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晋安区位于福州市区东北部,系199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州担任市委书记期间,福州市实施区划调整时从郊区更名而来。辖区总面积552平方公里,下辖9个乡镇(街道),有113个行政村、75个社区,总人口85.5万。 “晋安”之名最早可追溯到晋代,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置晋安郡,郡治福州。晋安区新店古城仍保存着福州2200年历史的见证---闽越国都冶城遗址。晋安区自然和人文景观丰富,晋安的土地上孕育了宋代大理学家黄榦、宋代福州第一状元许将、革命新闻战士邓拓、中国科学院院士邓叔群等一批名人,留下了闽王王审知、宋代理学家朱熹、左海伟人林则徐、译坛泰斗林纾等历史名人的印迹,以及王审知陵园、高峰书院、黄榦墓、邓拓故居等一批重要历史遗迹。区内拥有涌泉寺、林阳寺、崇福寺、地藏寺等知名禅林名刹;鼓山国家级风景区、福州国家森林公园、福建寿山石国家矿山公园、“左海小庐山”鼓岭避暑山庄和新开发的寿山石文化村、八·一七公园、皇帝洞大峡谷和市内金鸡山公园、晋安河公园、光明港公园,以及鼓山、鼓岭、宦溪、森林公园登山道。 晋安区位优势明显。晋安扼守福州盆地东北两大门户,自古以来就是“入闽通道”和福州“通京要塞”。福州火车站和汽车北站坐落其间,机场高速公路、绕城高速公路、在建的地铁一号线和二号线贯穿全区,福州长乐国际机场及马尾港近在咫尺。 晋安文化底蕴浓厚。晋安是闽越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境内有福州2200年历史的见证——冶城遗址;世称“天遣瑰宝”的寿山石独产于晋安,她是福建省石和中国国石首选“候选石”,江泽民、李岚清同志曾分别亲笔题辞“国石瑰宝”、“寿山国石”;涌泉寺、林阳寺、崇福寺等千年古刹位列福州五大禅林。 晋安生态环境优越。晋安区有429平方公里的北峰山区,是城市的“后花园”、“绿肺”。境内有享有“左海小庐山”美誉的鼓岭旅游度假区,国家4A级景区鼓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以及福建寿山矿山公园等自然人文景观。 2016年,晋安区全面融入“四区叠加、一区毗邻”的全市发展大局,经济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并跻身“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区”行列。其中:1、地区生产总值558.83亿元,位居全省第12位,两年提升2位。2、地方公共财政收入38.3亿元,位居全省第16位,两年提升4位。3、财政收入综合指数和收入贡献率双双获省政府表彰。4、获评全市第一个全国绿化模范区。5、通过国家生态区考核验收。6、连续四届蝉联全省文明城区。7、获福建省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8、通过福建省科普示范区验收。9、获全市重点项目建设综合一等奖。10、旧屋区拆迁量达260万平方米,土地出让14宗、成交额173.8亿元(福州市区297亿元,约占60%),出让地块数和成交额均位居福州市区第一位。11、平安建设“三率”增幅位居全市第一位,平安建设知晓率位居全市第一位,执法工作满意率位居全市第二位。12、获全市安全生产责任制考评第一名。 自然地理 晋安区地处福州盆地的北面和东北面,地势东北高西南低。鹫峰山第三支脉由西北部入境,向东南部展布,成阶梯状下降:第一层级为北部中山山区,有日溪、寿山2个乡和宦溪镇;第二层级为低山丘陵地带,散布在北部山区的前沿,有新店、鼓山、岳峰3个镇的靠山地区;第三层级为平原区,包括上述3个镇的主要区域和茶园、王庄、象园3个街道。境内主要山峰有北面的麒麟山、牛场山和东面的鼓山。最高山峰麒麟山位于日溪乡与寿山乡交界处,海拔1129.3米;最低处为鼓山镇六一村,海拔1.2米。 建制沿革 秦朝,晋安区辖地属闽中郡;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属闽越国;汉始元二年(公元前85年),属会稽郡冶县;汉建安元年(196年),属建安郡侯官县;晋太康三年(282年),属晋安郡原丰县;隋开皇十二年(592年)原丰县改称闽县,五代后唐长兴四年(933年)改长乐县,后唐清泰二年(935年),恢复闽县。宋太平兴国六年(981年),境内今新店镇及北峰诸乡镇属新设立之怀安县,其余仍属闽县;明万历八年(1580年),撤怀安县,并入侯官县,境内原属怀安县地域同时改属侯官县。民国元年(1912年)闽县、侯官县合并为闽侯县,境内辖地属闽侯县;民国33年(1944年),闽侯县改称林森县。 1949年,福州解放以后,境内设鼓山、新店两个区,直属福州市;北峰山区属闽侯县第八区(到1962年,先后改为石牌区、石牌人民公社、北峰人民公社);1952年12月,成立福州市人民政府郊区行政办事处(简称郊办处),为市政府的派出机构,管辖范围遍及福州郊区;1957年11月,撤销郊办处,郊区设10个乡镇,直属福州市人民委员会,时境内设鼓山、岳峰、湖前、战坂4个乡;1958年9月,成立福州市郊人民公社,下设分社;1959年市郊人民公社改为郊办处,下设分社改称公社;1960年3月,郊办处撤销,境内设鼓山区、新店区人民委员会,1961年6月,改为区行政办事处;1962年,恢复郊办处,同时北峰人民公社划属郊办处;1963年,郊办处所属各人民公社改称“区”,区下设公社(俗称“小公社”);1969年4月,成立福州郊区革命委员会,11月,所属各区改称“公社”,取消“小公社”;1970年2月,郊区撤销,境内平原区各公社分属福州市台江、鼓楼区,同时设北峰区(县处级);1975年,北峰区撤销,恢复郊区,7月,成立福州市蔬菜生产管理区(后改称“环城区”),境内各公社分属两区;1978年、1982年先后撤销马江区、环城区,并入郊区,郊区面积达到926平方公里。 1996年,福州市区划调整,郊区改称晋安区,境内部分乡镇划归鼓楼、台江、仓山及新成立的马尾区,晋安区保留新店、鼓山、宦溪3个镇,日溪、红寮、岭头、鼓岭4个乡,新成立岳峰镇、象园街道,划入王庄街道(原鼓楼区王庄新村街道)、茶园街道(原鼓楼区五四街道)。 2004年,福州市开展撤乡并镇,晋安区北峰山区岭头乡撤销,并入寿山乡;鼓岭乡撤销,并入宦溪镇。目前,晋安区共有鼓山镇、新店镇、岳峰镇、宦溪镇、茶园街道、王庄街道、象园街道、寿山乡、日溪乡等9个乡镇(街道)。 行政区划 晋安区位于东经119°22'—119°41',北纬25°59'—26°10',地处福州市区东北部,东邻连江县、马尾区,南与台江区和仓山区分别隔光明港和闽江相望,西南、西与鼓楼区毗邻,西北接闽侯县,北邻罗源县,东北与连江县接壤。 晋安区下辖9个乡镇(街道),分别是鼓山镇、新店镇、岳峰镇、宦溪镇,茶园街道、王庄街道、象园街道,寿山乡、日溪乡。全区有113个行政村、75个社区。 产业经济 一、农业发展情况 现有农业耕地面积约5.13万亩,林地面积约64万亩。粮食作物以中稻、甘薯为主;经济作物以茶叶为主,主产地是宦溪镇的捷坂地区。有常年菜地约7900亩,主要品种有空心菜、白菜、花菜、卷心菜、丝瓜、葫瓜、芋头、萝卜等,鼓岭的番薯和宦溪镇鹅鼻村的白萝卜为名优特产品。全区森林覆盖率达66.55%。 近年来,我区积极培育发展生态农业、休闲农业,制定扶持薄弱村集体经济、发展竹产业等政策,引进、繁育台湾农业优良品种,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申报一批驰名商标、名牌农产品,鑫农高科等一批重点农业企业持续壮大,弥高仙茶叶等省级农民创业园示范基地建设进展顺利。同时,积极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农村电子商务、订制农业物联网示范点建设有效推进。全域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工作全面实施。2016年,全区市级以上农业企业达12家,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860元。 二、工业发展情况 近两年来,我区积极推进供给侧改革,完善产业载体建设,重点加快福兴经济开发区改造提升,提升工业企业创新创造能力,打造光电产业园区、精密制造园区、海峡科技创新园区,开发区工业用地收储工作抓紧落实,新华智能图书包装车间等一批现代化厂房建成,茶花家居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金城投资区转型升级顺利完成。促进符合产业政策的工业企业就地升级,淘汰外迁产能落后的工业企业,实现优势工业实体经济集聚发展。支持龙头企业发展,壮大高意科技、华科光电、新成博光学、海王福药制药等重点企业增资扩营、做大做强;鼓励有市场、有潜力的重点企业兴建工业楼宇、实施技术改造、延伸产业链、扩大产能,促进工业扩量提质。加大工业企业科技扶持力度,2016安排科技专项经费2900多万元,推动实施电力信息、光电通讯、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培强”行动计划,3家企业获评省创新型企业,9家企业获评省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2016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147家,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2.3亿元,增长8%。 