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 社会 > 正文

厦门公安提醒市民不要掉进理赔陷阱

2022-04-14 09:15  作者:柯恺筠  来源:厦门日报  责任编辑:段马水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

“培训机构”要返费?这类“群”别随便进

厦门公安提醒市民不要掉进理赔陷阱

厦门日报讯(记者 柯恺筠 通讯员 洪恒亮期,厦门发生了多起冒充培训机构客服以“机构返费”为由向消费者实施诈骗的新骗局。厦门公安发布紧急预警,揭秘骗子的套路,提醒市民不要掉进“理赔陷阱”。

【案情】

想拿回6000元

结果被骗35000元

4月4日,市民孙女士接到一条短信,短信内容大致是“【XX小班】因响应大多数家长的建议及影响,我司决定正式返费,详情到官方QQ群:10xxxxxxxx9”。由于孙女士之前确实有在该机构为自己的儿子选购了线上培训课程,而就在今年年初,这家机构停止了线上教学。孙女士于是赶紧添加了短信里的QQ群。

进入QQ群之后,孙女士按照群管理员发送的信息通过扫描二维码联系上了“机构客服(回款专员)”,“专员”称现在公司与某平台合作,消费者只需通过“领取优惠券”的方式就可以获得返费。由于孙女士在该机构还有6000余元,所以她就选择了“专员”发来的方案里的“方案四”——预存35000元,可兑付金额42000元。

随后,孙女士点击了“专员”发来的平台链接,注册登记了个人信息后,便向“专员”提供的个人银行账户转账35000元并根据“专员”的要求选择了指定的商品优惠券。

不一会,孙女士便通过平台“成功提现”了7000元的“返利”,可当孙女士想把剩余的本金35000元取出的时候,平台却提示“操作异常”。孙女士联系了“专员”,“专员”称因为“提现需要领取优惠券,但优惠券名额有限,目前只剩一些大额的优惠券了”,需要孙女士再预存50000元的资金才能进行“提现”。

这时,孙女士瞬间清醒,选择了报警。目前,该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警方】

厦门已有多名家长受骗

厦门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中心接报后,梳理了近期的警情发现孙女士不是唯一的受害者,近期厦门已有多位市民群众遭遇了与孙女士一样的骗术。

民警分析,此类新骗局本质上是冒充客服类的升级版,不法分子冒充“培训机构”客服,以“机构返费”等为由通过电话或者短信的方式联系在该机构有消费记录的市民群众,称可以帮他们退款,随后让受害者加入QQ群中进行后续诈骗。

后续诈骗套路一般分为两种:

手段一:骗子引导受害者下载虚假投资平台,在平台内“购买证券”“充值”获利返还学费的方式,引导受害人进行转账。

手段二:骗子谎称与购物平台合作,以“返券”形式退还学费,向受害人发送虚假平台链接,引导受害人到平台内购买商品返还购物券。

厦门警方提醒广大市民,针对此类培训机构“返款”的信息,消费者需要谨慎对待,任何以所谓“预存金额获返利”“认购证券抵学费”的“返款方案”都是诈骗!遇到校外培训机构相关问题,可以按照以下标准与相关部门进行联系——学科类培训机构,由教育局主管;文化体育类培训机构,由文旅局主管;职业技能类培训机构,由人社局主管;科技类培训机构,由科信局、工信局主管;其他类型及托管机构,由街道主管。

另外,市民群众一旦遭遇诈骗,请第一时间拨打110报警。

【链接】

民警进群提醒被踢出

在接到孙女士的报警后,厦门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中心的民警洪恒亮曾潜入孙女士提供的“理赔QQ群”,他借此摸清新型骗局的套路,并找机会提醒了6名潜在受害者。

“这个群不能随意进入。”洪恒亮说,申请进群后群主会对他的身份进行“核查”,需报出姓名电话及被机构拖欠的金额。进群后,洪恒亮发现有近120名等待“理赔”的家长。该群被设置“全员禁言”,仅有7个群管理员可以发布通知。

洪恒亮联系了“回款专员”,虽然他不曾在机构报名,但依然被“专员”告知可退费的金额为13600元。随后,专员发来一个购物商城链接,引导民警进入购物平台的“内部商城”,注册了个人信息后,“商城客服”告知需要向指定的个人银行账户转账汇款10000元作为“预存金”。

操作到这里,民警已初步掌握了该骗术的套路,看到群内还有上百名的“潜在受害者”,不能发群消息提醒大家,民警只能挨个进行提醒。过程中,民警发现仍有家长进群,都焦急地想要回报名款。就在民警对6名群成员进行了反诈防骗预警后,民警发现自己已经被移出了群聊。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