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特区40年 | 他用镜头,记录湖里的变迁
2021-12-07 11:30:00 来源: 湖里区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 段马水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
特区建设四十载 厦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每一个厦门人都用自己的方式 记录着这四十载的发展成果 ▲摄影师赵建军 摄影师赵建军就是无数建设者中的一位 他用30多年的时间 走遍湖里山水,登临城市高楼 拍摄了一张张珍贵的照片 用镜头留下了湖里许多精彩的历史瞬间 在他的作品里 情怀与意义都存在着 ▲海湾城市 看着每年都在变化的湖里 如今已退休的赵建军仍然不肯停歇 继续用镜头记录着湖里“成长”的进程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送王船 「拍摄收集上万张照片」 记录特区发展的轨迹 退休前,赵建军是厦门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也是湖里区文化馆副馆长。在湖里工作居住的30多年,他拍摄、收集了上万张湖里不同年代、不同场景的摄影作品,将特区建设发展的点点滴滴珍藏于相册中。 赵建军说,厦门湖里从一片荒地中崛起,在中国改革开放大潮中勇立潮头、敢为人先。为了更好地记录特区发展的轨迹,他除了自己拍摄,还参与了特区建设10周年、20周年、30周年等大型摄影展览的组织创作活动,拍摄和征集到了许多湖里经济特区建设的重要瞬间,在他心中,这些都是湖里发展历程中最宝贵的记忆。 ▲1981年10月15日,伴随着开工炮响,特区在湖里的荒野中诞生。(资料图) 赵建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当历史的镜头回放,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座城市在改革开放中领跑前行的轨迹。这更激励我们在新征程上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去创造更多的辉煌。” ▲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建设的东渡码头(资料图) ▲1998年的东渡港散装码头 图片 「奔波多日寻找最佳拍摄点」 完成工业区全景照片 作为摄影师的他,见证了湖里的许多大小事,用脚步丈量湖里,用镜头记录湖里。 赵建军说,以前有专业摄影设备的人较少,湖里区只要有重要的活动,他都会争取参加拍摄,也因此留存了许多难忘的瞬间。 ▲古厝闹春 “像这张1996年拍摄的钟宅‘送王船’,见证和记录了厦门这一古老的传统民俗活动走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程。当时拍摄时,钟宅畲族民俗文化村还是一个有着浓郁闽南特色建筑的城中村,村中的古建筑体现着浓浓的闽南乡情。而后随着城市化的发展,村里建起了现代化的小高楼,画面中当年那种红砖古厝的场景已无法重现了。”赵建军说。 ▲1988年的湖里工业区(资料图) 1998年,为了反映湖里经济特区建设的变化,赵建军计划拍摄一张湖里工业区的全貌图。他参考了1983年大规模开发建设中湖里加工区的照片和一张1988年早期湖里工业区建设的照片,连续多天在仙岳山上寻找最佳拍摄点。由于当时使用胶片相机,制作长片需要多图拼接,对图片的质量要求较高,而仙岳山上架的高压电塔和电线又会遮挡园区,他找了几个位置都无法拍摄出符合他心中标准的照片。 为了拍好这张重要的照片,他咨询了专业人士,在做好安全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冒险爬上高压电塔,才完成了“湖里工业区全景”的拍摄。 ▲1998年的湖里工业区 四十年来 赵建军用镜头记录了湖里的美好瞬间 也记录下了湖里的发展变迁 让城市的历史永远定格 成为永恒的回忆 厦门经济特区建设40年间,点滴蜕变 见证着无数辉煌岁月 如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湖里将初心不改,锐意前行!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