三、现代服务业发展情况 积极推进商圈建设与功能配套建设,近几年新建成三个大型城市综合体,东二环、王庄—象园、五四北等城市新商圈相继形成,福君生物基因检测、喜相逢汽车租赁服务等一批新兴业态企业兴起,凯宾斯基酒店、梅园国际大酒店等高端酒店建成开业,城市品位进一步提升。现代物流业发展迅速,涌现出2家5A级物流企业、5家4A级物流企业。楼宇经济发展迅速,全区商业楼宇达74家,税收超千万元楼宇达12幢。加愉建立楼宇经济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楼宇招商150万平方米,入驻企业3800多家。积极支持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98时尚创意产业园已基本建成,创业创新型企业纷纷入驻发展,闽台广告创意产业园、稻田创业小镇被授予“台湾青年创业基地”。同时,电子商务、文化创意、酒店等新型商业业态不断发展。2016年,全区限额以上商贸企业175家,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37.8亿元,增长13.5%。物流业营业收入达230亿元,增长7%。 旅游业保持较好势头。鼓岭旅游度假区、鼓山国家风景名胜区、福州国家森林公园、林阳寺、中国寿山石馆、金鸡山公园等旅游景区景点知名度不断提升,鼓岭获评国家生态旅游示范景区,北峰旅游“直通车”开始试运行。同时,近年来,大力发展观光休闲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等都市现代农业,彩虹小镇、快乐园艺、龙晶葡萄园等成为城市居民周边游的理想场所。桂湖温泉生态城建设加快推进,生态温泉旅游品牌进一步打响。2016年,实现旅游总收入约70亿元。 名优特产 锅边糊 锅边糊是福州当地的一种美味小吃,在福州的小摊,小吃店里随处可见。它取材自米浆、海蛎、花蛤、蛏干、葱花、香菇等,配以油条、油饼、馒头等配食,当地人都把它们当成早餐佳品。 后屿线面 线面是福州特有的面食,产于福州晋安区,以手工拉制晒干而成,每根可长达10余米、细如丝线,故名。鼓山镇后屿村所产线面细而柔韧,闻名遐迩。 同利肉燕 同利肉燕魅力在于它独特的风味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严格遵照祖方,选用猪后腿的精肉,配以上好的番薯粉,通过精细复杂的工序手工打制而成。圆头散尾,形同飞燕,入眼如润玉翡翠,入口则滑嫩清脆,其口感和形状均不同于馄饨。因此,在福州有"同利肉燕,百吃不厌"之说。肉燕还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燕子意味着家业兴旺、团圆,所以逢年过节和亲友、朋友聚会一定都会吃肉燕,因此,福州又有"无燕不成宴,无燕不成年"之说。肉燕还是思乡菜,福州人不管走到哪里只要能吃到肉燕就仿佛回到了故乡,所以肉燕在台湾和东南亚地区特别受欢迎。 茶口粉干 茶口村生产粉干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因水质好、做工细、选料精良,采用自然风干等办法,所产粉干洁白匀长、细润柔韧,且久煮不烂、翻炒不粘不碎,日久天长而闻名遐迩,被列入《中国食品大全》。随着制作工艺和制作规程的改进,茶口粉干的品质、口感日益完美。茶口粉干条状平整、洁白蓬松;煮后细腻圆润、柔韧清香,也没有面条的粘乎感,堪称粉干中的精品,是筵席上的一道美味佳肴,在榕城甚至有“无粉不成席”的说法。 福州花茶 福州花茶是精选优质烘青绿茶,配进香花经过窨制而成;茶、花并艳,秀丽天成,气香汁清,滋味清远醇和。 清朝咸丰年间(公元1851一1861年)这里就开始大量生产,1933年前后为极盛时期。年产花茶达十五万担。当时,省内外各地茶商云集福州,生产和经营花茶的有八十余家。 福州花菜根据所用鲜花种类不同,可分为茉莉花茶、玉兰花茶、桂花花茶、玫瑰花茶、柚子花茶等。其中,茉莉花茶品质最佳,花香浓烈,鲜灵持久;茶汤醇厚显香,汤色黄绿明亮,而且耐泡。此茶尤为中国北方广大消费者喜爱。 目前,茉莉花茶名品有: 1、茉莉大毫,原料选自高山,芽叶肥壮、多毫的大白茶良种,于首春茶芽初伸时采其 毫芽,再配用伏天大暑前后采摘的优质茉莉花,经过七窨一提而成。1979年,在全国茉莉花茶评比会上,被评为最优茉莉花茶; 2、茉莉银毫,是六窨一提制成,为出口茉莉花茶的珍品; 3、茉莉春风,是经五窨一提制成,也是出口外销的优质花茶; 4、茉莉雀舌,芽尖细小似雀鸟之舌,故名,是花茶中的高档产品; 5、荣莉明前,因采用“清明”前采制的烘青绿茶,故也称“明前绿”, 6、茉莉龙团,茶叶外形紧结呈圆珠形,香味浓厚,特别耐泡,为茉莉花茶中的中级产品。 福州花茶,分别以绿茶或乌龙茶加不同的香花,经过拼和(依等级按比例配入茶坯和鲜花)、通花(即在适当温度时散热)、收堆、起花、烘干、提花等多道工序窨制而成. 福州角梳 在福州的手工艺品中,如今在街头巷尾随处可见,依然保持平民本色”的惟有角梳了。走进寻常一家工艺品店,大都有角梳卖,价格也不贵,20元上下,让福州百姓的日常生活又多了一种享受。不知是生活好了要求便高了,还是商家的促销策略,人们说,用角梳梳头,可以去垢而不沾,解痒而不痛,温润而不挂发,还有加速头皮血液循环,能增强免疫力,清炎凉血,镇痛止痒,防止静电,不脱发,祛屑护发,舒筋活血,安神健脑,促进头发生长等独特的保健作用。 一把寻常的梳子,福州人把它精雕细琢,竟创出达数十个品种,有半月形的京梳,有一端齿间宽、一端齿间窄的鸳鸯梳,带柄的烫发梳,还有广式的、西式的、英雄少年式的等等,名目繁多。更有一种成套的梳子,它以穿山甲、狗、猫、虎等动物形状配套,或以古琴、琵琶等乐器形式配套,浑然一体,画工精巧,形象逼真,有些人甚至将它作为室内的陈设品,以供观赏,外省外乡人更是慕名前来购买。 福州角梳的选料和制作工艺更是十分讲究,选料只选质地坚实、不易弯裂、不伤皮肤的“南 牛”(南方水牛、黄牛)和 “北羊” (新疆、内蒙古绵羊)的角,选蹄也只选取生性水牛蹄,经过锯、开、劈、凿、流、打坯、等工序制成初坯,再经过改、办、复、剔、磨、梳等工序制出梳子,这还不算完,还要按照梳势在角梳上印字,描上人物、山水等,贴上金银箔方为成品。 1976年在福州新店出土的南宋贵族王升墓中,发现牛角制的黑色半圆形角梳六个,可见福州角梳至少有七百多年的历史了。19世纪30年代,福州的角梳业进入鼎盛时期,大小店号达一百五十家,邹振记角梳庄的“飞鹰牌” 、“ 李厚记角梳庄”的“航海牌” ,“润光厚角梳庄”的“童牛牌”角梳最负盛名。1933年,在美国芝加哥百年进步博览会上,“童牛牌”角梳与脱胎漆器、纸伞同获金奖,被并称为“福州三宝”。1935年前后,邹振记角梳庄的创办者邹元华研制成功第一台“ 电动锯角机 ”,重金聘请漆画工艺师朱庄,运用漆画工艺技法,在角梳齿路上方绘制虎、豹、狮、象和古典人物、山水景色,在国际性工艺品“小吕宋赛会”上获金奖,据说巨商胡文虎曾出价半斤黄金购买获奖的“牛角虎梳”(不上3两重),角梳价比黄金,一时被传为佳话。 俗话说 “ 千过梳头,头不白 ”。用角梳,连梳头的 “仪式” 也不同了起来:每天早晚用牛角 梳,由前向后,再由后向前轻轻触及头皮各梳刮数遍。要用力平均,据说长年用角梳梳头,可疏经通络,促进头部血液循环,防止头发营养不良而致长白发、黄发和脱发。有此宝物,福州女子便格外的标致起来,要不然,中国现代着名作家郁达夫怎会如此赞叹??福州女子美的水准竟高 过苏杭女子数倍,个个“像是希腊古代的雕塑人形了”呢! 八宝芋泥 八宝芋泥 以芋头烹制的芋泥,以独特的味道而脍炙人口。原料可选:竹芋、红芋、猴头芋等,但以槟榔芋最佳。将芋头蒸熟,去皮碾压为泥,拌上猪油、白糖、香料、芝麻等在旺火热锅上翻搅均匀后装入盆中,并用红枣、山楂熟莲子、冬瓜糖等在芋泥面上装饰太极图案,淋上一层熟猪油,上笼用旺火蒸熟透即可上席,此菜香郁甜润,细腻可后,是闽菜的传统甜食之一。传说1839年林则徐在广州督办禁烟时,洋人曾设宴以外国人不知冰淇淋(冰冷而冒气)吃法而奚落中方代表。事后林则徐也备盛宴回请,几道凉菜过后端上芋泥(温度很高但不冒汽),洋人不知芋泥为何物舀起来就吃,满嘴烫的哇哇直叫。林则徐风趣地说:“这是中国福州名菜八宝芋泥”。 寿山石雕 福州的寿山石雕,与福州的脱胎漆器、软木画合称“榕城三绝”。寿山石雕是传统的民间雕刻艺术,以产于福州北部山区北峰的寿山石为材料,通过特殊技艺制作出供人玩赏的小型雕刻。寿山石雕十分注重依石造型,因而有"一相抵九工"之说,其技艺主要流传在福州市晋安区鼓山、岳峰镇、象园、王庄街道和寿山乡。 寿山石亦称塔石,其石质脂润,色彩斑斓,温润如玉,为历代藏石家所珍爱,是进行石雕创作的上等原料。寿山石以独特的意蕴,融会了自然美与艺术美的语言,构成了“寿山石文化”。 寿山石雕的起源因考古的发现和鉴证而逐步推前。迄今为止所出土的寿山石雕文物,最古老的应为南北朝(公元420-589年)。1954年在福州仓山区桃花上福建师范学院工地上发现南朝墓葬一座,出土石猪一件,高1.1厘米,长6.4厘米,伏卧状,是用长方形的福州寿山老岭石雕刻,线条、刀法简练,形态粗犷。1956年以后的近十年中,福州又陆续从发掘的十五座六朝墓葬中出土了同类的寿山石小猪。1965年在福州北郊二凤山工地发掘的一座南朝墓葬,也出土了类似的石猪一对,同时出土的还有"元嘉二十二年乙酉"的纪年墓砖。元嘉二十二年,即公元445年,可证寿山石雕艺术至少开始于一千五百年前。 