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实体书店如何再“转身”?
2022-04-24 13:43:29 来源: 厦门日报 责任编辑: 段马水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
关注 世界读书日 厦门实体书店如何再“转身”? 市民在外图厦门书城阅读书籍。 厦门日报讯(文/记者 詹文 罗子泓 郭 睿 实习生 林子滢 图/记者 林铭鸿)实体书店很难,这已不是新闻。在数字化浪潮冲击下,无论厦门,还是世界各城市,实体书店的发展都举步维艰。网红书店言几又,前不久关闭了在厦门的最后一家书店。 即便很难,有书店在关门,也有书店在开业,许多“仍活着的”书店在寻找各种方式的坚守与突围,逆风生长着。 近日,本报记者分三路,探访厦门实体书店的生存状况和倔强守望的故事。“出路一定存在,实体书店未来还会有更多可能性。”一位开了30年书店的老板对记者说。 【聚焦】 三家有故事的书店 石亭路新新弘书店 30年就干一件事:用心卖书 63岁陈坤跃,坐在收银台后和客人打招呼。这家新新弘书店,他开了30年,来的几乎都是熟客。除了奶奶出殡那天他关了一天店门,还有受疫情影响闭门数月,平时他天天守在店里。 陈坤跃在书架上挂了个书签,“爱阅读的小孩不会太坏”,他经常鼓励周边孩子到店里看书。有位阿姨常来,有时没看完,陈坤跃就让她带回去看,看完再还回来,也不用押金。 店里每一本书都是陈坤跃亲自挑的。有次,他不小心进到一批盗版书,宁可扔了销毁也不肯卖。他开书店的理念是“我为好书找读者,我为读者找好书”。 孙大爷几十年前买过一本《邓小平评历史人物》上册,缺下册,找到陈坤跃。过了大半个月,陈坤跃很兴奋地打来电话:“找到了”。孙大爷大为感动,从那以后成了忠实顾客。有位老人喜欢做剪报,陈坤跃为他一个人收集旧杂志。一位老人喜欢老式台历,跑了很多地方都没找到,陈坤跃说:“没问题,3天后来拿。”有位顾客担心不好停车,陈坤跃说:“我给你送到路边。” 陈坤跃只卖书和少量文具,非常传统的经营,却积攒了周边很多“铁杆顾客”。一位母亲经常带读小学的女儿到店里,她告诉女儿,自己以前就经常来看书。有一群外国语学校的毕业生,已为人父母,每年暑假都到店里拍照发朋友圈。 有位老大哥在网上看到好书,打电话叫陈坤跃去进货,就要找他买。有位老阿姨回东北后,想要看什么书,还打来电话请他推荐,让他寄书。陈坤跃每次会把进价发给对方,一本书也就赚几块钱。 每月1万元的店租,要养活这家书店并不容易。陈坤跃说:“这30年我就干一件事:用心卖书。只要够吃饭,我会一直开下去。” 厦禾路晨光旧书店 父子两代人 坚守旧书半世纪 很多年前,大家到晨光旧书店找“老陶”,陶垣宏总会将父亲陶培庆请出来。现在,人们在店门口呼唤“老陶”,57岁的陶垣宏会应声从书堆中探出头来。 书店里堆着二三十万册书籍,有的地方快顶到天花板。随手抽出一本书,一看出版时间将近百年前。陶培庆、陶垣宏父子两代人,守着这些旧书半世纪。 “父亲13岁便到书店当学徒,解放后在厦门新华书店工作,组建了古旧书部。”陶垣宏说,父亲陶培庆退休时没有人愿接手,古旧书部只好解散。陶培庆舍不得,搬回那些旧书,用自家房子开起了晨光旧书店。 2004年,陶垣宏放弃国企工作,从父亲手上接过书店。看着来来往往的卖书人买书人,陶垣宏有了更深的领悟:旧书不仅是物件,更是人们写满故事的精神寄托—— 一位老人的子女多次到店里咨询卖书的事,直到陶垣宏打包票:“书卖给我,一定不会变成垃圾”,老人才下定决心卖书。书被运走那天,老人流泪目送陶垣宏离开。一位打工者离厦前来店里,挑了整整一天书,凌晨1点才离开。有人淘到自己独缺一本的连环画,高兴得手舞足蹈。有人找到母亲生前最爱的一本书,喜极而泣。 陶垣宏坦言,十多年前,收回来的书能卖出九成,现在只有一成多,扣掉成本,上个月才收入两三千块。但陶垣宏还是决定坚持,“不能让父亲的心血在自己手里断了。” “旧书是城市文化的一部分,守望城市的过去,张望城市的未来。”如何突围,陶垣宏有自己的构想:与政府或机构合作,开办成公益书店,谁都可以免费阅读,卖书的钱也用于公益。 小渔岛厦港书店 12年开出 三家直营店 4月20日,46岁老岛起了个大早去集美,从市民废弃的图书中,筛选回收一部分。中午12点,他拖着两个重80斤的编织袋回到小渔岛厦港书店。坐在店门口的塑料凳上,一本本擦拭刚收回来的旧书、紫外线消毒。 店主许志龙因创办小渔岛书店,大家都喊他“老岛”。店里的书,他门儿清,有客人问起,他可以很精准地告诉对方在哪个位置。 小渔岛厦港店里的六万多册书几乎全是老岛淘来的,“收过最多的一批书,有五六千本,装了满满一卡车,我和志愿者搬到腿软。” 老岛淘书有一套自己的标准,低端庸俗的书,再好卖他也不收。