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春油坊:闽西南灌口团总支革命据点
2020-10-22 07:44:33 来源: 集美报 责任编辑: 李霖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
水陆交通便利 不易引起敌人注意 为何会选址后溪街路社的“恒春油坊”?今后溪镇政府附近的后溪街路社,在集杏海堤建造之前,海水直达,咸淡水交融,渔产丰富,随着潮起潮落,往来集美、厦门岛的商船穿梭忙碌,该社成为客货运输中转地。 社中有前后两条并行的街道,“后溪头”店铺林立,成排小吃摊点、杂货、米、药店、多处客栈和土作油坊(厂)、武馆、当铺、基督教堂以及菲律宾、新加坡华侨闽南红砖大厝民居等,从事水运的船夫、搬运工、打杂工,商贾云集,热闹非凡,素有“后溪古码头”之称,清朝乾隆三年间(1738年)泉州府同安县在此立下“示禁碑”。“恒春油坊”就在清代“示禁碑”边上。经过多次考察,当时的地下党灌口团总支负责人认为,后溪街路社的革命群众基础较好,在整个团总支活动范围内的位置适中,水陆交通便利。 “恒春油坊”门市部来往经商人员频繁,利用正常的生意为掩护,接待前来联络从事地下工作的同志,不易引起敌人的注意。整座油坊(厂)占地3.5亩,包括大榕树、前院埕、榨油作坊屋及一些附属楼房等。榨油作坊屋面积较大,有150多平方米,是一排红砖砌成的小平房,便于在室内召集大型会议。靠街的是两幢二层红砖砌成的楼房,一边是油坊门市部,一边是油坊工人起居管理房含储物间,周围还栽种着高高的柿子树,位置隐蔽,整座宅院四周围墙高高筑起。榨油作坊屋东面的那株大榕树,是地下同志发布暗号联络的醒目标志。 当地群众加入 开展革命斗争 “恒春油坊”是杨志宏家的祖业,当时他是后溪小学(现为碧溪小学)校长。白天,他教书兼照看油坊生意。夜里,地下党、团员常常就翻墙进入油坊,布置任务,汇报情况,组织工作,革命活动开展得有条不紊,天衣无缝。遇到布置新任务,总支召开集体会议,从四面八方来的同志很多,几乎都装扮成商人模样。为了解决远途人员用餐问题,杨志宏母亲、哥嫂等家人义无反顾都要提前煮起大锅饭,备好饭菜,无偿提供伙食。杨志宏的主要任务就是为来自四面八方的地下同志提供后勤保障,做好活动据点的安全保卫工作等。 灌口总支下辖三个团支部:潘涂支部、后溪支部、灌口支部,活动范围包括集美、后溪、灌口、杏林、东孚、海沧以及同安区的西柯镇、龙海的角美,主要任务是以“恒春油坊”这一革命据点,联系和团结广大群众,充分发动当地群众开展革命斗争,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解放战争大好形势,分化瓦解敌人,指明出路。 同安县城解放前夕,解放军先头部队到达灌口大岭,当时补给供应遇到困难,总支委黄啟文、孙澄清、曾庆惠等召集后溪支部、灌口支部部分团员成立了闽西南工作队,分别在灌口、角美设立粮草供应站,发动社会各界积极筹集粮食、猪肉、蔬菜和木材。其中,灌口支部动员灌口商会陈大珍捐粮5000斤、木材3立方;“恒春油坊”周边革命群众捐出粮食3000多斤,共募筹上万斤粮食支援大军。此外,总支书孙生最、支委孙澄清、团员王文祥(以木工身份,摸清国民党兵防御工事修筑情况)赶到新圩、莲花等地,向解放军29军领导机关详细报告,提供了同安县城、集美等沿海守军敌情防御工事及介绍沿海的联系人等情况,为渡海解放厦门岛战事做准备。 当发现同美公路下洋桥被国民党军队炸断,潘涂支部立即发动下洋、蔡店、刘山、洪塘头等村100多人连夜抢修,奋战一昼夜把桥梁修好,方便解放军大炮、军车顺利通行。潘涂支部林火星、林金卫、后溪英村和浒井村的民兵为集美、厦门岛的解放做出了重要贡献。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