唐代,经济繁荣,佛教兴盛,寿山大兴寺院建筑,寿山石雕也得以发展,据传当时僧侣利用寿山石刻制佛象、香炉、念珠等,供寺院使用,也作为礼品馈赠香客。 宋朝,重文轻武,经济文化中心南移,福州成了东南沿海重要城市,推动了寿山石雕的发展,从福州地区出土的宋墓寿山石俑来看,不仅数量多,且品类丰富,造型各异,生动多姿的各式人物禽兽,刀法简练,风格严谨,可以看出,寿山石雕已进入成熟阶段。南宋时,寿山石矿已得到开采,从前后两部《观石录》可知寿山石在两宋时已大量开采,专业、非专业的石雕队伍亦已形成,寿山石刻也被列为贡品。 元代之前,印章多以铜、铁、玉为材。元明之间,民间流行用“花乳石”刻制印章,寿山石章以洁净如玉、柔而易攻而应运而生,倍受书画家、篆刻家的赏识,自此,篆刻家自行奏刀,追奏仿汉、斑驳淋漓,中国独特的篆刻艺术得以风行和发展,“万朵云霞几度攀,珠光宝气绝人寰,风靡皖浙千家刻,功在印坛是寿山”,现代着名金石家钱君陶先生对寿山石在篆刻艺术史上的功绩作了很高的评价。 明代,寿山石的钮饰艺术得到长足发展,雕刻艺人在继承古代玉玺、铜印等钮饰基础上,造诣很高,风格独特的印钮艺术,寿山石章成了文人墨客们的心爱之物、珍藏之宝。 由于石章钮饰的出现,寿山石雕技法有了很大的变革与发展,刀具、握刀与运刀的方法都有了改变,过去的石俑,主要以肩膀顶着木柄长刀具雕刻,刀向多显直线,对于细小的印章钮头来说这种方法显然不适用了,刀具演变成为手凿与修刀,完全用手掌握,运刀如笔,刀法刚柔相济,婉转流畅,所表现的形象婀娜多姿,更臻完美,同时,受中国画的影响,出现了高浮雕技法、皱法雅洁,实有画意,从此,寿山石雕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清代是寿山石雕的昌盛时期,史籍记载,雍正时寿山石雕已纳入官府的征税范围,雕刻艺术因材施艺,分别雕刻印章、文具、人物、动物及玉镶嵌各种器皿,印章的钮饰更加精致多样,表现技法上出现了阴刻和链条技法,乾隆皇帝用过的一套"宝印",就是用一块田黄刻制并由两根链条连接起来的三颗印章! 技艺高超,堪称国之瑰宝。 新中国成立后,五十年代,寿山石雕开始复苏,七十年代,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东西派融汇交流,取长补短,同时吸收了古代与西方艺术之长,促使雕刻技法日新月异,出现了以薄意、浮雕、高浮雕相结合的表现手法,发展了透雕、镂空雕和银嵌等新技法。 脱胎漆器 福州三宝之一,质地轻巧坚牢,造型古朴大方,装饰丰富多彩,产品有磨漆画、屏风、花瓶、茶具、烟具、文具等。自1898年以来多次获巴拿马、芝加哥、巴黎等国际博览会上获金奖。 福州漆器始于南宋。据传清乾隆年间,漆匠沈绍安在一座寺庙里发现大门的匾额虽然木头已经朽烂,但是漆灰夏布裱褙的底胚却完好无损。细心的沈绍安从中得到启发,回家后不断琢磨试验,继承发扬了传统漆艺,创造出了最早的脱胎漆器。沈绍安因此成为福州脱胎漆器的鼻祖。 脱胎漆器的制作方法分为脱胎和木胎两种。脱胎是以泥土、石膏、木模等为产品的坯胎,然后用夏布(麻布)或绸布和生漆在坯胎上逐层裱褙上去,待阴干后,敲碎或脱下原胎后,留下漆布器形,再经过上灰地、打磨、漆研磨,施以各种装饰纹样,便成了光亮绚丽的“脱胎漆器”工艺品了。木胎主要是用楠木、樟木、榉木等坚硬木材为坯,不经过脱胎,直接涂漆,工序与脱胎布坯相同。一件工艺品的工序多达四五十道,有的甚至达到一百多道。 福州脱胎漆器是具有独特民族风格和浓郁地方特色的艺术珍品,与北京的景泰蓝、江西的景德镇瓷器并称为中国传统工艺的"三宝",享誉国内外。在历史上,它曾被收藏为宫廷珍品,新中国成立后又被列为珍贵的国家礼品赠送外宾,受到国内外人士的青睐,产品不仅畅销国内各省市,而且远销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世界各方人士曾用"珍贵的黑宝石"、"东方难得的珍品"、"髹饰之光"、"人间国宝"等词句来形容福州脱胎漆器的精美。 福州脱胎漆器是继承我国古代优秀漆文化发展起来的。它品类之多在全国漆器行业首屈一指,大的如陈列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的漆画大屏风、彩绘大花瓶、脱胎仿古铜大狮等,小的如烟具、茶具、餐碗、盘、碟、罐等,共有18类1200多个花色品种;它质地坚固轻巧、造型别致,装饰技法丰富多样,色彩明丽和谐,可谓集众美于一体,具有非凡的艺术魅力。郭沫若生前曾作诗备加赞誉,称赞福州脱胎漆器是"天下谅无双,人间疑独绝"。 作为脱胎技艺同髹漆艺术相结合的产物,福州脱胎漆器的制作颇为不易,每件成品都要经过几十道、甚至上百道工序。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福州漆器特级名艺人黄时中和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福州漆器一级名艺人陈天赣向记者介绍,福州脱胎漆器的制作方法有两种:一是脱胎,就是以泥土、石膏等塑成胎胚,以大漆为粘剂,然后用夏布(苎麻布)或绸布在胚胎上逐层裱褙,待阴干后脱去原胎,留下漆布雏形,再经过上灰底、打磨、髹漆研磨,最后施以各种装饰纹样,便成了光亮如镜、绚丽多彩的脱胎漆器成品了;二是木胎及其他材料胎,它们以硬材为坯,不经过脱胎直接髹漆而成,其工序与脱胎基本相同。 福州脱胎漆器的一个显着特征是"色彩瑰丽,光亮如镜",人们对它产生好感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装饰上的丰富多采。其传统装饰技法有黑推光、色推光、薄料漆、彩漆晕金、锦纹、朱漆描金、嵌银上彩、台花、嵌螺甸等;新中国成立后,又发展了宝石闪光、沉花、堆漆浮雕、雕漆、仿彩窑变、变涂、仿青铜等技法,并且把髹漆技艺同玉雕、石雕、牙雕、木雕、角雕艺术结合起来,使漆器的表面装饰琳琅满目,更加丰富多采。 说到脱胎漆器在福州的发展历史,人们总要把它同沈绍安的名字连在一起,至今福州工艺美术界都以"沈绍安"三字作为脱胎漆器的正宗代表。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福州漆器特级名艺人、沈绍安第六代孙沈德铭的徒弟王维韫老先生告诉记者,沈绍安早年为油漆匠,在福州杨桥路双抛桥附近开设"沈绍安"老铺,以油漆加工为业,并且制售漆筷、漆碗、神主木牌之类小商品。当时福州为八闽首府,手工业比较发达,虽然说漆器行业在各种手工业中的地位首屈一指,但是竞争十分激烈,生意并不好做。再说,福州从南宋开始有了漆器,到了清初也经历了几百年的历史,陈旧的工艺影响了漆器行业的进一步发展。由于店中生意清淡,沈绍安不时到官家深宅或宫观寺庙去做油漆活儿。有一次在一座古寺做工时,他发现寺庙大门的匾额木头已经朽烂了,但是用漆灰夏布裱褙的底坯却完好无损。细心的沈绍安从中受到启发,回家后仿照旧匾,用泥土先塑出模型,然后在模型外面裱上夏布,涂上青漆,等漆干了之后脱去土模,再行髹漆加工上色,经过反复试验、改进,终于造出了最早的脱胎漆器。 对沈氏脱胎漆器发展历史颇有研究的王维韫儿子王旭告诉记者,沈绍安创制的福州脱胎漆器经过后辈的不断努力,进一步得到改进提高。1920年,沈绍安第五代孙沈正镐、沈正恂把泥金和泥银调到漆料当中去,在原有红、黑、朱、紫的髹漆技艺基础上,新研制出金银、天兰、苹果、葱绿、古铜等颜色,使漆器表达的方式和手段得到全新的改变,做出来的作品达到了华丽辉煌、灿烂夺目的效果。清光绪年间,沈正镐、沈正恂选送脱胎漆器作品参加巴黎国际博览会,并获得金牌,从此福州脱胎漆器在国际工艺美术界崭露头角。接着,沈正镐、沈正恂以及沈正愉、沈幼兰等沈氏脱胎漆器世家产品先后选送参加意大利、美国、柏林、伦敦等地的博览会展出,获得了各种奖牌,声誉大振。 福州脱胎漆器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磨漆画 磨漆画是以漆作颜料,运用漆器的工艺技法,经逐层描绘和研磨而制作出来的画。 磨漆画在借鉴传统漆器技法的基础上,溶入现代绘画艺术手法,将“画”和“磨”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制作出来的画具有色调明朗、深沉,立体感强,表面平滑光亮等特点。其制作方法是:先以生漆和瓦灰按脱胎工艺技法在木板上上漆打底、磨制光滑,然后用调配好的色漆在底板上层层描绘出各种纹样。利用上漆的厚薄不匀,使画面产生富于变化的明暗调子,从而具有立体感。在作画过程中,为了更好地表现物体,还可以根据画面内容的需要,采用宝石、螺钢、蛋壳、金、银、锡等材料进行镶嵌,使画面层次更加丰富。最后,经打磨并罩上透明漆,用细瓦灰与生油推光。正因为"磨"体现了天晨漆画的独特工艺,故称为“磨漆画”。 磨漆画的创作题材有人物、走兽、山水、花鸟、鱼虫以及仿古图案等。由于画面多用黑漆磨光,所以表面呈现出宝石般的乌亮光泽,古朴浑厚,富丽堂皇,给人一种特殊的美感。 福州磨漆画的制作形式有挂框、挂联、屏风、套盘等室内装饰工艺品,还有适合于厅堂馆所悬挂和陈列的大型壁画和小型屏风等,具有质地坚固而久、耐耐热、揩试方便、历久常新等特点。 越南磨漆画,近几年也逐为人知,已经流传于欧美各个国家,中国磨漆画很多方面都借鉴于越南磨漆画,当然由于两国文化上的差异,使得两国的磨漆画各有特色。 磨漆画专业厂商介绍: 漆画之美,在于它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和多样化的技法以及广阔的包容性,例如:描漆似工笔之美;画漆似重彩之美;刻漆似版画之美;堆漆似浮雕之美;刮漆似油画之 天晨磨漆画美;泼漆似水彩画之美。