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发涌动的人情味 在聚龙的带动下,人情味在小镇四处逐渐洋溢。 年近八旬的居民周奶奶,在得知物业主任蔡萍萍生产后,特意缝了个中药香囊送来,为其几个月大的婴儿预防手足口病。为了这事,老人特意背着蔡萍萍跟人打听孩子的月份。为了孩子能够喜欢,老人又靠着昏花的视力,一针一线地将香囊缝成了卡通的鱼形。 居民吴端谋曾在小镇捡到一部手机并交给保安,他因此和机主成为了朋友。蒋丽琴也曾在小镇丢过两次手机,但每次都被其他居民捡到并送还物业。她最初对小镇人文建设的怀疑,正一点点被冲走。 善意,也在陌生人间传递。 蒋丽琴曾在小镇里偶遇一名男子。对方主动说起自己正在美国读博,仅剩年逾八旬的母亲独居小镇。几天后,蒋丽琴便主动带了红枣去看望老人,并邀她参加小镇的活动。这位不会讲普通话的老人在小镇已孤寂多日,突然有那么多人跟自己聊天,开心地说,那是她讲话最多的一天。 除了用行为感染居民,聚龙公司还制定了一套针对小镇居民的《文明共约》。其中提倡,“见面主动微笑”、“邻里间相互帮助”、“礼让行人”等。在房屋销售上,也更倾向于愿意遵守文明公约,且购房自住的居民。 居民洪德换至今记得,在一次小镇周年庆时,当200多桌宴席散后,杯盘狼藉的现场被居民、义工和工作人员在20分钟内打扫得干干净净。期间,几个小孩子踮着脚摞椅子的画面,让她感动至今。 不断传递的人情与文明终成氛围。当氛围形成,一批批新居民也会不自觉地融入其中。 再后来,一系列群体和现象在居民中自发涌现——有践行关爱热心公益的爱心义工社,有劝导不文明行为的文明督导团,有免费搭载小镇居民出行的爱心顺风车,有彼此互帮互助的“我帮你”微信群,还有关怀邻居生活资助贫困学生的老兵服务队等。 3月26日,老兵服务队就组织了一场饺子宴。当天上午,在小镇文化广场上,围着两口大锅和三张桌案,四、五十名老兵及家属一起揉面、包饺子、煮饺子,好不热闹。 据老兵服务队负责人、65岁的黄先生介绍,老兵服务队由85名退伍的小镇居民自发组成,平日除了慰问孤寡老人,捡扶被台风刮倒的大树和树枝,为小镇湖水清淤之外,逢年过节,大家都会组织一定的活动,交流感情。而所有经费,都由老兵自愿捐献。 除了这样的活动,为促进邻里感情,小镇专设了一处专供居民、邻里做饭聚餐的地方——“邻里情厨房”。这样的聚会,也被居民称为“邻里宴”。 在小镇,还时常能看到居民免费领蔬菜、面粉的场面。 蒋丽琴回忆,几年前福建永安莴笋滞销,爱心义工社就你三百我五百的凑了一两万元,买回莴笋放在小镇广场向居民免费发放。 类似的事还有很多,在一份公示小镇居民物资赠送情况的展板上,写着58位小镇居民及团体的名字,所捐物资有“一吨大米”、“一车山药”、“一车春笋”、“一批圣诞玩具”等。 聚龙公司副总经理刘伟忠对此认为:“他们觉得被人帮助过,也该予以回报。” 小镇居民吕晓晋,在泉州、惠安、厦门共有4套房产,他对北青报记者感慨说:“像小镇这样的社区,是没遇见过的。”
|
相关阅读:
- [ 07-28]泉州惠安聚龙小镇
- [ 06-09]惠安聚龙小镇——人居生态环境建设示范点
- [ 05-31]聚龙小镇:人居生态环境建设示范点
- [ 08-12]百名记者下基层:世外桃源聚龙小镇
- [ 03-27]聚龙小镇景色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