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丝中央法务区自贸先行区给厦门带来了什么?
2023-08-28 08:44:14 来源: 厦门日报 责任编辑: 段马水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关键词 市场化 释放“虹吸效应”打造活跃增长极 2022年9月7日,国际商事争端预防与解决组织(厦门)代表处揭牌,国际法务运营平台启用;2022年11月15日,全球贸易投资促进峰会法律论坛暨中央法务区建设助力全球可持续发展研讨会召开;2023年2月18日,安杰世泽论坛暨法务运营平台以法促商系列活动举办;2023年3月28日,企业跨境用工法律合规宣讲会举办;2023年3月30日,国际调解高峰论坛“中国——新加坡争端解决联合机制工作组专家团第一次会议”召开;2023年8月4日,由香港海事仲裁协会主办的海上丝绸之路海事争端预防和解决研讨会举办……自贸先行区成立短短一年多,律所、仲裁、公证、知识产权、金融等法务、泛法务产业要素在海上世界迅速汇聚,并自发举办了一场场论坛、活动。 为什么是自贸先行区?“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运用市场化手段,吸引包括仲裁服务机构、国际投资贸易法律服务机构及保障服务机构在内的各类经营主体纷纷参与到片区建设中。”厦门自贸片区管委会副主任卢海林表示,自贸先行区建设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广大经营主体服务,提供高质量法务、泛法务服务。 卢海林表示,当前,厦门正在奋力建设新发展格局节点城市,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持续发力,自贸先行区牵起“红线”,以市场化手段为国际投资“引进来”与厦门企业“走出去”提供更便捷、更快速、更优惠的法律服务,也释放着全链条法务业态的“虹吸效应”,打造强劲、活跃的经济增长极。 看中自贸先行区的市场化优势,总部位于香港的汇智集团(U&I GROUP)拟于近期进驻。这是一家专注跨境业务以及配套商、法、财税等专业服务的企业。汇智集团福建区域合伙人赖小敏说:“自贸先行区位于厦门自贸片区内,拥有较为灵活和创新的法律环境,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更便利的条件,我们可以更加灵活地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服务,满足不同业务的需求。” 在她看来,厦门自贸片区在连接海外市场上具有独特的战略地位,汇智集团入驻自贸先行区,积极服务中国企业“走出去”,更好地服务本地和跨境企业,同时可以更加便捷地与海外客户合作,帮助他们更好地进入中国市场。 “自贸先行区作为国际化的法务、商务中心,吸引了大量的专业人才,我们作为专业服务提供商,可以在这里充分利用当地的人才资源,建立更加强大的专业团队,提供更全面、深入的服务。”赖小敏期待地说。 城市发展离不开营商环境。自贸先行区的建设,无疑为厦门的营商环境注入强劲动能。作为法务、泛法务集聚区,自贸先行区最大限度凸显片区营商环境的市场化属性,围绕激发总部效应,把法律服务作为片区转型升级的核心配套产业,以高端法务产业吸引优质企业总部,坚持“以商带法、以法促商”的“商法融合”发展模式,助推厦门自贸片区经济持续升级。 “我们集团的涉外业务主要位于印尼,自从去年落户以来,业务发展很快。”钢铁巨头德信集团去年把海外事业总部“安”在了厦门自贸片区,德信集团法务负责人邢丽丽表示,目前集团在印尼已投产500万吨钢铁,今年计划再投200万吨,钢铁总产能将达到700万吨;同时集团还在印尼投资建设了470万吨焦化项目,扩大了印尼国内全流程钢铁项目规模,提升了综合实力。目前集团已成长为印尼规模最大的普碳钢企业,树立了行业标杆。 “厦门自贸片区先行先试,建设自贸先行区,聚焦国际商贸、海商海事、知识产权、金融等领域,为企业提供法律支持服务,让企业感受到了优越的法务环境、营商环境,在这里发展很放心。”邢丽丽说。 创新突破,搭建平台,优化服务,自贸先行区打破了“先有商业聚集,再有法务资源集聚”的传统发展逻辑,构建起一个以经营主体自治为基础、法律服务保障为支撑的崭新格局,全方位赋能“商法融合”生态圈建设。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