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坂头水库巨石“仙苑”两字:朱熹手迹?
2022-05-26 10:17 来源:集美报 责任编辑:李霖 我来说两句
坂头水库巨石“仙苑”两字:朱熹手迹? 专家:符合朱熹书法特点,应为其手迹,但可能不是在同安任职时所书 图一:石刻“仙苑”。 “集美坂头水库里的一块大石头上发现朱熹款的摩崖石刻,之前好像很少有人提及。”5月18日,从事石刻工作的蔡先生带记者找到了这处摩崖石刻,这处摩崖石刻是他几天前发现的。 巨石上发现朱熹手迹 这处摩崖石刻位于集美坂头水库库区中的琔琳院附近,在路边五六米高的一处大石,“仙苑”两字都是楷书,并列刻在巨石上,“仙”字在右,“苑”字在左,两个字都非常清晰,每个字的长款都有70多厘米,刻入石5厘米左右。在“苑”字的左下角有一处经过打磨的平滑石面,上面有“晦翁书”三个小字,字大小在10厘米左右。 “当时看到‘仙苑’两个字,后来我清理了附近的残叶,发现下面有落款,落款是‘晦翁书’。”蔡先生说,“晦翁是朱熹晚年的号,这非常有可能是朱熹的手迹。” 离两字10多米远的地方是一处房子的旧址,如今还可以看到三合土做围墙,他听附近的村民说,这处遗址曾是一处书院,至于书院的建筑年代无人能说清楚,也不见相关史料记载。蔡先生说,可能是因为书院的存在,才刻了这两个字。他后来查询资料发现,同安北辰山也有朱熹题刻的“仙苑”二字,两处的题字非常像,而且题字落款处都写着“晦翁书”三字,认为坂头水库中的“仙苑”二字也是朱熹的手迹。 集美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汪贤俊在现场看过“仙苑”二字的石刻之后说,两个字笔势磅礴凝重,古拙遒劲,古雅有致,符合朱熹的书法特点,这处石刻有纯然朴质的“金石气”,应该是朱熹的手迹。 可能不是朱熹在同安时所书 集美区闽南文化研究会会长黄坚定则认为,南宋绍兴二十三年(公元1153年),朱熹任同安主簿时只有20多岁,而石刻署名晦翁,即便是朱熹所写,也应该不是朱熹在同安做主簿的5年间所写。记者查询资料后也发现,朱熹于南宋淳熙元年(1174年)始署晦翁,时年45岁,后多次使用此号。 厦门市博物馆、郑成功纪念馆原副馆长、文博研究员何丙仲先生说,坂头水库中出现“仙苑”二字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朱熹在同安做主簿时题字很多。这两个字的落款是晦翁,应该是晚年写的,虽然朱熹在晚年曾到过漳州,但目前还无法确定是朱熹在漳州时所写。他说,后人因为敬仰朱熹,所以有摹刻的现象。 记者查资料发现,朱熹在南宋绍熙元年(1190年),夏四月二十四日到漳州任职,时年六十一岁。翌年三月,朝廷调朱熹主管南京鸿庆宫,于四月二十九日离开漳州,在漳任职只有一年时间。 朱熹在集美可能也曾题写“第一山” 坂头水库一带原为石兜乡,自古水草丰美,乡民富足,朱熹在此开课讲学。其实,朱熹与坂头水库还有这一个传说。有一次,朱熹从同安出游,来到苎溪桥,见溪流洁净如练,急令停轿,双手捧水,细细品尝,赞叹不已。朱熹还写过一首题为《苎溪道中》的诗。朱熹后来又顺着溪流前行,见此地山清水秀,气势磅礴、地势逶迤,两处村居像盆地,在群山怀抱中,略呈葫芦状,即兴言道:“此地五百年是谷仓,五百年为水塘。”并在路旁一块大石上写下“第一山”三字,手迹雄健。令人感到惊奇的是如今水库边确实有一处带有“第一山”三字的石刻。 这处石刻位于与坂头水库紧邻的石兜水库一边,枯水季节会露出水面。三字刻在一块四五米高的大石头,三个字周围还有阴刻的线条框起来,但没有落款。“第”字很大,宽约1米,长约1.5米。 石兜水库水位高时,“第一山”石刻被完全淹没在水中。集美文史研究爱好者、集美文化局退休干部林火荣说,有人说“第一山”是南宋理学家朱熹书写并找人刻的,也有人说是明代书法家朱芾的手迹,但不少书法爱好者则认为这三个字应该是北宋大书法家米芾的字,至今一直没有定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