漆画工艺制品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沉淀的一种传统手工艺制作的精品,为传承民族文化,本公司倾全力,刻苦钻研,多方查证古代漆画制作工艺,通过多年的创作累集,终成天晨磨漆画。天晨磨漆画集传统漆器工艺品与现代工艺美术品的优点于一体,即在充分借鉴传统漆器技法的基础上,溶入脱胎漆器的制作手法,加以现代绘画多种元素,将“画”与“磨”有机结合起来,使创作出来的漆画具有色调明朗、深沉、立体感强、表面平滑光亮等特点。自公司成立以来,不断推出各种风格的漆画精品及相关工艺制品,全方位满足国内外装潢专业设计人士、特别是港台及日韩等喜爱漆画人士的需求。同时为星级酒店、高级会所别墅、品味家居、个性酒楼、茶馆、高档楼盘及大型知名企事业单位提供漆画、磨漆画、金箔画、现代漆画、装饰漆画、漆画壁画、漆画屏风、漆器屏风、漆器工艺品、漆器摆挂件等中高档产品,为更深层次的弘扬民族文化,传承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我等将以传播漆画为己任,广结天下喜爱中国漆画工艺制品之朋友,为更好的传承及弘扬民族技艺而努力奋斗! 象园木雕 象园木雕 象园木雕始创于清嘉庆年间,时象园村(今属象园街道)有木雕艺人30多人。象园木雕以龙眼、黄杨、樟、楠等硬质树木做原料,运用圆雕、浮雕等技法,所雕人物、动物动态逼真,独具一格,尤其是佛像雕刻,流传到台湾台北、台南、嘉义、北港、彰化、新竹等地。 西园木画 西园木画 木画又称软木画,由今新店镇西园村吴启棋始创于民国初年。软木画用栓皮栎树的木栓层为主要原料,切削成薄片,精雕细镂,制成纤细的风景画面,极具中国风格。民国时期,作品曾参加世界博览会展出。已被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家乡人文 晋安河、晋安桥和光明港 晋安河在福州的东门外,是福州市的第一条大运河,开凿的时间始于晋代太康三年(282年)。据《三山志》载:“嘉祐二年(1057年),郡守蔡襄从乐游桥开沿城外河,至汤门、琴亭、湖心,至北岭下……”接新店溪(西溪)和盘石溪(东溪)两溪之水,经琴亭、东门、浦下、砌池、象园等地,南通闽江。晋安河历经多次修浚,河面拓宽至30米,两旁砌石驳岸,并直通至象园,与新港合流汇入闽江,全长7公里,具有蓄洪、排污和运输的能力。2000年福州市有关部门对晋安河进行引水冲污。使晋安河终年河水清澈见底,给人十分清凉、舒适的感觉。河沿两岸种满蒲葵树,叠成假山、甬道,又砌拼镶花栏杆,并开辟成“晋安河公园”。每到入晚清晨,人们或是闲游散步、或是健身漫舞,公园成为居民悠闲的好去处。 世间大凡先有了河,然后才有桥。但晋安河的名称是有了晋安桥的名称而后才有的。宋代以前,晋安河上大都以船摆渡,如在河口的地方就有“河口渡”。但在东门外却有一座惟一的桥,古时福州城中仕女出东城游春,皆经此桥,所以称“乐游桥”。清乾隆年间重修“乐游桥”的时候,还特地在石栏板上镌刻“乐游古迹”4个大字。民国期间,民国37年(1948年),有萨镇冰、施景琛等人领头修建“乐游桥”,因为修桥负责人多为“晋安晚晴社”的社员,遂改“乐游桥”为“晋安桥”。其时“晋安桥”下的“晋安河”还没有名称。一直到了1951年,福州市政府组织修浚,在晋安桥旁挂牌成立“浚河委员会”,才决定应该取名为“晋安河”。 光明港古称直渎新港,《榕城考古略》说:新港始凿弘治间(1488-1505),历史上新港历经兴废。解放后新港改称为光明港,在今“六一”路的“新港桥”也改称“光明桥”(后又再改为新港桥),并浚宽河面50米,两岸皆以花岗石砌成驳岸,在象园的南面与晋安河相通。水势浩大,江面宽阔,又江流笔直,每年端午节,福州地区的龙舟竞渡皆在这里举行。龙舟游弋,锣鼓喧天,人山人海,场面壮观,好一个热闹的气氛。此外光明港的北岸沿河地区修成光明港公园,植有长须垂地的大榕树、绿影婆裟的大蒲葵以及凤尾葵、芒果树、大槐树等等,绿荫布地,暑可为盖。地面铺植绿色茵茵的大草坪,间或有青石铺就的甬道,曲径通幽。在花草树木掩映中,有几座十分别致的亭台楼榭,其中有龙团茶艺馆。石椅石桌假山溶洞,木窗木几雕梁画栋,古色古香。光明港公园里有一湾湖水,面积10多亩,四周建有凉亭台榭,临台垂钓,趣味盎然。 王审知 被福建人民称为“开闽王”的王审知,是河南省光州固始县人,唐咸通3年(862年)生。其父亲王恁为当地殷实的农民,生有三子,分别是王潮、王审邦、王审知。审知少年时便好儒学,“知五典,通三经”,特别是喜读兵书,颇孚众望。人称王氏三兄弟为“三龙”。 唐末光启元年(885年),王审知三兄弟由河南光州固始率兵入闽,除暴安良,开发闽疆,勤政惠山,安定一方,声威远播,深得闽民崇仰,被誉为“八闽人祖”。 王审知在福建政绩卓著,彪柄史册,主要表现在:一是任人唯贤。他在泉州设立招贤院,到处招聘贤能之士,如中原名士韩偓、杨沂丰、李洵、王琰等皆为其罗致。二是发展农业生产。王审知委派颜仁郁管理农业,又派得力官吏“巡州县,劝课农桑”,把因离乱流亡的农民尽数招抚回乡,妥善安置,让他们开荒造田,扩大耕地,大获丰收。三是兴修水利,并围海造田。连江县的东湖、晋江县的六里坡、福州的西湖、泉州的陈埭、长乐县的海堤、福清县的祭苗墩海堤等水利工程都是王审知督修和督建的。四是减轻赋税,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五是发展交通贸易。先是取消闽江流域的关卡,以保山区、沿海城乡的物资交流,接着又开发甘棠港为商埠,吸引南北舟商,帆樯云集,形成“控东瓯而引南粤”的繁荣海市。六是发展文教事业。天祐元年(904年),他即组织大批知识分子,搜集和缮写各家遗书,次第签题,森罗卷轴,又采纳翁承赞的建议,建四门学,以教“闽士之秀者”。府有府学,县有县学,乡僻村间也设有私塾。七是扩建福州城池。唐天复元年(901年),他令管城丞周启,负责在原“子城”外建“罗城”,周长40华里。后梁开平三年(909年),又扩大“罗城”的南北两端,建成新城墙,称为“夹城”。建成后的福州城比原来的“子城”扩大约7倍,使人民安居乐业。在王审知的统治下,30年间,福建一境晏然。百姓感恩戴德,称他为“开闽王”,还称他为“八闽人祖”。八是维护统一楷模。王审知“宁为开门节度使,不作闭门天子也”,至今仍有现实意义。一千多年前闽王就深知为了祖国统一、民族团结,为了进姓安宁,不动干戈,宁可作开门节度使,不做闭门一辈子。王审知是福建开发和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后唐同光三年(925年),王审知病逝,享年64岁。因其生前功绩斐然,后唐朝廷赐给“恩赐琅琊王德政碑”,今陈列在于山天君殿旁碑林,称“唐碑”。清郭柏苍《竹间十日话》称它为“天下四大碑”之一。王审知逝世后有翁承赞撰文的《唐故威武军节度使宋中书令闽王墓志》和张文宝撰文的《琅琊郡王王审知神道碑》等,今在闽王祠内。闽王祠为原闽王宫殿改建,祠前有“乞土胜迹”石刻。自宋至清,每年立春日,仿王审知当年劝农事,郡守必率群僚至祠到致祭,取碑下土捏为“春牛”,以发动春耕。所以明曹学佺的《迎春》诗写道:“马从太守分骖去,牛向前王乞土来”。 闽王陵 闽王陵即闽王王审知墓,在晋安区大北岭莲花峰下,新店镇的莲花山南麓。五代时王审知被封为闽国的忠懿王,所以其墓亦称“闽王陵”。 王审知于后唐同光三年(925)病逝,初葬闽县灵岫乡怀贤里凤池山。长兴三年(932年),其子王延钧称帝,迷信风水之说,移葬莲花峰下。 闽王陵坐北向南,3层墓埕,面宽27米,纵深约31米,四周均以条石砌道,围成一个严谨的墓园。墓埕的正面有两座并列的宝顶,原为青砖砌成。1981年重修时改为条石和青砖混砌,宝顶下为石构墓室,立有墓志铭,为翁承赞所撰。 王审知对开发福建的经济、文化有重大的贡献,被尊称为“八闽人祖”,备受后人的尊崇。因此历代福州地方官都十分重视保护他的陵墓。1960年闽王陵被列为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闽王后裔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对闽王陵进行重修,并在陵园旁修建了闽王纪念馆。重修后,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两岸宗亲前来拜褐。 现在,福州的王氏后裔已报请省文化厅立项,对闽王陵进行全面整修扩建,建设闽王王审知文化园。整修后的陵园将重修甬道,并于甬道前方和中部各建四柱三门宁式石牌坊一座;甬道两侧重新设置石人石兽,并种植槐树,全面绿化陵园。墓室内部也将进行清理,闽王陵园拟扩容一倍。 鼓山涌泉寺 福州名寺——鼓山涌泉寺为全国重点寺庙之一,位于鼓山半山腰,海拔500米处,占地1.7公顷,建于五代后梁开平二年(公元908年),因寺内天王殿前有“罗汉泉”泉水涌出地面,于后梁乾化五年(915年)称鼓山白云峰涌泉禅院。明永乐五年(1407年)改为“涌泉寺”。至今高悬于天王殿大门雕梁之上的泥金匾额“涌泉寺”是清康熙皇帝玄烨的手笔。现寺内有天王殿、钟楼、鼓楼、大雄宝殿、法堂等25座大殿宇。这些庞大建筑物,大多为清代所建,座座寺宇依山坡逐层升高,气势磅礴,雄伟壮观。寺庙与山泉、古树与崖壑、溪涧与盆地巧妙地包罗于整体布局之中,有:“进山不见寺,入寺不见山”、“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之感,观者无不为之神往,称赞我国古代高超的建筑艺术。 涌泉寺中“三宝”(陶塔、雕板、血经)、“三铁”(铁树、铁锅、铁丝木)颇有价值。寺内藏有佛教经典和佛学著作二万多册,其中有唐乾皇帝御赐佛经以及印度缅甸等国的贝叶经和血写成的血经650册,是佛学的一大财富。