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情画意 “书”人生——读《醉石龙吟》
2023-12-05 18:54:23 来源: 集美报 责任编辑: 李霖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不久之前,应朋友之邀,我们有幸拜见了资深石艺玩家丁凤龙先生,并有幸获得了丁凤龙先生所写的藏石类图书《醉石龙吟》。丁凤龙先生不仅是中国观赏石协会的理事和云南省天然大理石研究会的顾问,还是南京雨花石协会的副秘书长和华东赏石沙龙的首任秘书长,同时也是南京市书法家协会的会员。 《醉石龙吟》这本书向我们展示了丁凤龙先生40多年来精心收藏的雨花石、大理石藏品200多件。精美的封面上印有一幅“金橘飘香”图,粒粒金橘悬挂于色如翡翠的石纹之中,令人不禁赞叹:怎么会有如此巧夺天工之美石? 全书分为景之观、慧之观、奇之观、大理石画四辑,每一件藏品都有一个生动贴切的名称,并以诗文配之,是一本充满诗情画意、雅俗共赏的精品佳作。 赏读该书,仿佛经历了四季的更迭。从春夏到秋冬,我们可以在晨曦与黄昏,以及动物的王国中体验大自然的神奇之处。“金陵之春”石,层次分明,树木花草,黄绿相间,几方湖水,掩映其中,点点绯红铺成田间小道,令人心生“走!踏青去!”的冲动。“冬梅清韵”石,宛如一幅精心绘制的风景画,清爽亮丽,纹理勾勒出的枝条清晰自然,白雪皑皑中几朵梅花绽放枝头,形态各异,深浅相宜,把梅花“凌寒独自开”的精神演绎得淋漓尽致。“东方欲晓”石,圆润饱满,圆中套圆,中间以橙色分割,下方有七个同心圆纹,好似太阳的七种颜色即将破晓而出,给人以无尽的遐想。 赏读该书,似与先哲豪贤进行一次心灵的交流,这不仅能启发我们的思维,还能增加我们的知识储备。“曹雪芹”石,造型别致,以黄色为底,黑色为像,宛如剪影。石中人物须髯微翘,似在沉思,又似在笔耕,不禁让人想到《红楼梦》中那块神奇的通灵宝玉,亦真亦幻。“齐白石”石,黑底白画,石之中部,有一人物,身着白衣,抬头仰望,左下方虾儿游弋,奇石上浅绿色的纹理仿佛是虾儿的触角,给人以一种动感十足、意趣盎然的感觉,作者赋文如下:“抚今忆昔,与齐白石老人同龄者,皆无忧无虑,安度晚年,真乃大幸矣!”丁凤龙先生为奇石注入了人生的深意。“祥林嫂”石,这块淡黄色的石头上布满了像雪花般飘落的毛孔,石上一人衣服褴褛,拄着竹竿,作者引用了鲁迅先生《祝福》中描写祥林嫂乞讨的情景:“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这种旁白的描述,不禁让人心生凄凉。 赏读该书,不仅让我对形态各异的藏石感到震撼,更让我深刻理解了藏石所蕴含的文化深意和作者对人生的洞察。“汉王刘邦”大理石画,让人情不自禁想起垓下之战;“天涯行旅”大理石画,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这绝非易事,太多的牵挂成了旅行的羁绊;“老夫老妻”大理石画,随着时间的流逝,曾经牵过的手已不再那么强健和细腻,你在,我就心安,爱情的咸淡,他知、她知。 赏读该书,丁凤龙先生的书法作品是另一大看点。他以书法为载体,将书法艺术和藏石之美完美地融为一体。草书和隶书与藏石的名字相辅相成,为其注入了神奇的活力。行云流水般的草书,生动活泼,激发人们无尽的遐思;古朴而雅致的隶书,透着雄秀之气,令人爱不释手。 《醉石龙吟》体现了丁凤龙先生多年的文化和艺术沉淀,阅读这本书,可以从奇石中领略到祖国的壮丽河山以及文人骚客的特立独行;在丁凤龙先生的诗文中,体会其爱石、吟石、颂石幽默风趣的文风,开朗、豁达的人生观和对家国的浓厚情感;在丁凤龙先生的书法作品中,感受其笔歌墨舞、韵味无穷的意境。石之灵、文之雅、字之韵,读来不仅是美的体验,更能触动我们的心灵,使我们在精神上得到升华,并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来源:集美报)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