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海沧区 > 海沧频道 > 本地快讯 > 正文

厦门市海沧区出台“国际一流人才湾区15条”

2023-08-07 08:43:49  作者: 林岑  来源: 厦门日报   责任编辑: 段马水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海沧区出台“国际一流人才湾区15条” 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招才引智

全方位引进培养用好青年人才、产业人才、科创人才和国际化人才,大力提升人才生态环境,为区域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厦门日报讯(记者 林岑 通讯员 海组宣人才政策是人才工作的“生命线”,是吸引人才集聚的“强磁场”。近日,海沧区正式出台“国际一流人才湾区15条”等一系列人才扶持新政策,围绕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全方位引进培养用好青年人才、产业人才、科创人才和国际化人才,大力提升人才生态环境,为海沧实现“创先争优、走在前列,在更高起点上建设高素质高颜值国际一流湾区”的目标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新政策提出建设国际一流人才湾区,聚焦打造青年人才梦想湾区、产业人才活力湾区、科创人才友好湾区、国际化人才开放湾区、人才生态最优湾区等五个‘人才湾区’,这既是助推海沧区产业高质量发展、加速构建国际一流产业体系的内在需求,也是进一步提高人才规模、质量、效益,打造吸引国际化高素质人才新优势的应时之举。”海沧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高起点谋划,呈现出海沧“升级版”人才政策的全局高度。海沧区此次推出的人才新政策,是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相关精神的重要举措。通过采用“1+1+N”方式,即以一份《实施意见》为统领,一份《行动方案》为支撑,推出覆盖行业领军人才,创新创业人才,教育、卫生、台湾人才发展等N个专项人才政策,将人才政策体系从“条块结构”转变为“总分结构”,为海沧区人才工作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此举将高效破解青年人才就业、产业发展升级、科创资源集聚等重难点问题,使海沧区人才工作发展更加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立足发展需求,呈现出海沧“升级版”人才政策的清晰定位。产业,是海沧高质量发展的根基;创新,是海沧高质量发展的源泉。人才新政策精准聚焦海沧发展特点及需求,给予企业骨干人才全链条发展支持,强化优质科创人才项目全生命周期扶持,推出了许多扶持力度领先的重磅举措。例如:给予创业人才最高500万元、创新人才最高150万元补贴,科技精英人才最高100万元奖励,技能人才培养最高50万元奖励;给予符合条件的青年人才最高10万元留厦补贴,为国际化人才发放最高8万元工作津贴;设立产业发展人才奖、产业创新人才奖、产业人才引育贡献奖,进一步激发区域人才发展活力……

坚持开放创新,呈现出海沧“升级版”人才政策的前瞻布局。新政策通过“给补贴”和“优生态”双管齐下,搭建灵活性更强、发展潜力更足的人才治理体系。在政策开放性方面,海沧区给予企业人才自主推荐权,支持企业牵头举办人才活动,将市场化机构引入地方人才治理体系,汇集“企业+政府+市场”的多元化人才发展要素,完善“生活性+工作性”全方位人才服务体系;在政策创新性方面,海沧区率先全省提出与国家级机构联合建设国际化项目“双招双引”平台,搭建全省首个县区级海外创新创业比赛体系,试点建设全省领先的国际化产业人才社区,为区域的未来发展积蓄强劲动能。

【政策解读】

构筑“产业+生活”

青春引力场

打造青年人才梦想湾区

海沧区聚焦激发青年人才创新活力和奋斗激情,积极响应青年人才多元化、个性化需求,加大力度引进青年人才,构建有利于青年人才创新创业、就业生活的引育体系。

在青年人才引育补贴力度上,符合条件的博士研究生最高可获得10万元补贴、硕士研究生最高可获得7万元补贴,“双一流”本科生最高可获得5万元补贴,其他本科生最高可获得1万元补贴。同时,通过举办大学生创新挑战赛、在高校设立专项奖学金、建立企业实训基地、开展假期社会实践等提高海沧区产业在全国高校的知名度,采用更受年轻人喜欢的人才集市、人才快闪、短视频招聘等方式,支持重点企业全方位延揽高校毕业生,为青年人才在海沧区成长成才、建功立业、实现梦想提供舞台。

声音

厦门市“双百计划”人才,索诺利(厦门)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志城是一名“90后”,从加拿大回国创业的他,在了解到海沧区吸引青年人才的政策后,难掩激动的心情。他说,“海沧对于青年人才十分重视,补贴力度前所未有,我会把这个好消息赶紧告诉我的同学们,邀请他们一起来海沧就业创业”。

1  2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