对箭堂前3株千年铁树,由于它有年年开花的奇观,所以争得各方游人观赏。做饭用的四口大铁锅,其中最大的一口锅口径有1。67米,深0。80米,煮饭可供千人食用,是世上罕见的“大锅饭”。藏经阁中舍利塔里还保存有舍利珠和灵牙。 瑞峰林阳寺 林阳寺是福州五大禅林之一,位于晋安区寿山乡石牌村瑞峰之麓,故又称“瑞峰林阳寺”。 宋梁克家撰《三山志》载“怀安县遵化里瑞峰林洋院,长兴二年置”。“长兴二年”即公元931年,距今已有1000多年。后几经兴废,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重建时改称“林洋寺”。清光绪年间,鼓山涌泉寺高僧古月禅师来寺为方丈,发愿兴复此寺,分遣徒弟四出募化5年,足迹达于南洋,后按涌泉寺格局重建殿宇,将寺名改为“瑞峰林阳寺”。 解放以后,寺僧“禅农并重,生产自立”,又新盖大悲楼。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寺院遭到破坏;1975年,广贤法师到寺任主持后开始恢复;1980年,法师旅居美国,频频汇款重修寺院,恢复往日规模。1979年7月,中共福建省委批准林阳寺为我省第一批开放的寺庙;1983年,经国务院批准,该寺又成为全国重点保护寺庙。此后,寺内又新建地藏殿、玉佛堂、圆通殿,并于寺后山上造林绿化,寺前挖浚小湖,进一步改善了环境。旧时到林阳寺,须出福州北门,过新店、赤桥,登上弯弯曲曲的桃枝岭青石小道,沿溪流万转千盘,到达岭头,倒也别有情趣;如今桃枝岭下已建成福州国家森林公园,而到林阳寺也可从市内乘公共汽车经岭头直达,全程约19千米。 寺院建筑群坐北朝南,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山上林木葱郁,尚留有数株千年古树;湖边绿草茵茵,碧水映着蓝天。寺有两重山门,外门朝南,山门大墙临湖而建;内门朝东,门柱上有两副对联:“林峰满瑞气青山不老,阳光照大地绿水长流”;“一切诸苦皆消灭,百福妙相具庄严”。两门之间有放生池,并有小门通向玉佛堂。 入二重山门,中轴线上建有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圆通殿四大主体建筑,逐级升高。左右峙立钟鼓二楼;东西两侧有伽蓝殿、祖师殿、报恩堂、西归词、地藏殿、禅堂、斋堂、念佛堂、方丈室、古月塔院、大悲楼、玉佛堂等大小20几间殿堂。 天王殿大门上横匾“林阳禅寺”4个大字,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于1981年巡视林阳寺时所书。大雄宝殿前横匾“大雄宝殿”为清末陈宝琛题写。殿内还有弘一法师书写的“证无上法”横匾,并保存着一口康熙五年(1666年)铸造的大铁钟。殿内藏有清雍正年间刻印的6大橱数千册佛经。钟楼内悬挂的一口两人合抱的大铜钟,重600千克,铸于康熙年间,民国初年自道山神光寺(林阳寺下院)移来。 天王殿西侧的地藏殿建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为混凝土结构的二层楼房,建筑面积600平方米,琉璃瓦面,木天花板,三向回廊,红柱绿廊,兼有中西建筑风格,可供游客留宿。殿内供奉的地藏王铜佛重650千克。寺的西侧还建有古月塔院,内有古月法师藏骨塔,并陈列法师的生平事迹及纪念物。 天王殿东侧为90年代新建的玉佛堂,内供有整尊空运而回的缅甸玉石卧佛。玉佛神态安详、端庄,雕刻精美。玉佛堂与天王殿之间为客堂,客堂正中挂有20世纪初日本的一幅观世音绢画珍品,两旁柱子上挂着明宰相叶向高手书楹联:“安知住世君非佛,想是前身我亦僧”,书法挺秀,苍劲有力。客堂前的天井里两株百年古梅树依然枝繁叶茂,香艳袭人。 圆通殿位于中轴线的末端,为全寺最高处,殿前平台可俯瞰全寺。圆通殿吸收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精华,白墙红瓦,三层歇山顶,飞檐翘角,斗拱层迭;四周青石廊柱,名家题联;两侧配以方形小亭,显得宏伟而不失典雅,为林阳寺增色不少。 林阳寺历史悠久,不仅寺内文物众多,寺之邻近也不乏名胜古迹。如寺之前后有海会塔、和尚塔、报亲塔、慧观塔等,尤以寺西山谷间一座建于南朝永定年间的隐山禅师藏骨塔为最古老。此塔的发现,可将该地建寺的历史溯至公元560年。距寺5千米的石牌村与江南竹村又有宋黄勉斋墓、朱熹讲学处和石牌庵等古迹。 林阳寺历史上虽几经兴废,但游人不绝。清代文人魏杰有诗云:“拨云寻古寺,冒雨访林洋。地僻秋何冷,山深夏亦凉。秀峰临水口,曲径绕羊肠。法界钟灵气,万年供梵王。” 象峰崇福寺 象峰崇福寺位于福州市北岭下象峰南麓,距市区约8公里,是福州五大丛林之一。该寺创建于北宋太平兴国2年(977年),初名“崇福院”,建筑规模较小,后遭废圮。明万历47年(1619年),僧人跬存至此,见山水殊胜,遂与师弟谛详商议,拟创建养母堂。在清理地基时,意外发现一块题有“崇福禅院”寺额的刻石,遂发愿重建崇福寺。跬存、谛详二僧在其师鼓山涌泉寺永觉禅师的支持下,派人四处募化,始建成小佛堂三间。至崇祯5年(1632年),大殿、法堂相继落成,并请江西著名匠工雕制了一尊高3米多的阿弥陀佛像,雕工精致,法相庄严,冠绝当时闽中诸寺(现此佛像无存),于是朝山礼佛者日众,永觉禅师曾有诗赠跬存道:“北岭云边翠色浓,松窗竹几寂寥中。焚香默坐惟观息,一任山花白与红。”鼓山道霈禅师亦为该寺作记,后制成匾额,现尚珍藏于寺内。数年之后跬存及谛详二僧先后圆寂,寺务无人管理:又因明末各地兵乱,交通受阻,外出募缘的僧众无法返回,寺宇的修建工作只得中辍。迄清顺治年间(1644-1661年),跬存的弟子清安来寺住持,境况才略有起色,清安圆寂之后,至康熙33年(1694年)其高徒淑英主持该寺,随即大兴土木,经过5年的艰苦努力,重新整修大殿,再建东西两庑,崇福寺乃初具丛林规模。其后因继之乏人,该寺渐趋衰落,光绪21年(1895年),鼓山涌泉寺古月禅师来此兼趋寺务,发心重建大雄宝殿、钟楼、法堂、天王殿、方丈室、齐堂、客堂等,一切规制皆仿效鼓山涌泉寺。古月禅师于民国8年(1919年)圆寂,崇福寺僧众在寺内特辟一堂建塔纪念,名“中兴崇福古月禅师塔”,后古月禅师门人必定禅师执掌法席。 1949年后,寺僧20多人参加土改,分到一部分田地,诵经坐禅之余,以耕田自养。1957年福州市佛教协会在寺中创设佛教安养院,安置老弱贫病的佛教徒数十人。由德钦法师任院长,明力法师负责日常工作。由于政府部门发给生活费,这些佛教徒均能安享幸福的晚年生活。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寺院遭破坏,后又被华侨农场占用。不久怡山西禅寺部分年老僧人亦徒置于寺中,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党的各项宗教政策的落实,崇福寺得以恢复,并成为尼众道场。1983年陆续重修了各殿堂并重塑多尊佛像。是年春,福建佛学院女众班设于该寺,时至今日,由这里毕业的尼众遍布海内外,为佛教界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僧才。如今的崇福寺,占地面积3816平方米,拥有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齐堂、地藏殿、伽蓝殿等18座殿堂,环境清幽,景致宜人,晨钟暮鼓,香烟缭绕,已成为福建省重要的佛教活动场所。 福州崇福寺与日本佛教界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是日本长崎崇福寺的祖庭。日本崇福寺天王殿内有寺志石碑一块,记载了“崇福寺位处郊区新店象峰村,福州五大丛林之一,始建于宋代……为建于日本长崎市的崇福寺所尊崇的祖院”。崇祯2年(1629年),崇福寺超然和尚东渡日本长崎圣寿山,于明崇祯8年(1635年)按福州崇福寺的模式创建了“圣寿山崇福寺”,并为该寺第一代住持。明末清初,福州人因战乱而避居日本的人不少,他们每年都到崇福寺去聚集,因此日本崇福寺又叫“福州寺”。该寺传承七代皆为福州僧人住持,在促进中日友好往来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新店升山寺 升山寺位于福州市晋安区新店镇赤星村境内升山上,据《三山志》、《闽都记》等古志史的记载:“世传越王勾践时,此山自会稽飞来”,故名飞来峰。晋太康年间,任敦在这里修道白日羽化升天,即“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唐天宝六年(747年),唐玄宗“以仙公之上升,诏改升山”,御封飞来峰为升山,现存“任公台”、“仙升岩”等古迹,民间有任敦“种杏立果”、“食枳叶染饭成仙”的传说。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游升山》诗曰:“修竹长松十里阴,任敦烧药洞门深。独窥全版惊人语,能到清霞出世心。鸡犬亦随云外去,蓬瀛何必海中寻。丹楼碧阁唐朝寺,锡吹香花满归林。”《三山志》载:“以其西岩石间时闻鼓磬声,故称灵岩”,故又名升山灵岩寺。 升山灵岩寺始建于南北朝陈天嘉三年(562年),为福州市最早的寺院之一。《三山志》载:“升山有元沙寺(又称玄沙寺),本安国禅师塔院也。”《闽都记》载:“升山灵岩寺升山,去郡十里而遥。陈天嘉三年创寺,旧号飞山。元沙寺即其址也。”唐、宋两代极盛时有僧尼千人,其中有一部份还是日本、高丽等国赶到“玄沙寺”朝圣的僧侣,出国师“宗一安国”禅师(即玄沙师备(835~908年),俗姓谢,闽王王审知曾拜师备为师,晚年回福州,结屋在北门外玄沙山(今福州郊区新店镇升山),称“玄沙寺”,成为“法眼宗”的发源地。