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湖里:《神山旗手》演活一出舞台剧 上好一堂党史课
2021-06-29 13:01:06 来源: 湖里区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 邹玒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
《神山旗手》对红色故事进行多维度的演绎,不仅打动了在场的观众,还屡屡触动年轻人的情感“共振点”。 那是在1949年9月,解放军一路南下,把国民党余部驱逐到了厦门岛上。 为把五星红旗插上厦门岛,这些北方来的战士们驻扎在岛外的一个村子里,苦练划船和游泳来适应海战。 17岁的渔家少年陈阿弟与队伍中年纪最小的战斗英雄“小苏北”偶然相识,他们在接触中逐渐了解彼此,也让陈阿弟萌生了穿上军装成为解放军的念头。 随着解放厦门战役的开始,炮火硝烟中,上演了一幕幕生死离别,带来了一次次精神洗礼。 心情与剧情“共舞”。台上的演员全情投入,台下的观众为之动容。 当看到陈阿弟和“小苏北”欢喜冤家式的友谊,大家都忍俊不禁;当看到解放军在敌人的枪林弹雨中越过淤泥滩涂时,众人都暗暗捏着一把汗,攥紧拳头、屏住呼吸;当看到“小苏北”与战友为了将五星红旗插上厦门岛,前赴后继地倒下,仍努力向前奔跑,践行着“人倒红旗也不能倒”的誓言时,观众的泪水早已奔涌而出,剧场内只留下啜泣声和掌声…… 《神山旗手》并非虚构。 而是出自于72年前那场解放厦门战役。 1949年10月,解放军分别从东线、北线、西线强攻厦门岛,高崎西侧的神山是解放军西线登陆的目标之一。二五五团一营教导员蒋永昌所在的突击营负责攻打神山,战前,他代表全营战士从团政委手中接过新制作的五星红旗,发出气吞山河的誓言:“人倒,也不能叫国旗倒!” 10月15日晚上,先后有八名战士倒在枪林弹雨中,直至第九名战士才成功将早已被鲜血染红的国旗插在神山山顶。 由于是五星红旗插上厦门岛的地方,神山在解放后也被称为“红旗山”。 在兴建高集海堤的过程中,神山成为采石的重要场所,为这项“移山填海”的工程作出了贡献。随着改革开放和厦门经济特区的建设,如今,神山所在的殿前街道高殿片区已成为进出厦门岛的“门钥”,高崎国际机场、厦门火炬高新区、象屿保税区、高崎避风坞等都位于这片热土。 活动预告 临近“七一”,湖里区将陆续开展神山升旗活动、“奋斗幸福里”揭牌仪式等活动,并将有“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摄影短视频、“我的湖里——红色号角与使命之路”vlog系列短视频等线上活动,全媒体多渠道讲好红色“湖里故事”。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