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 作品题目:《初见,记忆中的福州》
作品类别:征文
姓名:朱倩纬 Chuo Chieng Wei (女)
年龄:18
所在国家:马来西亚
作品由诗巫公教中学选送
《初见,记忆中的福州》
最近的心,闷得慌、堵得慌,只想争取片刻的宁静。此时的我,渴望像无忧无虑的孩子一样,摆脱现实的忙碌与不安;此时的我,漫无目的地坐在草地的一处,抬头仰望繁星点缀着夜空;此时的我,回忆着同一片星空下的福州,我曾停留在那一片乐土上的人事物。想念,福州的青山绿水,浓浓人情味,那儿的地道美食,还有待在那里最珍贵的记忆。
福州在我的脑海中总是美好却抽象,熟悉却又陌生。自懂事以来,我都只能从奶奶的口中回溯在那个久远的年代,祖上的老一辈为了养家糊口,逼不得已离乡背井来到马来西亚。在诗巫这个小地方,一代又一代的福州人传承了家乡的特色与文化,让诗巫拥有“小福州”的称号。然而,家始终相隔千里之外。每当奶奶和我说起福州的点点滴滴,总会有些哽咽,转身为我煮一碗盛载着思乡情愫的福州鱼丸。那时的我年纪尚小,看不出她眼角的那颗晶莹,但现在的我却是深深领会,开始向往奶奶口中那名为“福州”的故乡。
一次机缘巧合下,我参加了中国寻根之旅冬令营,纵然从诗巫至吉隆坡辗转才抵福州,煞费时间精力,丝毫不减我对这座城市殷切的期盼,满怀热忱地踏上了寻根之旅,脑海中那幅家乡的拼图总算随之拼凑完整。第一缕晨光射穿薄雾,迫不及待的我赶紧凑上窗儿,一睹这儿的繁华与宁静。俯瞰这座城市,朦胧的山峦,在飘渺的云烟中若即若离,千百年来屹立着守候这一片土地。“轻帆数点千峰碧,水接云山四望遥。”这般美景,丝毫不愧对于诗人们世世代代对其的赞誉。
“三山两塔”是福州著名的地标,分别是巫山、于山和屏山,其中有于山白塔与巫山的乌塔遥遥相对。在民间有一个传说,三山就是福州的龙脉,乌塔和白塔分列东西,构成龙的犄角,而位于北部的镇海楼便是龙尾。尤其是两座塔,据悉塔型线条流畅优美,塔墙更雕刻了鸟兽花卉及浮雕佛像,是五代时期福建石雕艺术精品。然而此次行程急促,只能远远地观望而无法近距离地感受历史的时代感,实为这趟旅程的一大遗憾。但却更加深了我对这里的向往,希望能再次踏上这片土地,看尽那一处又一处被错过的繁华。
随着营团,我走访了古老的三坊七巷,这片凝聚了历史的文化和精髓的街区。身处深巷中,望着青瓦白墙,都不禁以指尖感受着一砖一瓦所透露出岁月的痕迹,那是多么地辉煌,却又沧桑。我们也参观了林则徐纪念馆,深入地了解历史课本里的人物,心中的敬佩油然而生,查禁鸦片、虎门销烟,展现了他的睿智及正直,使他名垂青史,为世人之楷模。之后,我更从带领我们的志愿者口中得知,清代船政缔造者沈葆桢,福州三大才女冰心、庐隐和林徽因以及爱国烈士林觉民皆出身自三坊七巷。正如清代大儒周衍所言:“谁知五柳孤松客,却住三坊七巷间。”更让人不由得赞叹,福州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才人豪杰,果真是一片有福之州啊!
走着走着,便不自觉地被一股浓浓的香味所吸引。一番寻觅后,终于找到香味的出处,原来是一家福州特色小吃馆。馆子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我们就迫不及待地点了肉燕、福州鱼丸等美食大快朵颐。肉燕和诗巫的云吞有些相似,但口感却大为不同,肉燕更为有嚼劲且料多实在,果真是百闻不如一“尝”。小名“烫口冰淇淋”的芋泥更是我的心头好。入口即化的软儒口感,甜而不腻,温温热热的,为这个冬季提供了一丝暖意。时至今日,那一口浓郁的芋泥仍在唇颊留香,难以忘怀。而道地的福州鱼丸,更让我在陌生的城市,尝到了熟悉的家乡味,感动忽而涌上心头,弹牙的鱼丸和浓郁多汁的内馅,实在让人欲罢不能。在福州,我又增添了一个味觉的记忆,一个和奶奶相连接的记忆。
十天,寻根之旅悄然进入了尾声。这次经历让我有了一番别样的领悟。福州之所以被称为榕城,不但是榕树遍满全城,也是因为福州就如榕树枝叶繁茂,撑起一片土地,守护着一代又一代的福州人;更是因为福州就如榕树树根般延绵不断,将一代代的血脉传承遍。她,始终屹立不倒。等候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海外子嗣,重归他的怀抱。于此同时我才更深刻了解了,或许,这也是奶奶对这片土地的留恋和不舍,能做的最好的诠释吧。
福州之意蕴,笔墨不足以形容。铭记于心,足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