师备有《大小语录》传世,闽王王审知为师备逝世尤其悼惜,赐号宗一大师,立塔纪念。后唐长兴元年(930年),新闽王王延钧也为师备树碑纪念。玄沙从《楞严经》入道,识见尤属特别,化行尤广。继有罗汉桂琛(867 —928),门众推为上座,大弘玄沙之教,从桂琛得法的有文益(885~958),后为南唐元宗迎住于金陵报恩禅院,死后谥法眼,衍成法眼宗)。历代名僧倍出,被冠以“灵岩显圣兮闽中宝刹第一”的尊称,有“未有涌泉,先有灵岩”的说法。 唐朝周朴,宋代曾巩、陈襄、李纲,明代陈亮,清代林则徐等都游过升山灵岩寺。唐周朴有《升山》诗写:“升山自古道飞来,此是神功莫浪猜。气色虽然离禹穴,峰峦犹自接蓬莱。岩边古树泉冲落,顶上浮云照日开。南望闽城尘世界,千秋万古卷浮埃。”现寺后岩壁上保留宋代张去惑、程师孟、周君信,元代也先不花大年和清代林则徐等名人的摩崖题刻。如:“道光庚戍夏,邑人林则徐、郭柏苍同蜀李惺游升山寺。”当时林则徐已66岁,在家养病期间同四川进士李惺一起游升山寺。“独有昔贤遗刻在,年年秋雨长青苔”,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让人怀古凭吊。 升山灵岩寺为市、区文物保护单位,明嘉靖时曾重修过,后又毁,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重建,寺内现存宋代古石槽和古僧塔垅等。现在的升山寺有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悲楼、西归祠、弥陀殿、僧舍等。大雄宝殿为清朝木椽结构建筑,有联曰:“圣地千秋秀,佛天万古春”、“天上楼台山中寺,云中钟鼓月中僧”等。在大雄宝殿后面的大悲楼,由大护法普音居士捐资重建,大悲楼高耸雄伟,气慨万千,宛若天上琼楼玉宇,身历其境,犹如进入仙乡,内供千手观音菩萨巨像,彩绘描金粉饰,高20多米,为福州地区所绝无仅有。 从偏东30度远处眺望升山,其山势有如一座巨大的弥勒佛,而升山灵岩寺则修建在这尊弥勒佛的肚脐上,这不可不谓古人建寺时选址的良苦用心,站在升山浏览四周,远处左有鼓山,右有旗山,前有五凤山。近处东有狮山,西有象山,后有葫芦山。故有“左鼓右旗前五凤”,“东狮西象后葫芦”,“飞峰毓秀也,天下形胜无双”之说,细细端祥,越发耐人寻味,实为风水宝地,与屏山镇海楼南北相映。 在升山灵岩寺观景,可谓人生一大享受,在鼓岭观景,因远而糊,升山近而清。白天可见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林立,晚上可瞻万千灯光闪烁绚丽的夜景,尤其是在雨过天晴、秋高气爽、风和日丽之时,其视角之广、视线之远,无处可比,为天然的福州城观景台,是福州罕有的宝地。身处宁静,眼观喧嚣,在佛、道之境,看尘世之烦乱,自感超脱,强烈的对比,使人心境无比轻松,流连忘返。 升山灵岩寺――福州北郊的这一文化瑰宝,有悠久的文明,厚重的文化沉积,多彩的神话传说,丰富的文物瑰宝,更有不可多得的地理条件,是福州古代发展史的难得实物,这一独特的历史、文化、旅游、观光资源,提升了福州城悠久的人文品位。 鼓岭避暑胜地 鼓岭避暑山庄位于福州东郊――晋安区宦溪镇的宜夏村,距福州约13公里,与鼓山相邻,是一处闻名榕城(福州)的避暑胜地。这里海拔800米,气温比福州城区低4℃,夏日最高气温不超过30℃。早在清朝后期,福州被辟为五口通商城市之一,列强来到福州,开始了殖民侵略。光绪12年(1886年),美国牧师伍丁尼看中了鼓岭宜夏村夏季凉爽宜人的气候和环境,在此地建起了一座避暑别墅,此后英、法、美等列强纷纷来到鼓岭,大兴土木,先后建起了300余座别墅,并且成立了鼓岭联盟,瓜分土地。他们的建筑除了居住以外,还有教堂、医院、商行、领事馆、游泳池、运动场、万国公益社等公共建筑。 上世纪30年代,著名作家郁达夫曾来到鼓岭避暑,并建议将鼓岭建成东南亚的避暑中心。 鼓岭在远东基督徒中也颇为有名。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倪柝声曾在此购买一批传教士别墅,办成“执事之家”,1948年和1949年曾办过两次影响深远的全国性同工训练。因此,这里许多村民都是基督徒。 1949年,福州解放后,外国人大都回国了,鼓岭避暑山庄空有房屋,却无人来避暑。直到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当时鼓岭乡政府重建避暑山庄,把过去的医院改为“鼓岭乡招待所”,并新建了一座3层高的“宜夏楼”。之后,陆续有福州房地产开发公司到鼓岭开发,建成了“桃李山庄”、 “晋安别墅”等数十幢别墅。 鼓岭有多处成片柳杉林,树龄数百年的有数十株,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避暑山庄内的梁厝山头,有一棵1300多年的“柳杉王”。柳杉王树高约30米,直径3米有余,胸围达10米多,比庐山“三宝树”(据称树龄达1600年)还大两至三倍,堪称全国之最。这颗柳杉其实是两株相亲相拥的连理柳杉,遮天蔽日,枝叶繁茂,郁郁葱葱,中间一枝(上分为两枝)秀立挺拔,直插云天,外围数枝盘错伸展,周遭呵护。因此,有人称为“夫妻树”、“情人树”、“帝后树”,象征着长寿、和谐、幸福和高贵。树旁,有一天然泉水涌出,终年不竭,水质甘醇,与柳杉王相映成趣。柳杉王现已被列为国家级珍贵古树名木加以妥善保护,称它为“王”名副其实。 以柳杉王为主景开辟的柳杉王公园,依山势展开。石牌坊式的园门简洁古朴,上面书写着诸多名家的楹联,有的文采飞扬,有的绘声绘色,有的抒发情怀,颇为传神。两旁楹联曰:“曰柳曰杉兼具刚柔气禀,如松如柏弘扬盘错精神”;“名树历千年撑天拔地,名园满十里观日瞻云”。门内假山为屏,绕过假山,柳杉王赫然在目,高大挺拔。园内绿草如茵,山花烂漫,流泉淙淙,有亭翼然。亭称挹翠亭,亭侧修竹婆娑。两副楹联“倚杖闲吟松风万壑,凭栏远眺灯火三山”;“松风鸣池簌,山壑含街灯”,正是公园的真实写照。柳杉王公园与鼓岭避暑山庄连为一体,已成为游人休闲渡假的一个好去处。 此外鼓岭还有牛头寨、琵琶岩、浴风池、老鸦石等名胜。鼓岭避暑山庄因它绿色满目、气候宜人而逐渐成为广大百姓登山游玩的一处胜地。 寿山国家矿山公园 寿山国家矿山公园是中国“国石”——寿山石的独产地,中国首批国家级矿山公园。资源独特,区位优越,交通便利。公园拥有雄、奇、险、秀等自然景观和民族文化、宗教文化等人文历史景观。境内溪流纵横,植被茂密,森林覆盖率达76.9%,是游人观赏“国宝”、体验民俗、休闲度假的胜地。园区溪流众多,属典型的中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雨量充沛、气候凉爽,具有适宜多雾性动植物生长的环境及开辟避暑、旅游、休闲活动的气候条件。 寿山国家矿山公园东西宽15.75公里,南北长25.8公里,总面积202.57平方公里。覆盖福州市晋安区寿山、日溪、宦溪三个乡镇,以原产地特征的寿山石矿业遗迹为主体,以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辅,拥有中国寿山石馆、寿山石旅游商品一条街、寿山石采矿观光洞、田黄探宝溪、善伯洞风景区、寿山瀑谷、寿山溪漂流等景点与项目。规划建设中的寿山国家矿山公园根据北峰地区不同的区域旅游资源特色,以寿山石文化村为核心,划分为寿山、日溪、红寮、岭头、桂湖五大功能园区。 寿山石文化旅游观光园区是这个国家矿山公园的核心园区。目前,该园区有核心景观——中国寿山石馆,全面展示寿山石的历史、文化内涵、原石风采和工艺精品,可品国石灵性;有寿山石观光洞,可见证采石的历史;有因溪底和两岸田里埋藏田黄石而闻名的田黄溪,可寻宝探宝;有寿山古街,可闲逛选购寿山石原石和寿山石雕作品。 寿山国家矿山公园以具特殊科学研究和观赏价值的宝玉石的典型产地为特色,融合矿业遗迹、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是集科学研究、科学教育、观光游览、休闲度假、文化娱乐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型国家矿山公园。 寿山古矿洞 寿山古矿洞景区位于福州后花园之北峰寿山村,距离市区28公里,东接连江,北通罗源,福州寿山石文化发源地,是寿山国家矿山公园的中央景区,更是中国四大国石之首--寿山石的全球唯一原产地。 寿山石是由亿万年前的火山运动所造成的,古矿洞是古代人挖掘寿山石所留下的矿洞,宋代开挖,历史悠久。矿洞众多,星罗密布,洞洞相连。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迷宫山洞(因考虑安全因素。矿洞对游客开放范围只占1/10)。 “地下迷宫”寿山古矿洞盛产“银包金”的元和洞、“山坑石之王”琪源洞、滴水洞、牛头车、芽虹大厅、黄金地、香港地、时来运转石等,从而了解寿山石的传说,寿山石文化,在这里你可以揭开古人在没有机器的年代是怎么采石的秘密,感受寿山石的神奇。置身洞中,恍惚进入了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红色的,紫色的,黄色的,黑色的,水晶色的,让你进入了一个光彩的石头画中,让我们在感叹大自然的神奇的同时,增加了无限的想象古矿洞中不管春夏常年恒温15-20度,夏天洞外恒温23-25度,犹如天然空调城,是夏日避暑纳凉胜地! 福州森林公园 福州森林公园(又名“福州植物园”)位于福州北郊新店镇赤桥村,是福建省首家国家级森林公园,是全国十大森林公园之一,也是福州地区6个中国4A景区之一,总面积859.33公顷。