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富强才有百姓的岁月安然
2023-10-11 10:32:11 来源: 集美报 责任编辑: 李霖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深深浅浅的秋色,于光阴流转间,悄然而至。银杏树上深黄浅黄的叶子,开始翩然于清风中。在金秋的路口,与十月相逢。又一年国庆节,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了她的74岁生日,城市的街巷里,红旗迎风飘扬,诉说着国人的喜悦,也彰显着这盛世繁华。我站在尚有余温的斜阳里,静听这份热闹,于人海间,悄悄说一声:“真好!” 记忆里,我生活的小城几经变化,从最初萧条的样子,变成了今天的车水马龙。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一定有很多人在为之努力,为之付出。说给87岁的爷爷听时,他笑了,说:“你四十年的记忆无法真切体会新中国的好,你的童年记忆里最多有些萧条,而我的童年记忆里更多的是苦难。” 爷爷小时候,家里没有地,为了能吃上饭,他父母只能租种地主家的地,哥哥们都能帮父母种地了,爷爷还小,只能给地主家放牛。 那个时候穷呀,吃不饱人们就会走进山里,草根、树皮,能吃的都被人们吃光了,山开始变得越发贫瘠,为了找到足够牛吃的草,爷爷常常需要牵着它走很远的路。 新中国成立后,爷爷家分到了一大块地。他们高高兴兴地将地整个翻一遍,然后种上各种庄稼,一夏天认认真真地除草、施肥,期待着丰收。可由于家里孩子太多,他们根本吃不饱。 成立了生产队后,按工分分粮食分钱。那时爷爷奶奶已经结婚,孩子们还小,劳动力少,一大家子全靠爷爷奶奶辛勤劳作养活,一年到头,也吃不上几顿饱饭。 后来,国家出台了新政策,土地开始实行包产到户,按人口分。为孩子多犯愁很多年的爷爷终于笑了。爷爷家分了很多地,那年,家里开始有了余粮。 也是差不多那个时候,我出生了。我小时候,家里生活虽然依旧拮据,但不曾挨过饿。那时已经开始出现了杂交种子,玉米和高粱的产量都提高了很多。印象最深刻的是每年秋天,母亲都会用玉米换一袋大米一袋白面,留给我吃。用爷爷的话说,父母一直特别惯着我,我娇气得不像个农家娃。爷爷说这话时,脸上的表情是微笑着的,对我这个孙辈里第一个孩子,爷爷一直都是疼爱的。 “你看这些小东西。”爷爷指着堂弟家的女儿说:“真是一出生就掉进了福窝里啊!” 小侄女出生时,堂弟早已过了而立之年,对这个得之不易的女儿,他非常宠爱。吃的用的一直都是他能力范围内最好的,奶粉是精挑细选的,水喝的是最健康的,衣服只穿纯天然材质的。幼儿园读的是双语的,舞蹈、美术和钢琴培训早已安排上了,堂弟坚持认为学多少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定要在艺术氛围里熏陶一下,有利于培养孩子的气质。 爷爷七岁时,他母亲纠结的是怎么能让孩子吃上粮食,不再用各种野菜充饥;我七岁时,母亲纠结的是怎么能让我吃上大米白面,不用整天吃玉米高粱;小侄女七岁了,弟媳纠结的是给孩子吃什么更健康更营养,为此开始尝试精心烹饪野菜和粗粮了。 我站在老婶家新盖起来的二层楼房屋顶上,看着村委会院子里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感慨万千,是我们国家的繁荣富强,才有了我们今天于她怀抱中享岁月安然的好日子。 (来源:集美报)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