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中华海洋文化厦门论坛召开
2023-11-13 09:07:09 来源: 厦门日报 责任编辑: 段马水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观点 金门大学讲座教授朱德兰: 文化只有不断研究才能延续下去 文化是一种方式,只有研究才不会断了,才能延续下去。闽南人遍布全球,他们是和世界联系的媒介。金门村落有着浓厚的宗族意识和繁杂的信仰,金门侨商的婚姻普遍存在门当户对、生辰八字合婚与村际联姻的习俗,村际联姻是血缘群体扩大认同范围的契机。长崎侨领陈世望以银信方式与金门家庭保持密切的联系,对修建祖厝宫庙、培育家乡人才、维护村落治安倾力相助,反映出侨商离乡不离本的乡族意识。陈世望为乡亲提供就业机会,乡亲则为他收集、传递种种商业情报与家乡信息,双方形成互助互利的循环关系。乡族主义塑造人,也塑造社会,金门侨商以乡族主义为要素的婚姻圈、信仰圈、商业圈相互交叠,并与其经济活动相互影响,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 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教授蔡志祥: 传统节日成为海外华人文化认同标志 新加坡的妈祖信俗和马六甲的送王船,是两个非常典型的闽南节日传统,这二者在东南亚的新马地区具有丰富的发展与变容历史。传统中国节日作为海外华人的文化认同工具,在海外多元种族的国家中,也担任了建构华人“他者”(significant others)身份的重要工具。海外华人通过这些节日和仪式,使自己成为多元种族国家中一个重要的“他者”,强调自身与其他族群的文化距离,这种想象的“中国性”成为华人在当地的一种生存策略。 日本武藏野美术大学教授、中国商业史学会华商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廖赤阳: 全球化进展意味着地方性扩大 华商是具有中华民族血统、活跃在世界经济领域中的商人群体,“中华民族”与“世界经济”这两个领域重合在一起,就交织出华商这个世界。厦门港、淡水港、台北大稻埕集市以及泰益号等商号的发展,见证了厦门商贸网络的繁荣,体现出华商网络的历史可持续性、自律性、柔韧性与灵活性。长崎春节祭与灯笼节的发展历程,则表明全球化的进展不仅意味着均一性的增强,也意味着地方性的扩大,基于全球化和地方化的国际化成为地域发展的重要环节。 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中文系主任、教授王晓梅: 闽南话是文化传承的工具 闽南方言随着中国福建移民南来,是马来西亚历史最悠久的汉语方言之一。由于人口、经济等优势,闽南话在历史上和当今华人社会都是重要的文化遗产。闽南方言是福建人身份认同的重要标志、也是文化传承的工具,同时深具商业和外交价值。北部城市槟城更是马来西亚福建文化的名片。马来西亚的闽南方言资源应该得到重视,这无论是对自身的文化保护与传承,还是促进马来西亚与闽南文化圈、经济圈的连接而言,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上海海事大学海洋文化研究所所长、教授时平: 福建与郑和下西洋关系密切 郑和下西洋被誉为世界航海史上的创举。在这段辉煌的历史中,人们可以发现福建与郑和下西洋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首先,有一定数量的闽南人参加了郑和下西洋活动,涉及船队领导、军人、领航、水手及保障等方面人员,反映闽南人在船队中职位比较广,在航海事务作用突出;其次,闽南人在使团领导成员中占据重要地位,表现了闽南人在郑和下西洋中航海的特点及优势,带有一定不可替代的意味;再者,闽南籍三位船员移民现象,反映了闽南人地域文化观念,不仅通过民间航海活动向海外移民,寻求发展,而且在官方的航海活动中也存在移民,这是“闽在海中”观念的一种体现。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