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 福建日报厦门观察 > 正文

垃圾分类“厦门模式”推向全国

2021-01-15 20:25:12  作者: 林泽贵  来源: 东南网   责任编辑: 段马水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

“软硬兼施”,不让垃圾回错家

垃圾分类“厦门模式”推向全国

东南网1月15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林泽贵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改革举措和经验做法推广清单》,生活垃圾分类“厦门模式”榜上有名。这意味着,生活垃圾分类“厦门模式”已被作为一个样本,开始向全国推广。

垃圾分类是生活小事,也是民生大事。作为全国垃圾分类46个重点城市之一,厦门自2016年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以来,从顶层设计、立法管理、宣传教育、分类体系建设等方面入手,锻造出可复制可推广的垃圾分类“厦门模式”,全民参与氛围日益浓厚,全程分类体系完整配套,分类实效明显呈现。

宣教并举

促垃圾分类习惯化

如今,湖里区江头街道吕厝社区新景苑小区业主柳丽珍已习惯每天上午定时下楼投放垃圾。“原来开门随时投放,后来要下楼,再后来还得挑时间,一开始不太适应,现在也慢慢习惯了。”柳丽珍说。

“垃圾分类工作,最难解决的就是居民的习惯。”江头街道环卫所所长李启超对此深有感触。从一开始要求垃圾分类,到高楼撤桶,再到后来小区投放点定时锁桶、撤桶乃至定时定点+直收直运,垃圾分类工作每往前推进一小步,他都会收到一大堆信访投诉件。他带着工作人员示范垃圾分类、挨家挨户上门宣传垃圾分类知识,甚至上门当面道歉。“现在辖区内的居民,大部分已经习惯‘定时定点’投放垃圾,对垃圾分类工作更加支持。”李启超说,目前,江头街道垃圾分类参与率达100%,准确率超过90%。在市、区两级组织的垃圾分类暗访考评中,江头街道多次名列前茅。

不只是精准分类,厦门还把源头减量当成努力方向。在海沧东孚街道过坂社区,村民们把果皮、菜叶等制作成环保酵素,用来当清洁剂,残渣还可沤制成有机肥料,用在农作物上,减少垃圾量。湖里区长乐二期小区引导居民源头减量,仅厨余垃圾量就从每月22吨减少为14.2吨左右,实现减量36%。

“实施垃圾分类,居民积极主动配合是重要一环。”厦门市垃圾分类管理中心黄伟林副主任表示,为了转变居民的观念,厦门依托报社、电视台、网络等媒体,开展全方位、多层面、密集型的宣传,不断将垃圾分类知识和法律规定宣传潜移默化地融入到居民日常生活中。厦门全市9300多个党组织、3.2万名党员志愿者积极开展垃圾宣导和知识普及活动。思明快板、湖里三字经、集美环保舞蹈、海沧小袋鼠垃圾不落地、同安垃圾分类歌、翔安答嘴鼓等活动持续开展,潜移默化地强化居民垃圾分类意识。

值得一提的是,厦门市还在全市1164所幼儿园、大中小学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教育,编写教材把垃圾分类纳入教学体系,通过绘画比赛、创编歌曲、社会实践等,充分发挥“小手拉大手”的作用,形成“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社区”的良性互动。

如今,垃圾分类已成为厦门市民的文明自觉、行为习惯和良好风尚。在厦门,垃圾分类知晓率达100%,参与率90%以上,准确率80%以上。

软硬兼施

让分类政策“跑”起来

最近,思明区长青北里的居民老陈看到没分好垃圾的邻居,会上前劝导。一开始,他很排斥垃圾分类:“居民分好的垃圾,保洁员把它们堆到一块运走,最后埋在一处,根本就是在做无用功。”

“垃圾分类是一项面对全社会的复杂工程,需要配套相关政策和制度。同时,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置4个环节,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厦门市市政园林局市容环境处处长熊俊骥说,仅硬件来说,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是一整个系统,前端是基础,中后端是关键与保障,如果前端实现有效分类,运输和处理环节却出现“先分后混”“跑冒滴漏”“混装混运”等问题,势必会打击居民的热情与积极性。厦门推行的垃圾分类工作,特别注重软件与硬件相结合,完善垃圾分类工作配套,让垃圾分类政策能够真正落地“跑”起来。