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原名福州树木园,创建于1960年2月,1988年经国家林业部批准建立“福州森林公园”,1993年改为“福州国家森林公园”,是集科研与游览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园。它三面环山,一面临水,东以福飞路为界,西至湖顶与叶洋村接壤,南至八一水库北岸堤坝,与福州动物园为邻,北至岭头乡与笔架山毗邻。呈长方形,最高处的笔架山海拔643米,园南八一水库最低海拔仅47米。 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以搜集、展览福建树种为主,引进南方的木棉树,北方的钻天杨,热带的南洋杉,亚热带的樟树,温带的油松、银杏、水杉等全国各地及36个国家2500多种国内外珍贵树种。龙潭溪自北向南流贯园中,以苏铁园、棕榈园、珍稀植物园、竹类观赏园、树木观赏园,花卉盆景园及榕树景观区等多个植物专类园构成的树木观赏区,融园林艺术于一体,碧水青山、瀑布奇石、古榕碑刻,珍稀的动植物资源和历史悠久的宋古驿道、清刘冰心墓、正心寺等构成了森林公园钟灵毓秀的自然风光和别具一格的人文景观。 园内有多种受国家一类保护的珍稀植物,如曾轰动世界的一枝叶片可换回5吨钢材的“活化石”――水杉,誉满全球的“中国鸽子树”――珙桐,数量很少的“林中巨人”――望天树。据说望天树可以长到70多米,人站在树下望不到树顶。还有1960年才发现的“茶族皇后”――金茶花和世界最古老活化石、人称古森林遗迹的桫椤。以及世界著名的巨树之一,人称“万木之王”的秃杉。园内受国家二类保护的珍稀植物也有多种,如银杏、连香树、普陀鹅耳枥、杜仲、柏乐树、夏腊梅、长瓣短柱茶、云南山茶、槿棕、海南粗榧、荔枝等。园内硕果仅存的澳洲栗豆,也在这里舒枝展叶,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公园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由于地理环境和森林的防护效应,形成了园区内特有的小气候。这里冬暖夏凉,夏季平均气温比福州市区低3-5摄氏度。森林释放出大量的氧气和负氧离子,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感受“森林浴”,被誉为“福州市最大的天然氧吧”,中国林科院江泽慧院长亲切的称之为“福州之肺”。园内的“榕树王”,相传是北宋治平年间福州太守张伯玉编户植榕时种下的。“榕树王”胸围约为10米,需六人合抱,高约20米,树龄930多年,树冠如大伞盖,遮天蔽日,盖地达1330多平方米,树下可容千人乘凉,真可谓“独木成林”,不仅是森林公园的标志,也是福州榕城的象征。园内还先后引进了鸟语林、山体滑道、水上世界、动物演艺场、蛇园、游览电瓶车等游乐项目。鸟语林的鸟艺表演、孔雀东南飞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与鸟类同欢乐;山体滑道全长900多米,让人在绿树林中自如的穿梭,领略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乐趣。 北峰皇帝洞 皇帝洞景区位于福州北峰晋安区日溪乡,与连江县小沧乡及罗源县霍口乡交界,景区面积12000多亩,距福州市区约45公里,属于寿山国家矿山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福建省重点自然保护区之一。北湖皇帝洞融巨石河床、天际瀑布群、巨石世界、象形石峰、大峡谷探幽、树饱石与绝壁林观赏及植物园观光等自然景观与畲族文化、道教文化、闽王入闽古道、状元桥、玄帝庙、古仕途文化、占卜文化等人文景观为一体,23处瀑布、120多处人文山水景观沿溪呈“之”字形展开,组成静态而浩翰水墨画。怪石奇树,星罗棋布,是福建省迄今发现的峡谷形态最典型、瀑布数量多、生态保护较好、人文景观极其丰富的大峡谷湖泊景区。 皇帝洞源于这一带易守难攻的险恶地势,相传历史上三位闽王都曾“一进一出”皇帝洞。汉闽越王无诸借兵反秦灭楚,曾率几万兵马躲于洞中,敌人奈何困于峡谷中找不到无诸一族,遂退回北界,无诸一群人等方以得救,后再回寻洞,已不见踪影。唐末,闽王王审之入闽平乱统一福建,防御北线,兵退无路至皇帝洞,突现一水帘洞开,遂得以避难得救,后出再寻源洞口亦不见踪迹。明末,清攻陷,明太祖朱元璋九世孙朱聿键从杭州入闽,在福州称帝前,亦曾逃离皇帝洞避难。出洞后因深潭瀑布披挂阻碍至今再无人敢入洞。三位闽王避难皇帝洞的传说也为皇帝洞赋名加值。 皇帝洞虽名洞,实为峡谷,以瀑布取胜,位于晋安区日溪乡梓山村飞水溪一带峡谷之中。为由白垩纪火山岩(流纹质晶屑凝灰岩)经流水沿断裂和节理冲蚀、切割形成的深切大峡谷。峡谷呈“V”形,长约5千米,高差达400余米。峡谷两侧山势陡峻,峭壁高耸,谷底宽10—30米,谷内坡度大,常年奔流不息的飞水溪蜿蜒穿越于大峡谷,浅滩、深潭、瀑布、飞泉举目可见,峡谷内大小瀑布有20余处,最大落差76米,似天际飞水、银河狂泻。瀑潭相接,气势磅礴。溪涧怪石嶙峋,趣石叠宕。溪水清澈见底,时而奔腾咆哮,时而微波缓流。两岸绿树掩映,溪涧亚热带雨林绿荫蔽日,藤蔓攀岩附树,奇花异草随风摇曳,蜂飞蝶舞,鸟鸣啾啁,山水景观优美,处处散发出浓浓的山野韵味。 皇帝洞的北湖水库是福州市第二大饮用水源、福州市最大的人工湖泊,位于晋安区日溪乡、连江县小沧乡、罗源县霍口乡之间,水域面积6.8平方公里,原名山仔水库,因位于北峰,故名北湖,又因流经畲家村,故又名畲山湖。该湖两岸青山绿竹、白鹭踩枝、古居星罗、畲风流韵,湖面碧波荡漾。 北湖皇帝洞景区地处中南亚热带的交界处,具有南亚热带湿润气候,森林植被覆盖率高达95%—96%,气候凉爽,雨量充沛,年平均温度为18.6℃,年平均降雨量为1200—1740mm,雨水集中于春夏,秋冬少雨。平均日照1848小时,无霜期312天,风向冬季偏北风为主,夏季东南风为主。地形起伏较大,构成复杂的山地小气候,昼夜温差大(游客夜宿须添衣物),具有适宜多样性动植物生长的环境及避暑、旅游、观光、休闲活动的气候条件。景区植物资源丰富,植被多为针阔混交林及大面积的杉木、马尾松竹和毛竹林。常绿阔叶林有丝栗栲、罗浮栲、南岭栲、闽粤栲、钩栗等上层优势,混交有红楠、虎皮楠、樟树、杜英、山杜英、猴欢喜、木荷、枫香、木荚红豆树、檫树等乔木种类。常见灌木有黄瑞木、细枝柃、檵木、山矾、毛冬青、油茶和各类杜鹃等。草本植物有芒萁、狗脊、华里白、山姜、五节芒、白茅等。藤本植物有藤黄檀、流苏藤、长春油麻藤等。有蕨类植物9科12属15种,裸子植物5科15属25种,被子植物78科189属456种。景区生物资源也很丰富,如野猪、山羊、山鸡、山獐、穿山甲、野兔、溪鱼、溪虾、石蛉、毛蟹、蚌、螺等。野生动物有鸟类8科9种,兽类9科9种,昆虫类21科30种。野生和人工栽培的食用菌有:黑木耳、灵芝、白木耳、草菇、金针菇、香菇、天麻等。周遭山寨村民亦有家养土鸡、土鸭、白鹅、泥鳅、甲鱼、日本鳗鲡、鳊鱼、鲫鱼、鲤鱼、兔、蜂等全生态无污染生物资源。 北湖周边是福州重要畲家文化聚集地,形成浓郁的畲族文化氛围,周边有始建于清乾隆十八年、福州市保存最好的畲族古民居——日溪百年蓝府;有明末年间高中探花及闽省总督赐予“探花府”匾额的探花府,现为畲族文化陈列室;北湖两岸畲族自然村,环境优美,民风淳朴,畲族风情浓郁醉人。深奥的畲族话、艳丽的凤凰装、源远流长的民族传说、热情奔放的民族舞蹈、古色古香的山歌、世代相传的纺织工艺、古朴有趣的婚嫁习俗、香甜可口的“三月三”乌米饭展示了畲家完整的文化生活篇章,将带你走入畲族的奇妙世界。 鳝溪和白马三郎 鳝溪,在福州东郊鼓岭山麓的峡谷中,距市区约7公里。清林枫的《榕城考古略》说:“山峡有二溪。下潭广六尺,深不可测。”“下潭”也称“观星潭”。从“观星潭”翘首仰望,有岩如龙,大书镌刻“龙首”二字,因此称“龙首岩”。溪水从岩上直泻而下,飞珠溅玉,铿锵作响,令人惊魂慑魄。“龙首岩”之上又有“龙首涧”,据说是宋代福州第一位状元许将的读书处,又称为“龙首洞”,附近有“虞公庵”、“碧岩亭”、“狮子峰”、“榴花洞”等胜迹。鳝溪最妙的还是它的水。每当春末夏初新雨初霁的时候,阳光饱含着湿漉漉的水气,从密密麻麻的松树缝隙里,疏疏落落的洒在岩壑间,洒在溪水里,拖红曳绿,流金溢彩。“龙首岩”上的瀑布倾壑而下,电闪雷鸣,其气势令人回肠荡气,百虑顿消。从鳝溪的激流不由令人想起被人称为“白马三郎”的闽越国三太子。《闽都记》载:“相传闽越王郢时,有大鳝,长三丈,为民害。白马三郎者,郢第三子,以勇力闻,射中之。鳝缠以尾。三郎人马与鳝俱死,其害遂绝。邑人立庙祀之。”这庙便是现在的“鳝溪广应白马王庙”。据说那时在溪里蛰居着一条巨鳝,因称鳝溪,经常兴风作浪。老百姓不敢到溪里引水灌溉山园,于是田地龟裂,禾苗枯焦,民不聊生,纷纷向闽越王告急。当时的闽越王叫邹郢,他召集三个王子问:“谁能替孤王除害?”大王子、二王子皆不敢应声,独有三王子挺身而出:“儿愿拼死相搏。”遂佩弓弩、骑白马,随带十八个部将,雄赳赳气昂昂直奔山溪而去。时正午时,那巨鳝正从溪水里露出首尾。好一条巨鳝,果然凶恶无比,竟向三王子直扑而来。三王子连发三箭,箭箭都中在巨鳝的要害部位。但这巨鳝也好生厉害,虽负三箭,仍在垂死挣扎。三王子见巨鳝未死,便骑马踏浪逼近巨鳝,抽起腰刀直向巨鳝刺去,一时血染溪山,声震松林。巨鳝负痛甩尾巴,像铁绳子一般,死死地把三王子连人带马捆住。三王子精疲力竭,但他仍然奋起精神与巨鳝搏斗。终于在巨鳝身死气绝的时候,自己也英勇地牺牲了。同三王子一起牺牲的还有他的白马和十八位部将。此后,老百姓又过上平安幸福的日子,为纪念替他们除害的三王子,百姓们称他为白马三郎,尊崇他为白马王,并集资立庙,称广应,春秋祭祀。