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晋安区的日溪乡和宦溪镇,聚居有2000人左右的畲族居民,主要分布在日溪乡的山秀园、东坪、南峰、党洋、日溪、点洋、梓山和宦溪镇的黄土岗、峨嵋等村,其中山秀园、东坪和黄土岗等是百分百的畲族民族村。其地山峦起伏,称“畲山”。历史上因为交通闭塞,自有自己的文化,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对歌”。大型对歌多在传统节日或举行婚礼时举行,小规模的对歌则在山间、溪边、田头,随时举行。双方皆用畲民的语言和曲调对唱,互为问答,其乐无穷。畲族的曲调尖细高昂,可以传到很远的岭头山野。 畲歌对唱多即兴而为,张口成歌,对答如流,诙谐成趣。当一方答不上歌的时候,或者是唱错了,就算是“输”。“输”方受罚,不得反抗。因此平时要不断练习,不断积累知识,才能胸有成竹,成为“歌手”。解放后,对歌被搬上舞台,作为文艺轻骑兵的一个品种,受到各方面的重视。20世纪50年代,南峰村的畲民曾组织对歌宣传队,其节目《深山采矿》多次在农村文艺会演中获奖。l986年举办“端阳畲族赛歌会”,有20多对青年歌手登台对唱,热闹非常。 对歌的内容十分广泛,有的倾诉自己的喜乐和追求,有的歌唱劳动与丰收,有的抒发爱情,有的表现憎恨,几乎无所不包,无所不有。有一些歌词经过无数次的口头创作,已经约定俗成,成为传统的佳作。如《进山村》、《苦茶作籽叶青青》、《五更鸡叫》、《十手布》、《十间游娘》等,格调清新、语言简洁、感情丰富。歌词俗中存雅,雅俗共赏。如“上了山岭落了坡,摘把松毛二人坐”、“榕树开花花茫茫,榕树底下会情郎”、“翠竹青青在山湾,牡丹红红在山岗”、“有心交情来对歌,莫让歌路长青苔”、“对面一棵苦麦菜,年年开花郎过来”等,芬芳扑鼻,让人百听而不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