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品名称:《福州与我》 作品类别:征文 作者:张孔欣 年龄:15岁(女) 所在国/地区:马来西亚 指导老师:黄拔倩 选送单位/社团:马来西亚诗巫公教中学 《福州与我》 早晨六时,楼下的老摆钟响起了 ‘ 咚,咚,咚……’ 伴随着后院公鸡的啼声,吵醒了窝在山峦后睡觉的太阳公公。它缓缓地伸着懒腰, 缓缓地升起。阳光像个虫子般慢慢地爬过那一个又一个深红色的地砖,静悄悄地照亮了整个小镇。 我就是电视剧中那熬夜偷看小说的少年,爱赖床的我非得等到奶奶用那声音如雷般响亮的老式唱机播放她最喜欢的福州经典名曲,才足以把我从睡梦中唤醒,像小娃儿似屁颠屁颠地到洗手间梳洗。 虽然小镇没有福州城那么的发达,却拥有一条模拟三坊七巷的美食街,别有一番风味。上小学的时候, 都是由哥哥带着我到那里买早餐。嘴馋的我总会望着那琳琅满目的美食,任由自己的唾液沾满衣襟。看着哥哥用流利的福州话向档口的阿姨问好,买早餐,时不时还会得到阿姨的称赞,心里不禁产生了一丝丝的羡慕。时隔已久,如今的我不是那位对福州话感到陌生的女孩,并且非常熟悉这里的环境,已经可以自行用福州话向早餐店的老板娘交谈,能够得到她们亲切的问候与关怀,像一个温暖的祝福让我在这新的一天有一个甜滋滋的开始。 中午时分,猛烈的太阳公公总是毫无怜悯,不停地给大地传送热量。这时汗如雨下的我在放学回家的路上 ,经过一排又老旧又不起眼但因着附近店铺午餐时间而坐满了人的咖啡店,看着桌上那一碟碟,一碗碗的干盘面,光饼,鼎边糊,再加上‘十里食香’的诱惑,激起了我嘴馋的本性,不由自主的到胖仔的摊子买虾酥。虾酥那内鲜外脆的口感和发出的‘卡兹卡兹’声 总是可以满足我的欲望。每个星期三, 我还会到蒋老伯的路边摊逗留一会儿,欣赏他美丽的书画。蒋老伯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爷爷的角色,他常常细心地给我讲述每一幅画背后的故事和寓意,偶尔还会聊一聊他早年在福州的生活,也因着他我这第四代海外华人还有机会了解到祖先的来源之处及其文化。 犹记得我在四岁的时候曾经因为误解福州的意思而认为福州人是特别有福气的人,再加上小镇里的叔叔阿姨见到我胖乎乎的样子总捏着我肉嘟嘟的脸颊乐呵呵地说道“欸,这小孩儿长的真可爱,真有福气,”让身为福州人的自己感到特别高兴。随着年龄的增长,虽然化解了小时候对‘福州’这个词的误解,但是我对福州文化的喜爱有增无减。 这个福州小镇,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不仅提供了我们一切生活所需,它还寄托着无数游子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在这个社会发展快速蓬勃的时代·,仍然能够放慢脚步真心体验福州本土文化的机会是非常难得可贵且幸福的。咖啡店里坐着谈天说地的叔叔阿姨 ;厨房里忙着捞面条,揉饼皮的小贩;路边喧哗嬉戏的小孩,他们都是黄皮肤,不论黑灰的发色,高矮胖瘦,都可以其乐融融乡随处可闻。我们虽然没有美丽的鼓山,溪湖却拥有祖先流传相互照顾,扶持的精神。 如今我们意识到了小镇里玩闹的笑还少了,早餐店里帮忙买小吃的青年人到国外深造后一区不复返。小镇缺少昔日繁华热闹的景象,传统饮食和工业也得不到传承,看着它逐渐平静被遗忘心里不是滋味儿。福州文化陪伴着我的成长,是我生活的规范, 是我的骄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