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集美区 > 嘉庚故里人文集美 > 奋进集美 > 集美报 > 正文

集美区深化东西部扶贫协作 对口帮扶和政县成效显著

2020-09-30 21:13:25  作者: 林小芬 林桂桢  来源: 集美报   责任编辑: 李霖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

教育帮扶

积极援建学校 解决当地孩子上学难题

我太幸运了,这是我们罗家集镇最好的学校。以后我们再也不怕学校被冲毁,也不用去10公里外的中心小学上课了。”在李家山鹭岛小学竣工暨启用仪式上,学生和家长用阵阵热烈的掌声表达着内心的欢喜,五年级的赵倩倩更是激动地说,自己从未这么期待上课过,自8月30日开学以来,她每天早早就到了学校。 

李家山原有的配套小学——李家山小学因多次遭遇山体滑坡,校舍被毁,三易其址。2018年8月,学校再次遭遇严重山体滑坡,低年级学生租用农户家中上课,高年级学生需要到10公里外的中心校寄读,路途遥远,交通不便。 

孩子的教育问题牵动着集美人的心。集美区当即投入450万元,援助李家山小学整体搬迁建设新校舍。两年后,新学校在一片绿油油的田野山间拔地而起,天蓝色的教学楼格外醒目。新学校命名为“鹭岛小学”,教学楼命名为“厦和楼”,以感谢来自厦门的这位“远房亲戚”的大力帮扶。 

“厦和楼”共有三层,除了最基础的教室、教师办公室外,音乐室、实验室、计算机室、心理咨询室、图书室、多媒体教室及篮球场、厕所等室外设施一应俱全,有效改善了学校的教育教学环境。建设期间,李家山小学的结对帮扶学校——集美区双塔小学派出精兵强将,在此长驻了一个月,指导提高软硬件设施,还捐赠了许多乐器、体育设施、学习用品、防冻护具。 

据悉,集美区援建的另两所学校——和政县王泉鹭岛小学、陈家咀鹭岛小学也在快马加鞭建设中,计划明年春季启用。 

扶贫先扶智,教育当先行。据了解,自2016年以来,集美区不断加大教育扶贫资金投入,共投入教育扶贫资金2100多万元,参与实施了嘉庚实验幼儿园、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等项目17个;两地累计互派教育专业技术骨干862名,培训专业技术人才2万余人次,有效助推了和政县教育事业发展。

劳务输转强力引工稳岗带动脱贫致富

“我在这儿每个月有稳定的收入,不仅还清了债务,还攒钱在老家盖了一幢新房。”说起在集美的工作,来自和政的建霖职工闵国录满脸自豪。而在两年前,他怎么没想到,能够在2000多公里外的异乡实现“逆袭”。 

2018年9月,在集美和政两地就业部门的鼓励下,44岁的闵国录与妻子第一次踏出和政县,来到集美区建霖公司工作。虽然工作辛苦,但闵国录勤快能干,很快就被提拔为负责和政员工事务的主管之一。 

“我自己能吃苦,加上政府给的补贴,收入还不错。公司也很关心我们,这日子过得越来越有奔头。”今年,闵国录把21岁的儿子从老家接来,也入职建霖公司,“接下来我们一家三口好好干,争取在和政县城买一套房。” 

像闵国录一样,许多和政贫困户通过来集美务工,实现了脱贫致富。尤其是今年在新冠疫情给就业带来压力情况下,集美区通过“点对点”“门对门”、集体包车、包机等方式,组织输转了1796名和政劳动力到厦务工,其中建档立卡劳动力1054人。 

比劳务输转更难的是稳岗。集美区深化与和政县协作,通过政策优惠、资金帮扶等措施,提高企业“愿意收”和员工“愿意来”的积极性。今年来共发放惠企补贴87.67万元、惠职工资性补贴307.51万元。目前,今年输转来厦的和政职工在岗总数1304人,其中建档立卡人数830人,稳岗三个月以上635人。 

针对和政籍员工回族人员多的特点,集美区投入60万元,协助3家企业设立清真食堂,对其他企业则统一配送清真食品。“集美区和公司也十分尊重我们的习俗,在我们的斋月期间,调整我们的上班时间和用餐时间,来满足我们的习俗需求。”闵国录说。(记者 林小芬 林桂桢  来源:集美报)


1  2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