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品名称:《小福州》 作品类别:征文 作者:郭宁 年龄:16岁(女) 所在国/地区:马来西亚 指导老师:张光维 选送单位/社团:马来西亚诗巫公教中学 《小福州》 边框斑驳的相框里框住的是我曾祖父母一九三五年的婚礼,本就对历史很感兴趣的我在爷爷家见到这张老照片后,彻底被勾起我对家族历史乃至居住地——诗巫历史的好奇。而给我说故事的,便是我的父亲。 诗巫,这座我生活了十六年的小市镇,本该是片森林。据父亲所述,在二十世纪初,黄乃裳先生自福建下南洋辗转来到这片土场,本是福州人的他陆续带来了许多同乡,从此改变这房土地的命运。 据说福州人下南洋,带来了“三个头”及“三把刀”。这“三个头”,指的就 是锄头、斧头和人头,可见先贤们为开发诗巫的努力、决心;“三把刀”指的是菜刀、剃刀和剪刀,说的就是他们落脚后赖以生存的传统技艺。 因着黄乃裳先生于许许多多先贤勤勤恳恳,从初到异地的一无所有,拼搏耐劳,勤奋节俭地在这里落地生根,把福州文化带到这里,生生不息。也因着更多福州人的到来又或是传宗接代,诗巫毫不意外以福州人居多,便有了“小福州”的别称。 从百年至今,福州文化深深影响着诗巫居民。原来,那我所熟悉的“干盘”、“鼎边糊”无一不是福州人的传统美食。总是我并非道道地地的福州人,自小耳濡目染的我又怎会听不懂呢。父亲一一道出一直存在我身边的福州文化,我才惊觉这文化对我、对诗巫人的影响。 还记得小时候,我缠着照顾我的福州人保姆阿姨问她为什么我要看的电视节目没有了,她就一直跟我重复说“电视放住‘给燕’”。“给燕、给燕”,她说不清,我听不懂,两个人陷入鬼打墙,逗得旁人捧腹大笑。后来经过阿姨女儿的解释,原来呀那“给燕”说的就是广告。我的童年里,满是阿姨浓重的福州口音和福州话、下雨时邻居互相用福州话互相提醒着“下雨了”,还有她的拿手福州美食——光饼。 那日,父亲有一句话一直被我铭记于心——树不忘根。人不忘本。先辈从何而来,故乡源起何方,这些历史应该被了解,才能承先启后,才能知道自己是谁。 我不是个真正意义上的福州人,却也深受福州文化的影响。也因着先贤们的付出,才成就今天这个居民安居乐业的诗巫。我也会如父亲那般。将这些历史让未来一代知晓,正如唐太宗总李世民所言的“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