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驱动 “网”连世界——透视5G时代的智慧图景
2019-10-23 17:40:36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林锦星 我来说两句 |
新华社北京10月23日电题:智能驱动 “网”连世界——透视5G时代的智慧图景 新华社记者张辛欣 技术的更迭总像浪潮一样推动着社会的变革。见证了4G时代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人们对5G将带来的未知世界更加期待。 工信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闻库22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透露,截至目前3家基础电信企业已在全国开通8万余个5G基站。近日于乌镇举行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众多5G新应用向世人揭开神秘面纱。 5G将勾勒怎样的智慧图景?业界企业家、专家学者、权威人士就此展开热议。 智能—— 5G时代“关键词” 网络的质量和速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经济发展的质量和速度。如果说4G推动数字经济的繁荣,那么5G则加速推动智能世界到来。 一辆汽车正常行驶,“驾驶员”却坐在几公里外的操控平台前;4K、8K等超清视频体验,给人身临其境的感受……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一批新应用亮相。 “5G和4G相比,峰值速率提高了30倍,能效和流量密度提高百倍。”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说,5G推动了人工智能跟物联网的结合,为互联网以及整个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很多创新都将从概念走向大规模应用。 不久前,百度自动驾驶出租车在长沙部分测试路段试运营。经历了研发、试验、道路测试等漫长历程,无人驾驶随着信息技术的升级而“渐行渐近”。 “4G时代反应时间是100毫秒,‘5G+边缘计算’则是1毫秒量级。”邬贺铨说,基于5G的机器视觉将让生产、生活、决策更加智能。 “数字经济正进化到以人工智能为核心驱动力的智能经济新阶段。”百度创始人李彦宏说,人工智能切实融入生产生活,交通、医疗、城市安全等各行各业正快速实现智能化,智能经济将催生很多新业态。 闻库认为,5G将为各种跨界融合和跨行业应用开发提供支撑,推动人类社会进入全面感知、可靠传输、智能处理、精准决策的智能时代。 产业——5G时代着力点 “如果说4G更多应用在消费互联网领域的话,那么5G将推动产业间互联互通。”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王志勤说,5G未来将转向以工业应用为主,推动构建共享共建的产业发展生态。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5G产业经济贡献》认为,预计2020至2025年,我国5G商用直接带动的经济总产出达10.6万亿元。 养殖业与人工智能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京东数科CEO陈生强给出答案。将养殖巡检机器人、饲喂机器人、3D农业级摄像头等串在一起,京东数科构建了一整套智能化技术,可实现养殖场内实时监测、精准饲喂、智能环控。 “用理性的数据预测代替感性的经验决策,将实现产业全链条的效能提升。”陈生强说, 5G时代,万物互联进程全面加速,企业运转的操作系统和思维方式也会发生质的改变。 工业互联网也将随着5G应用而全面铺开。工信部数据显示,国内具有一定行业和区域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总数超过了50家,重点平台平均连接的设备数量达到了59万台。 “国产高端数控机床技术水平和产品性能与世界先进水平尚有差距。”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总经理陆益民认为,通过工业互联网构建智能化的制造模式,将为工业企业带来新机遇。 “发展工业互联网要像消费互联网一样加强投入,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运营商。”浪潮集团董事长孙丕恕说。 下一步,工信部将加快建设国家顶级节点及二级节点,推动标识解析集成创新应用,做好“5G+工业互联网”相关工作。 连接——5G时代不变的方向 从1G到5G,移动通信技术跨时代的进步,源于人们对“万物互联”的想象和追求。早在计算机诞生之初,人们就有了通过电脑连接世界的设想。此后诞生于互联网之上的诸多创新,同样因为连接。 今天,5G时代让我们向“连接”的愿望跨越了一大步。 业内普遍认为,5G将构筑万物互联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有分析认为,到2020年,将有超过500亿台机器、设备进行互联,超过2000亿个联网传感器产生海量数据。越来越多的设备将在无屏、移动、远程状态下使用,“万物互联”引发的创新刚刚开始。 连接每一个人。也许有人会说,人与人的信息连接早在多年前就已实现。然而,5G时代,数字技术将以更小的颗粒度重塑现实世界,人们也将因此更多了解自己,了解他人。 比如价值的交流与互动。快手科技创始人宿华说,通过算法推动普惠价值观,快手在改善个人生活、传播正能量上发挥作用。最近一年,有超过500万来自贫困地区的人们在快手上获得收入,社区网友自发点赞1400亿次。5G时代,通过内容生态推动科技向善的步伐将加快。 小红书创始人瞿芳表示,希望通过互联网新平台将消费观念与消费行为连接,让年轻人了解传统文化、优质国货,让传统制造抓住新消费机遇。 “5G的登场,一定会产生我们现在还想象不到的新应用。”邬贺铨说,互联网乃至经济发展的新篇章正在开启。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