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集美区 > 嘉庚故里人文集美 > 奋进集美 > 集美报 > 正文

寒露的习俗与饮食

2023-10-11 10:33:00  作者: 矫友田  来源: 集美报   责任编辑: 李霖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秋风起,秋意凉。伴随着纷飞的落叶,又一个新的节气降临了,那就是寒露。在这个被清凉,抑或是萧瑟气氛笼罩的节气里,总会给那些远在异乡的游子们带来一种思乡、怀亲的伤感。

寒露这一节气是在每年公历10月8日前后,即太阳到达黄经195度时。

寒露时节,露水增多,气温更低。我国大部分地区,日平均气温多已降到20摄氏度以下。此时,北方已呈深秋景象,白云红叶,有些地区甚至会出现霜冻。长城以北,则普遍降到零摄氏度以下了。

除全年飞雪的青藏高原外,东北和新疆北部地区一般已经开始飘雪了。而在这一时节,南方也秋意渐浓,蝉噤荷残,人们已开始享受凉爽的秋风。

寒露之后,天气将正式转凉,夏日曾有的繁华不再。旧时,我国民间的很多地区,在寒露这天有“收夏”的习俗。

所谓“收夏”,也就是把夏天穿的、用的都收起来,开始准备冷天穿的衣裳。过去,由于生活条件有限,人们不可能像今天这样讲究养生保健。但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也会根据季节气候的变化,探寻到一些淳朴的养生观念。这从民间流行的一些谚语能够看出,如“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吃了寒露饭,单衣汉少见”“吃了重阳糕,单衫打成包”等等。这些谚语都在提醒人们,寒露之后不要再穿单衫、凉鞋了,以免身体受凉,埋下病灶。

在古代,无论是帝王贵族,还是平民百姓,对寒露“收夏”的习俗都相对重视一些。针对此俗,社会上还产生了“授衣”的习俗。

所谓“授衣”,就是制备冬天的衣服。据史料记载,这一习俗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形成了。

中国古代第一部诗集《诗经》里面,有这样的诗句:“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其大意是说:每当农历七月黄昏,一颗名为“火”的星星出现在西边天空时,暑热开始消退;九月份来临的时候,快要到冬天了,于是开始分发棉衣以作御寒的准备。

每到寒露时节,帝王要馈赠大臣们过冬的衣物;而在民间,小辈也要敬奉长辈棉衣、棉鞋等。到了明清时期,有些地区在寒露这天,长辈则要送孩童袜子,以祈他们健康成长。

因寒露授衣的习俗是在农历九月,因而在古代时,农历九月又称为“授衣月”。

“秋风响,蟹脚痒。”在寒露时节,我国民间一些地区有吃螃蟹的习俗。古人诗云:“九月团脐十月尖,持螯饮酒菊花天。” 民间也有“九雌十雄”之说。也就是说,农历九月雌蟹卵满、膏黄丰腴,正是吃母蟹的最佳季节,等农历十月以后,最好吃的则是公蟹。

食蟹,在我国有着十分久远的历史。对此,我国民间还流传过这样一个故事:

相传在很久以前,江河湖泊里生长着一种双螯八足的凶恶甲虫。它们不仅偷吃稻谷,还经常用双螯伤人,故被称为“夹人虫”。

后来,大禹到江南治水,派壮士巴解督工。“夹人虫”的侵扰,严重妨碍了工程的进度。于是,巴解想出一个办法,在城边掘了一条围沟,并灌入沸水。“夹人虫”爬过来之后,纷纷跌入沟里烫死了。

闻着一缕缕鲜美的香味。巴解好奇地把甲壳掰开来,其香更浓。他大胆咬了一口,谁知味道竟无比鲜美。从此,令人生畏的“夹人虫”变成了家喻户晓的美食!

当然,这个传说毕竟是后人附会而成的,不足以为据。现在,我国出产螃蟹的品种非常多。常见的海蟹有南北海域的梭子蟹、广东的青蟹、海南岛的和乐蟹等;著名的淡水蟹有阳澄湖大闸蟹、安徽清水大闸蟹、崇明螃蟹等。

螃蟹的吃法更是多种多样,有清蒸、有醉制、有爆炒、有炭烤,也有将蟹肉、蟹黄拆下作主料或配料的。较为著名的有蟹黄糕、蟹黄包、芙蓉蟹斗、蟹粉狮子头等等,令人大快朵颐。

在寒露时节,最讲究吃螃蟹的是老南京人。过去,每到寒露时节,家家户户都要买螃蟹蒸着吃。一家人围坐在饭桌旁,一边品尝着蟹之美味,一边谈笑风生,窗外落叶所带来的丝丝凄凉之感,瞬间便被温馨的气息给融化了……

(来源:集美报)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