有次,老岛买回100本《鼓浪屿建筑丛谈》旧书,在店里摆了一个月,只卖出两本。他也不急,慢条斯理地说:“挺好的书。想来想去,我还是决定把剩下的1000多本也买回来,卖到老吧。” 从2010年到现在,小渔岛开出了厦港、鹭江、集美滨水三家直营店。老岛坦言,二手书的利润比新书略高一些,更重要的是,小渔岛一步步积累客户,如今拥有3000多位全国各地的会员。自称“很守旧”的老岛,却从开张初始,便通过网络平台推广会员,只要市民捐赠满20本书或买“岛民卡”,就能成为岛民,可以自由借阅图书,买书能打折。老岛还通过“孔夫子旧书网”与全国的书友建立联系。 “要维系好会员,就要经常有好书提供给大家。”老岛几乎天天都会在微信朋友圈发布“新书”的消息,用心展示图书,有会员看上,他直接寄上门。疫情期间,店内没什么客流,也没太多影响书店生意。 最近,老岛正在将小渔岛厦港店二楼的书搬到一楼,打算腾出二楼空间租出去。“二楼是泉南文献馆,平日来看书的人不多,索性租出去,把钱用在刀刃上。”老岛的“刀刃”,指的是好书,他坚信,“不管世界怎么变化,阅读好书都不会过时。” 【献策】 连接社区 探索阅读空间 关键词 书店灵魂 提供好书+好服务 颜值难换产值,网红书店言几又,在融资数亿元后出现疲态,大面积闭店,在厦门的四家书店也在不到一年内全部关闭。“我们都在重新反思实体书店的本质。”一位在出版发行行业打拼20年的业内人士直言,这些年兴起许多网红书店,卖咖啡搞文创,唯独卖书不是主业,颇受资本青睐,一度被业界寄予厚望,但许多都成一时兴起却迅速衰败的例子。“其根本矛盾就在于资本追逐快速获益,而实体书店却是个小火慢炖的手艺。” 一位去过言几又书店的市民告诉记者:“颜值很高,各种收费项目很多,却没什么书,许多书架空荡荡的,有些失望。” “书店要有灵魂,它的灵魂就是好书+好服务。”厦门市出版发行协会副会长林元添直言,能够坚守多年的实体书店,核心主业还是——卖好书、回归阅读。“在做强主业、成本可控的情况下,拓展空间、服务和盈利模式的多元,才能真正锦上添花、基业长青。” 2016年,大学路上的晓风书屋进行了一次装修升级,打造书吧,加售饮品。但在2020年,这家店又做了一次装修,回到纯书店模式。晓风书屋总经理许星说,成本控制、夯实主业,成为晓风书屋跨过又一个书店寒冬的底气。如今,晓风书屋仍保持每两三天上一次新书的频率。 外图厦门书城在去年初完成重新装修,增设数百张阅读椅,吸引众多市民前来打卡。“我被书城的高颜值吸引过来,最终是被他们的好书和阅读活动留住,成了常客。”市民许女士每周末都会带7岁儿子到书城,“孩子在绘本馆阅读,我在外面点一杯咖啡看书,可以过大半天。”数据显示,外图书城一年各类阅读活动达300多场,线上线下结合,去年参与人次超过100万人次。 读者到旧书店挑选书籍。 关键词 社区阅读 从“货场”转变为“学习场” 晓风书屋大学路店一度难以为继时,厦门出台的一项新政拉了它一把。 2014年底,《厦门市扶持民营实体书店发展暂行办法》出台。许星从市里拿到8万多元,盘活了大学路这家晓风书屋,也给晓风在厦门留住了根。新新弘、书香阳光、海疆学术等书店,都因这项政策的扶持,在市场冲击下站住了脚跟。 几年下来,全市100多个项目获得市财政近千万元扶持。全市发行单位数量由2014年的265家增加到2020年609家,出版物年销售额由2014年6.2亿元提高到2020年的11.8亿元。 林元添认为,实体书店要“活下去”并“活得好”,不仅要多元力量助力,还需往更多方向探路。他调研发现,许多坚守多年的民营实体书店都有社区化趋势,“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思路,国营大书店与民营小书店携手,一个做强做大城市公益阅读,一个做精做细社区阅读,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一位读者告诉陈雅勤,搬家到海沧海富路附近,是因为这里有书香阳光。这让书香阳光创始人陈雅勤感动不已。这家扎根厦门25年的老牌书店,试水进社区、进校园、进家庭。引进台湾“故事妈妈”模式,发动妈妈们到书店为孩子分享故事和读后感,从一个小读者到一个亲子家庭的读者,书香阳光找到自己的方向。 随着“双减”工作的推行,许多书店经营者发现一个新现象:课外时间,前来看书的孩子多起来。省人大代表、作家李秋沅认为,以书店为基地,与所处社区紧密相连,与社区居民一同成长,或是实体书店的破冰之举。比如适时抓住“双减”机遇,以阅读为核心吸引学生、家长到店,从“货场”转变为“学习场”。 许星想过一种可能,把民营实体书店整合起来,从线下到线上,组合成民营版的“新华书店”,“改变‘小而散’局面,团体专业化营销,大家抱团发展”。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