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金鸡”孵“金蛋”“厦门出品”首次入围金鸡奖
2023-11-01 09:04:46 来源: 东南网 责任编辑: 段马水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一座城市的光影梦 “厦门出品”数量持续位居福建首位 《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只是诸多“厦门出品”中的一部,是恒业影业企业总部落户厦门后拍摄的第7部电影,也是作为第一出品方的第3部电影。据了解,自第3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期间恒业影业宣布总部正式落户思明区后,便立足厦门进行系列“影视+”产业生态布局和建设,联手打造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厦门出品”影视精品,进一步促进厦门影视文化全产业链发展。落户厦门三年来,已联合出品8部影片,发行上映13部院线电影,包括《又见奈良》《扫黑·决战》《门锁》《误杀2》《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等高口碑作品,创造票房超27亿元。 数据显示,“厦门出品”数量持续位居福建首位,占比超过60%。2019年以来累计备案电影作品641部,取得拍摄许可证350部,取得公映许可证25部;备案电视剧70部,取得发行许可证14部,涌现出获“五个一工程”奖的《山海情》《绝密使命》等一批口碑佳作。 另据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发布的《2022年中国电影投融资报告》显示,2019年至2022年度,从电影备案企业数量、票房前50影片出品企业注册地来看,厦门排名均已迈入前五。 汇聚2300多家影视企业打造全流程产业集群 影视作品持续丰产的背后,是厦门影视产业的异军突起。五年来,厦门进行资源整合、引入社会资本和影视企业,从最初的取景地,到如今的全流程产业集群,影视产业发展环境正日益成熟。 目前,已有2300多家影视企业在厦发展(含明星工作室185家),其中80%以上的企业都是2019年金鸡奖之后落户厦门,覆盖拍摄服务、后期制作、软件开发、宣传发行、艺人经纪等影视产业链核心业务。近五年来,厦门文化影视产业企业、机构数量年均增速10.2%,营收年均增速17.8%,文化影视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厦门是影视圈公认的全年、全域“最佳取景地”,每年有100多个剧组在厦取景拍摄。厦门不仅是天然摄影棚,影视产业园区平台建设也初具规模,打造了厦门影视拍摄基地、集美集影视文创园、耀达拍摄基地等一批集中型、专业化的影视产业园区和拍摄基地。其中,规格各异、功能完善的摄影棚达20个,培育了一批以影视服务业为主的专业服务团队,为厦门影视产业发展奠定了比较好的软硬件基础。 同时,建立多层次影视人才培养体系,“市校共建”厦门大学电影学院,厦门理工学院影视传播学院以及城市职业学院影视职业技能专业等一批影视高等教育院系专业陆续成立。 兑现政策资金超6亿元惠及1000余家企业 厦门集自然之美、人文之蕴、政策之利,近年来积极打造文化中心、艺术之城、音乐之岛。厦门以举办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为契机,陆续出台了《进一步促进文化产业发展补充规定》和《关于进一步促进影视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等多项扶持政策,为文化影视产业发展带来无限生机。政策实施以来,厦门共兑现资金超6亿元,惠及1000余家企业。 今年,厦门又修订出台《厦门市促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和《厦门市促进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新政策更有针对性、含金量,且兑现更为简便,主要凸显三大特点:一是突出项目带动,着力扶大引强。重点支持重大项目、鼓励精品和培育产业生态;二是突出数字赋能,抢占科技发展新赛道,大力支持数字和文化影视深度融合发展;三是突出产业链覆盖。政策从创作、拍摄、制作、宣发等全链条给予支持,从技术、服务、人才等全要素给予保障,同时涵盖首映、节展等活动和全周期一站式专业服务。 厦门每万人拥有银幕0.85块远超全国平均水平 经过四年的积累,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早已成为了厦门的节日,也是影迷的聚会。厦门市民不仅能看到越来越多的优秀影视作品,观影热情也越来越高。 据了解,厦门市以办好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为契机,探索实施“以节促产、以节促城”电影发展路径,每年策划“全年金鸡、全城金鸡”系列活动20余项,累计举办超过2200场电影文化活动,引进国际和港澳台优秀电影近200部,展映国产经典电影200余部,推动电影文化惠及全市各类群体。 厦门现有电影院66家,银幕451块,全市每万人拥有银幕0.85块,远超全国平均水平(按照全国总人口计算,每万人银幕数0.57块)。截至10月20日,厦门全市票房超过去年全年度票房收入,总票房达3.72亿元、879.5万人次观影。 事实上,“金鸡”的魅力早已陆续渗透千家万户。厦门深入实施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每年在岛外四个区的行政村和社区放映电影超过6400场,把“想看”的电影送到家门口。截至今年9月,累计放映近10万场次,观众达1500万人次,农村和偏远山区居民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以看电影。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