,两个兴隆社区相见恨晚,当场签订共建协议。 “每年,我们的端午、中秋等节日活动都会邀请台中兴隆社区的朋友们来参加,他们即使是到贵州、上海等地交流,都会绕道厦门来看我们。”兴隆社区主任张丽华说,今年虽然疫情影响了两岸同胞走亲戚,但在“云端”,他们频频互相关心问安,交流防控疫情的知识和经验,都期盼着疫情尽快结束、“小三通”早日恢复,为民间交流提供便利。 两个兴隆社区的密切交流是两岸基层社区交流的缩影。多年来,两岸城市和基层交流持续热络,金门、高雄、台中、马祖、澎湖、云林等台湾县市参访团纷纷来厦,在经贸产业、旅游观光、社会文化、民间交流等领域达成一系列合作意向。 厦门还不断创新拓展涉台交流平台,深化社会文化交流,去年成功举办第十一届海峡论坛,67场活动共有1万余名台胞参与,人数再创新高;龙舟文化节等100多场两岸民俗文化交流活动精彩上演;两岸婚姻家庭论坛、职工论坛、公益论坛等两岸民生交流活动贯穿全年……50余项在厦门定期举办或厦台轮流举办的涉台民间交流活动不断扩大影响力,助力厦门凸显两岸交流合作中的桥梁纽带和前沿平台作用。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