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集美区 > 嘉庚故里人文集美 > 聚焦集美 > 央媒看集美 > 正文

厦门:聚焦红色传承 擦亮城市底色

2021-05-28 09:51:22  作者: 刘晓宇  来源: 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 李霖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

福建厦门——

聚焦红色传承 擦亮城市底色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文明城市谱新篇)

初夏时节,福建厦门环岛路主干道上,一面面党旗和标语,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外增颜值,内练气质。近年来,厦门深入挖掘红色资源,通过宣讲爱国精神、加强党建、注重青少年教育等,将红色传承融入特区发展和城市治理中。

爱国奉献

创新弘扬嘉庚精神

红砖绿瓦,石墙木窗,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13年创办厦门集美学村,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忠公、诚毅、勤俭、创新”的嘉庚精神,成为厦门宝贵的精神财富。

“百年过去,如今我们天上有陈嘉庚星,海上有‘嘉庚’号科考船,陆上有陈嘉庚纪念馆,嘉庚精神已经内化于厦门人的心中。”集美学校委员会副主任、陈嘉庚纪念馆馆长翁荣标说,纪念馆年访客量近150万。

在厦门,嘉庚精神已成为一种随处可见、可感的文化现象。陈嘉庚纪念馆线上展厅启动,“嘉庚”号科考船圆满完成南海探索之旅并在途中与集美中学学子连线……围绕传承弘扬嘉庚精神,厦门不断创新形式,让嘉庚故事走进群众生活。

嘉庚精神为厦门特区发展注入新动能。4月22日,12个华侨华人创新合作项目签约落户厦门,签约投资总额达48.3亿元。良好的环境吸引了众多侨商前来投资兴业。来自巴西的侨商林宝明与厦门国企合作,计划联手打造厦门金砖海洋渔业创新园,建设海洋特色综合产业链、海洋特色酒店、海洋科普博物馆等。

加强党建

营造社区温馨家园

每周三是厦门市湖里区江头街道金尚社区党委书记陈素珍最忙碌的日子。

每逢这一天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日,在金尚社区党委组织下,党员志愿者们或忙着清洁家园,或入户慰问老人,或开展文明宣传……

与陈素珍一起忙碌的,还有起源于金尚社区的“久久爱心”志愿服务队。这支队伍活跃在周边的社区和商圈,为65岁以上老人、残疾人、环卫工人,提供免费理发、中医义诊、心理慰藉等服务。他们联合当地100余家商户开展活动,每周三上午10点至12点,为老人们提供志愿服务。

近年来,厦门市用“大党建”激活“微治理”,按照“一小区一支部”原则组建小区党支部,实现居民与居民、居民与组织、组织与组织之间,就地就近融合共建、联动共治、资源共享。目前,全市共建立小区党支部1400多个,实现组织覆盖90%、工作覆盖100%。

“我们推行‘千户访、百事帮、万家和’的近邻党建群众工作法,努力让社区变成温馨家园。”厦门市思明区委书记廖华生说。

在思明区开元街道,自“千百万”群众工作法推行以来,社区工作者年均入户600余次,收集需求清单、资源清单、民情清单逾3.9万条;建立“百事帮”队伍42支,解决群众需求事项3162件;建立“万家和”平台36个,化解矛盾纠纷107件,党群互动密切、邻里友爱团结的社区风尚正在形成。

用好资源

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爱祖国,爱人民,鲜艳的红领巾飘扬在前胸……”一首少先队队歌《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在湖里区何厝小学唱响。

走进何厝小学,“英雄小八路”纪念馆与校园融为一体。纪念馆内,时常会看到一位老人的身影:瘦小的身材,系着红领巾,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这位年过七旬的老人正是当年英雄小八路的队员何佳汝。她孜孜不倦地讲述英雄小八路英勇支前、拥军爱军的故事,让爱国精神深深扎根在每一名少先队员心中。

校园巡回宣讲、创新课堂教学、参观红色文化场馆、聆听革命故事……眼下,厦门充分挖掘红色资源,积极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进校园,创新宣教形式,让党史学习教育真正入心入脑。

近日,在鼓浪屿林巧稚纪念馆,一支义务导游小分队遇见了3位外籍留学生,小分队成员主动上前用流利的英文做起介绍,并带着他们游览了菽庄花园、钢琴博物馆等遗址景点。这支小分队,由厦门二中英语班的8名志愿者和厦门外国语学校7名高三学生组成。像这样的学生志愿者队伍在厦门街头四处可见。

“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红色教育,引导群众主动服务于厦门文明城市创建,为建设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的城市贡献力量。”厦门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赖朝晖表示。(记者 刘晓宇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