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品名称:《我是福州人》 作品类别:征文 作者:朱宗智 年龄:17岁(男) 所在国/地区:马来西亚 指导老师:李昔沄 选送单位/社团:马来西亚美里中华(国民型)中学 《我是福州人》 福州人是通过美以美教会有计划地移民,因此马来西亚就有了福州人,这些福州人主要是聚居在砂捞越州的诗巫和霹雳州的实兆远,后来又移居柔佛州的永平和彭亨州的斯里再也。因为我的父母,我的外公外婆,我的爷爷奶奶都是福州人,所以我跟我的兄弟姐妹都是福州人。 马来西亚可以被分为两个地区,那就是东马和西马。以我对福州的了解,东马的福州音跟西马的福州话有所不同。东马,也就是我们的所在地点福州话的主流腔调是闽清的都裡腔。而西马福州话的主流口音是古田腔。这两种福州话有一些些的差别,那就是虽然要表达的字是一样的,但是音调和读法都是有差别的。这就能证明不是每个福州人说方言,其他福州人都能听得懂他们说什么。 我的家乡是诗巫,诗巫人大多数都是福州人,不管你在诗巫的哪个角落,你都能听到有人在说福州话。这是因为大家都会用福州话来进行沟通,不管是小孩还是大人,还是老人,大家都用福州话跟对方沟通。因为这样,我全家人都会听福州话,也会说福州话,跟家人沟通大多数都是用福州话。 如果根据中国福州来看,他们主要地宗教是佛教,可是根据我们诗巫福州来看,我们主要的宗教是基督教。这是因为在诗巫的每个地区都能看到有教堂的存在,不只诗巫的福州人是以基督教为主,美里的福州人也是,古晋的福州人也是,民都鲁的福州人也是。这可以说砂拉越的主要宗教是以基督教为主。也因为这样,我一家都是基督徒。 以我对福州人的了解,我们的口味都比较偏甜和酸。在福州界里,有许多美食,可是在马来西亚里,福州美食没有很多,拥有最多福州美食的地方就是我的家乡,诗巫。在诗巫可以看到的福州美食就有光饼,鼎边糊,福州面线,春卷,还有许多糕点等。在这写美食里面,我最喜欢的是鼎边糊,因为他的味道很符合我的口味,鼎边糊最特别就是它的面,不像其他面都是长长圆圆的,鼎边糊的面则是扁扁的,没有固定的形状,特别容易入口,也因为这个特点就便出名了。光饼也是我家人都会买的小吃,这个小吃在诗巫是非常容易买到,随便在一个小街都能遇到这些专卖店。光饼是个类似小型汉堡的食物,没有任何馅料,就是个普通无馅料的小汉堡。就单单这个食物就非常出名了,因为很便宜,所以都受到很多人的喜爱,如果把光饼切出一个小洞口,往洞里塞入自己喜欢的配料,就会变得更美味了。因此,每次回乡过年,我一家都会买一些光饼带回家吃。 福州有许多文化,但我所知道只有那一些,那就是每当有人生日的时候,妈妈就会在当天煮寿面给寿星吃,意为着祝寿星长寿。根据福州传统,在婚礼当天,新郎到女方家时,新人一定要吃一碗太平面,新娘接到男方家里后,同样还要再吃一碗太平面,意为保平安。新郎吃鸡头,预示着一家之主,新娘子吃鸡翅膀,鸡脚,这个要用福州话来讲,大意就是持家有方,多子多福。太平面里还有两个太平蛋,通常要吃一颗留一颗,意思为大家一起平安。还记得在我奶奶过世后的第七天,我们有办一个节日,叫“头七”。在福州文化里,福州人办这个节日是因为他们相信死者的灵魂会回来陪伴家人,由于我们一家是基督徒,没有迷信,相信全部人死后只上天堂或下地狱,所以我们的“头七”跟其他人不一样。在“头七”当天,会有牧师,契友和亲戚聚集在我们的家,进行安慰礼拜,这个主要是要安慰死者的家属。 在福州传统里,男生在四十九岁开市做寿,而女生在五十岁开始做寿,每隔十年都会庆祝一次。在那时候,亲戚朋友都会给寿礼,还有家人会为他们准备寿面吃,意为这长寿。在春节的时候,出嫁的女兒,也就是我的妈妈要往娘家过年。传统上所送的是年糕,猪脚,草鱼或鰱魚以及公鸡,但随着时代的改变,现在都用红包来代替这些礼品。每当要过节的之前,我妈妈都会回娘家送年礼,例如在中秋节的时候,我妈妈会送月饼给我外婆当作年礼。在冬至的时候,其他人都是吃汤圆,但我们福州人不一样,我们会搓𥻵,𥻵是用糯米粉做的。煮好𥻵后,我们会用黄豆粉和一些白糖撒在𥻵上,这样就完成了。以我的胃口来看,我比较喜欢𥻵,因为它比汤圆还要有味道,比较有胃口。 以我的观点来看,现在很少年人和青年人都对福州文化没有很了解,甚至都不会听也不会说福州话,这是因为上一代的父母都没有好好传这些福州文化或是因为下一代的孩子都没有好好了解福州文化,可能因为这样,再过几代下去,福州文化就会慢慢的消失在人间,没有人会知道福州的文化习俗。在这里,我希望从我们这代开始,都要好好的去理解福州文化,能将福州文化带给下一代,一代接一代,这样福州文化就会永远被传下去,不会消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