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学村结下半个多世纪的情缘
2023-11-11 12:41:37 来源: 集美报 责任编辑: 李霖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我是1956年从家乡南安华美来到集美学村的,迄今已有67年。回想半个多世纪与集美学村结下的情缘,令人感慨万千。 那是1956年夏天,我考入集美中学初一年级(83组),有幸成了嘉庚学子。后来又考入集美中学高中部(45组),一直读到高中毕业,前后在集美中学就读六年之久。 在校期间,我处处受到陈嘉庚精神和“诚以待人、毅以处事”校训的熏陶。倍感荣幸的是,我三次见到校主陈嘉庚先生,亲睹他的真容,亲聆他的教诲,还在他病逝以后,和众人一起为他迎棂送葬。 许多人都很怀念20世纪50年代集美中学的校风。知名教育家叶振汉校长带领一大批优秀教师,把“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落到实处。教师不为升学率而教,学生不为升官发财而学。当时的口号很响亮——培养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各类建设人才,这也是我们这些学子的奋斗目标。 我记得很清楚,在大力提倡为报效祖国努力读书的前提下,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力所能及的劳动和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比如,到后溪等地参加秋收劳动,到浔江海滩修建海潮发电站,到厦门后江埭工厂体验生活,到杏林工业区参观火热的建设场景,到漳州机场和飞机近距离接触…… 最难忘的是1959年我们参与修建海潮发电站。集美龙舟池附近,人声鼎沸,彩旗飘飘,我们白天上课,晚上趁着海水退潮时段,轮批下海滩掘泥运土,在滩涂上挖出一条又宽又深的渠沟。尽管又脏又累,大家毫无怨言。 学校的文体活动也开展得如火如荼、有声有色。运动会年年举办,集体舞舞姿翩翩,歌咏赛歌声飞扬。让我最爱的是当年集美学村每学期编辑出版的《集美歌声》,除了刊登大量歌曲外,还有音乐知识、名家介绍等。我至今爱唱的一些中外名曲,如《十送红军》《松花江上》《咱们工人有力量》,还有《喀秋莎》《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深深的海洋》等,都是当时从《集美歌声》中看谱学会的。 1962年高考临近了,我每天带着一瓶开水和两个馒头,步行十几分钟,到集美鳌园陈嘉庚先生墓前温课备考。当年正是台海形势极其紧张之时,我们的高考伴随着敌机的轰鸣声和解放军的高射炮声。考生们不慌不忙,坦然应对,在没有空调、电风扇的酷热考场,坚持到高考结束。或许是校主“神助”,高考发榜了,我居然被复旦大学录取。自此,我离开了美丽可爱的集美学村,登上了前往大上海的火车。 都说“有缘千里来相会”。1985年我从上海调到厦门日报担任记者,由于工作关系,我常常到集美学村各校采访报道。改革开放以来,集美学村建设日新月异,由各高校合并的集美大学应运而生。从第一次来到集美学村迄今已有67个春秋。无论身居何处,无论少年老年,美丽的集美学村,总在我的梦里,总在我的心中! (来源:集美报)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