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追溯生鲜蔬菜包装现场。 从业人员参与培训。 可追溯农产品进入超市。 品牌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经之路。近年来,我市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通过加快品牌创建,有效促进农业增效与农民增收。 农产品品质与安全,是农产品品牌的生命线,也是农业企业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根基。我市农业部门着眼于构建品牌发展的长效机制,主动向厦门本地农业企业提供技术支撑,在全市范围内打造从田间直达餐桌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以信息化手段助推农业品牌发展,以高度的责任感为每一位厦门居民守住餐桌安全质量关。 扫外包装上二维码 “身份档案”一目了然 在元初超市的生鲜蔬菜货架上挑选一包蔬菜,用手机扫一扫蔬菜外包装上的二维码,它们的“身份档案”便一目了然――从播种开始,农产品在施肥、打药、灌溉、采收、农残检测、销售过程中的信息被全程记录在案,短短一两分钟,消费者便对所选购的农产品知根知底了。 以先进信息技术为手段,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数字化”管理,为农产品建立“身份证”制度,将农业投入品使用、农产品生产记录、农产品销售和农产品监管等各个环节全部纳入系统平台,并引入产地合格证明和企业诚信等级评定机制,实现对种植业产品从生产源头到产品上市前的全程质量管理控制――这,就是我市农业部门正在花大力气打造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 2011年,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测试中心首次确定翔安区庄家宝蔬菜专业合作社等4家企业(合作社)为试点开展农产品追溯。在试点获得良好效果后,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测试中心逐年扩大范围,稳步推进系统应用,做到成熟一家,运行一家。值得一提的是,有了成熟机制作为基础,在各部门的努力下,生鲜食品上市凭证的终端也直接联入了追溯企业或合作社,极大地方便了合作社农产品的上市销售,仅检测相关花费一项每个点每年就可节省6万余元,这无疑让基层合作社真正获得了实惠。 当然,要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也具有一定门槛。在我市拥有一定规模的种植基地、农产品基本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生产且近两年未发生农产品安全事件的企业或合作社才有资格通过互联网进行主体信息备案,经过市、区两级审核后才能登录平台。登录企业必须详细记录农业投入品使用情况、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等生产档案信息,还必须在产品销售前将产品农残检测结果上传至平台后,才能打印“二维追溯码标识”或“厦门市种植业农产品产地准出证明”。 可追溯农产品受青睐 提升企业利润 从结果来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的投入达到了一箭双雕的效果,不仅增加了产品的透明度,满足了消费者知情权,企业也提升了品牌影响力。据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测试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系统的大范围使用强化了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实现了上市农产品有标识、问题农产品可溯源、产品流向可追踪、质量信息可查询,全市农产品追溯更加规范化、制度化,使农产品监管工作从被动应付向主动公开、从终端管控向源头治理转变。与此同时,通过加入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大量种植业企业与合作社也获得了更多经销商与消费者的青睐,在对接销售渠道时也拥有了更多的话语权与议价权,提升了企业利润。 为进一步扩大厦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的覆盖面,我市已全面将“三品一标”获证企业和省、市两级龙头企业及示范合作社纳入追溯系统管理。截至目前,全市已有73家企业与合作社开通了可追溯系统,配备了二维码打印机、激光打印机、农残速测仪、电脑等设备,完成了基地检测室建设等工作。这既是企业对产品负责任的态度体现,对于消费者而言,这更是提升品牌信任感的最有效途径。 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测试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推广运用期间,不仅平台是免费开放使用,完成追溯系统硬件建设且经区级农业部门验收合格的企业或合作社还可一次性获得3万元的硬件补助款,持续参与追溯运行且年度考核优秀的企业或合作社每年还可额外获得政府2万元奖励。(文/厦门日报记者 林雯 通讯员 陈永锋 图/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测试中心提供) 【数据】 自2011年投入运用以来,全市纳入追溯管理的农产品品种数量已达371种,基本覆盖主要蔬菜、水果等产品,纳入管理的产地面积达3.38万亩,累计标签总使用量495万张,企业(合作社)产品自检总批次55083批次。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