软件配套上,厦门市成立了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和专门机构从事垃圾分类工作,街道与物业公司、业委会签订垃圾分类责任状,落实垃圾分类投放管理责任;聘请督导员桶边督导,帮助居民准确分类;同时向居民分发分类垃圾袋;鼓励开展“一米菜园”、制作环保手工皂、推广生态酵素等活动,激发群众参与的热情。市“垃分办”则组织暗访督促、随机抽查和第三方考评,不断提升分类的参与率和准确率;同时,财政补贴推进精细分类,明确低值可回收物收处机制等。

硬件配套上,厦门则是前中末端齐发力。在前端,给居民小区统一配备分类垃圾桶,优化分类垃圾桶点位布局;在中端,配齐分类运输车辆,厨余垃圾采取公交化的直运模式,防止二次污染;在后端,建有本岛后坑、东部翔安、西部海沧3个垃圾处理基地,建成填埋场1座、焚烧厂4座、生物质处理厂2座、大型垃圾转运站1处、大件垃圾处理厂4座、工业危废处理中心1座,形成了比较完备的生活垃圾处置配套设施体系,初步形成有害垃圾定时收运、大件垃圾预约收运、分类垃圾分类处理的格局。

据悉,仅在分类投放和收集的“最初一公里”,厦门全市就共投入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等4类分类垃圾桶20万组、800多台分类转运车,共组织3300名督导员、3320名督导志愿者。此外,还建设“智慧环卫”平台,已可通过该平台对垃圾分类工作进行考评、暗访等,对全市垃圾分类全环节进行监督与监控,各级信息实时上传下达等功能。

由于各个环节严格按照规程全程分类,处理效益明显。据后坑垃圾焚烧发电厂厂长肖安良介绍,相比于以往不分类焚烧,每吨垃圾焚烧发电量从330千瓦时提高到了380千瓦时;同时由于烟气处理难度下降,成本也一定程度降低。从数量上看,厦门全市日产生活垃圾5200吨左右,其中厨余垃圾700吨、其他垃圾4400吨、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100吨左右,垃圾日产量呈现明显减缓趋势。

法规保障

让“美丽事业”动力持续

把菜叶、鱼骨、食品包装纸、药盒等不同类别的垃圾塞进同个垃圾袋里,结果当事者收到50元的罚单,还被批评教育了一番。去年4月24日,湖里区城管局殿前中队开出的这一罚单告诫市民,厦门在垃圾分类上动真格不是一阵风。

参与垃圾分类,不仅是厦门市民的文明自觉行动,也是一项必须履行的法律义务。2017年,厦门出台实施全国首部全链条管理的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法规——《厦门经济特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同时,配套了《厦门市大件垃圾管理办法》《厦门市餐厨垃圾管理办法》等16项制度。

根据规定,垃圾不分类或随意投放垃圾,前期以劝导教育为主,如果在限定期限内拒不改正,或改正不到位,单位或者个人都将收到垃圾分类罚单,多次违规者将被纳入信用“黑名单”。此外,厦门还通过组织专项考评,随机抽取区域进行抽检,明察、暗访、逐层检查等方式一应俱全,考评成绩与相关单位年终绩效挂钩。

据介绍,厦门立足于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的垃圾分类立法,对生活垃圾分类全链条管理、全过程控制进行了科学可行的制度设计,符合地方实际,为国家立法进行了先行探索。

厦门市垃圾分类管理中心黄伟林副主任表示,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过程,是一个不断破解难题的过程,厦门将节点与日常相结合,通过强化措施、攻坚克难、重点突破,建立起垃圾分类长效机制,目前已基本形成垃圾分类标准体系、基本确立法规制度体系、基本完善垃圾处理设施体系,城乡全面形成规范化、常态化的垃圾分类工作制度。

值得一提的是,在垃圾分类工作推进中,厦门始终注重下好城乡一体、以城带乡这步“先手棋”,按照标准再造、模式创新和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同步推进的要求,采取就地就近、简便易行的工作模式,全面推进全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同时,加强科技投入,利用“互联网+”进行垃圾分类,鼓励多元投资,吸引央企、民企等各类资本参与固体废弃物处理等生态保护、公共产品的投资、建设和运营,让垃圾分类这一新兴的“美丽事业”更有持续动力。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