广应庙里塑有白马三郎的全身,据说他胯下还压着那巨鳝的头颅骨,让它永世不得翻身。这条溪因为有白马三郎的庙,所以也就神圣了起来,据说在这里祈雨是十分应验的。白马三郎被尊为“司雨之神”。李纲游鳝溪时题诗曰:“千年鳝骨专车在,百丈龙湫瀑布垂。”溪之西临水处有一摩崖题刻:“鳝溪”,擘窠大字,凝重端方,是清康熙年间的作品,在下潭的东侧有一巨岩,突怒偃蹇,如壁斯立,有宋元丰六年(1083年)福州太守刘瑾等人的祈雨石刻。此外宋蔡襄为鳝溪写过《祈雨记》,宋文学家曾巩也撰写过鳝溪祈雨的文章。鳝溪和它的“白马王庙”可谓流芳千古! 现在的“白马王庙”屡经修建,仍保持古建筑风格。门前有两株数百年的大榕树,皇皇壮观。大门有对联曰:“万古名标白马庙,千秋绩著鳝鱼潭。”每年都有众多马祖信众前往进香。从白马王庙西侧进山,跨过溪涧,沿石阶而上,有“射鳝台”、“六角亭”、“祈雨台”等。青山碧水,楼阁亭台,是福州不可多得的郊游胜处之一,又是福州的历史长廊之一和除恶安良构建平安福州的精神所在,确实很值得我们向往。 寿山石 寿山石(Agalmatolite)以发源于福建省福州市北约40公里的寿山乡(原属闽侯县管辖)而得名,为中国生产印章和其它石雕艺术品的最佳材料之一。矿区所在地寿山一带海拔高度约1000米,其东临连江、西接闽侯、北近罗源,寿山、九峰、芙蓉三山鼎足虎踞其间,群山环抱,风景秀丽。 寿山石形成于一亿多年到两亿多年前之间,那时寿山一带发生剧烈的地壳变化形成火山喷发。寿山石本身也是火山岩活动的结果,但是它这种火山岩比较特殊,没有形成大规模的喷发,只是小规模的火山岩浆在活动,并且跟地下水、地下矿物质进行混合,形成一种物质叫热液,这种液体通过石头的断层缝隙挤压漫漫地渗透出来,后来凝固就形成了寿山石,因此寿山石长在岩层夹缝中,不可能一座山、一整片地开采,只能从石缝里面慢慢地寻找。寿山石开采困难而又稀有,显得特别珍贵,尤其是田黄石一般人难以得到。自古以来福州民间就有“一两田黄一两金”的说法,石头可与金子媲美,而较好的田黄石的价值却比黄金高许多倍。 寿山石具珍珠光泽、油脂光泽、玻璃光泽,微透明至半透明,极少数透明。质地致密、细腻、坚韧、光洁、具滑腻感。其中透明度高,质地致密、细腻、坚韧如玉,如脂肪冻者称为“冻石”,最为珍贵,如著名的田黄冻、水晶冻、高山冻等。折射率1.55-1.60。硬度2.5;密度2.65-2.90克/厘米3,一般为2.80克/厘米3。可雕性良好。熔点高达1700℃。 福州寿山石,主要分为高山、旗山、月洋三系。因为寿山矿区开采得早,旧说的“田坑、水坑、山坑”,就是指在此矿区的田底、水涧、山洞开采的矿石,经过1500年的采掘,涌现的品种达百数十种之多。田坑石(Field-pit stone)简称“田石”或“田黄石”,产于寿山乡一带内外洋隔界山麓一条屈曲小溪流(“寿山溪”)两旁水田底下的古砂层中。其外形殊异,靠深挖田土时始可采集到,最为稀罕。水坑石(Water-pit stone)是指产于坑头山麓的寿山石。山坑石(Mountain-pit stone)是指产于福州寿山、月洋两乡方圆约10多公里的中生代火山岩岩层中的寿山石。 环绕着寿山村的是一条涓涓流水,就在这涓涓绕村行的寿山溪两旁的水田底层,出产着一种“石中之王”寿田石。因为产于田底,又多现黄色,故称为田坑石或田黄。田石以色泽分类,一般可分为黄田、红田、白田、灰田、黑田和花田等。 黄田石是田石中最常见的,也是最具代表性的石种。田黄的共同特点是石皮多呈微透明,肌理玲珑剔透,且有细密清晰的萝卜纹,尤其黄金黄、橘皮黄为上佳,枇杷黄、桂花黄稍次,桐油黄是田黄中的下品。田黄石中有称田黄冻者,是一种极为通灵澄澈的灵石,色如碎蛋黄,产于中坂,十分稀罕,历史上列为贡品。 寿山村东南有山名坑头山,是寿山溪的发源地,依山傍水有坑头洞和水晶洞,是出产水坑石的地方。因为洞在溪旁,石浸水下,故又称“溪中洞石”。水坑石出石量少,佳质尤罕,因此今日市场上所见水坑石佳品,多系百千年前的旧物,故有“百年稀珍水坑冻”之说。水坑石是寿山石中各种径冻石的荟萃,主要品种有水晶冻、黄冻、天蓝冻、鱼脑冻、牛角冻、鳝鱼冻、环冻、坑头冻及掘性坑头等,色泽多黄、白、灰、蓝诸色。 山坑石,是寿山石中的大宗,是高中档寿山石印章和石雕艺术品的主要原料来源。高山系是山坑石的总代表。 高山石通灵莹丽,唯石品多达百种,石质优劣各异,命名多不规范,以色、以相、以产地、以始掘者命名现象都有。以色分类的有红高山、白高山、黄高山、虾背青、巧色高山。以相分类的有高山冻、高山环冻、高山晶、掘性高山、高山桃花冻、高山牛角冻、高山鱼脑冻、高山鱼鳞冻。以产洞命名的有和尚洞高山、大洞高山、玛瑙洞高山、油白洞高山、大健洞高山等等。 在高山东北2公里处的杜陵山中,出产一族相对独立的石材,统称杜陵坑石。杜陵坑石品种繁多,亦有以石色、以开采人名和开采方式来区别命名石种的习惯,如白杜陵、红杜陵、黄杜陵、杜陵晶、棋源洞杜陵等。 源于杜陵坑山临溪处的善伯洞,从质地来讲,此石温腻脂润、半透明、性微坚,肌理多含金砂点和粉白点,杜陵坑石则无。从颜色上看,色多鲜艳。1989年以来,屡出佳石,其石分为红善伯洞、黄善伯洞、白善伯洞、善伯晶、银裹金善伯洞、善伯尾等。 在寿山村东南8公里处有月洋村,有座山称月洋山,其周遭所产寿山石统称月洋系石。月洋系产石仅十余种,其中最佳丽的神品,要称芙蓉石,芙蓉石被称为中国“印石三宝”(田黄、芙蓉、鸡血)之一。芙蓉石洞在月洋山顶峰,石质极为温润,凝脂,细腻,虽不甚透明,然雍雅尽在其中。同时,芙蓉石亦是寿山石中一大石族,以色划类,分为红芙蓉、白芙蓉、黄芙蓉、芙蓉青、红花冻芙蓉;又有以洞分类者,称将军洞芙蓉、上洞芙蓉等。 旗山系寿山石矿藏丰富,品种繁多,是仅次于高山系的第二大系。旗降石石质结实,温润,坚细,凝腻,微透明或不透明,实有光泽,色彩丰富,以红、黄、紫、白等两色及多色相间者常见,是寿山石中一大家族,如黄旗降、红旗降等。 由于寿山石“温润光泽,易于奏刀”的特性,很早就被用于作雕刻的材料。1965年,福州市考古工作者在市区北郊五凤山的一座南朝墓中出土两只寿山石猪俑,这说明,寿山石至少在1500多年前的南朝,便已被作为雕刻的材料。元代篆刻家以叶蜡石作印材,使寿山石名冠“印石三宝”之首,登上文化大雅之堂。加上明、清帝王将相的百般青睐,从而形成寿山石雕刻艺术从萌芽到发展到鼎盛的一脉独特的民间工艺文化史,寿山石雕也成了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都喜爱的文化艺术珍品。 寿山石原石的收藏早在明朝初年以前就已经开始。因为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建于唐光启三年(887年)的寿山村“寿山广应院”被焚于火。火后在“广应院”的故址留有许多寿山石,以后被称为“寺坪石”。所以明?徐火勃的《游寿山寺》诗写:“草侵故址抛残础,雨洗空山拾断珉。”“断珉”指被“广应院”僧人收藏过的“寿山石”。但其时收藏“寿山石”原石可能不是为艺术欣赏,而是为了雕琢之后制造器具。明末,曹学铨发现并开始收藏田黄石,至清代,“寿山石热”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于是在收藏寿山石雕品的同时,也掀起收藏寿山石原石的热潮。寿山石原石除了可以加工成价值连城的寿山石工艺品外,其本身的质地、纹理、颜色以及所派生的文化都极具收藏的价值。比如说寿山石中的田黄石,因为有“易金十倍”的价值,收藏一块田黄石,便是一个资产的“保险箱”,也可以说是财产数量的象征。因此从古至今不断有“千金买田黄”或是“万金买田黄”的例子,但更多的收藏是为了艺术的欣赏。现代寿山石收藏家仍有许多热衷于原石的收藏。1982年,美国—个教授“万金买田黄”,便是买了一块2两重的田黄原石材。台湾有一个收藏家,专门收藏寿山石中的“芙蓉石”。中国画家齐白石有“百石富翁”的佳话。他则穷搜广采,收藏了一千颗,而且是质量上乘的“中国三大印石”之一的“芙蓉石”,被人戏称为“千石王子”。 寿山石雕品始见于南朝的石俑,但雕技粗糙,除了作石俑殉葬外,不见有收藏的例子。梁克家的《三山志》说,宋代寿山石开始大量开采,并用于雕刻,精美者作为贡品发运汴梁,成为宫廷的玩物。大者为达官贵人陈列于几案欣赏,小者则为文人雅士手中的玩赏品。宋代的寿山石雕艺术已经达到可以供玩赏的水平了。于是便有了“收藏”的历史。但大多数为宫廷及达官贵人所收藏。元末,开始用寿山石刻印,并因此有寿山石印钮艺术的产生,收藏寿山石印材和寿山石印钮,成为当时文人雅士的“专利”,并一直影响到现在,成为一种历史性的社会风气。 近年来,中华瑰宝“寿山石”已成为海峡两岸经贸往来、文化交流重要的桥梁之一。 西园软木画 软木画又称木画,是用栓皮栎树的木栓层作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传统工艺品。表现题材多为山川河流、亭台楼阁、树林花草、栈桥画舫、飞禽走兽。其造型新颖、工艺独特,被誉为福州民间工艺“三宝”之一,被海外誉为“东方艺术珍品”。 福州市晋安区是软木画的发祥地。民国初,福建巡按使许世英在象园开设福州工艺传习所倡导发展福州民间工艺。民国3年(1914年),他将从国外带回的一张圣诞卡风景片交给了所内总传习陈润春,希望能加以仿制。于是,陈润春召集木雕技师吴启祺和建筑雕花师郑立溪等人研制。他们先用热水瓶塞的软木进行仿制后效果不好,又选用质地松软,富有弹性及纤细纹理的西班牙、葡萄牙等国所产的栓皮栎树的木栓为原料,用快刀切片,以刀代笔将木片雕镂成各种独立构件,如亭、台、楼、阁、桥、廊、舫、船、树、木、花、卉等,然后按图稿粘贴成型,极具中国画风格,层次分明,生动灵气,独特奇巧,富有立体感和新鲜感。但他们还觉得作品色彩单一,缺乏对自然界的表现力,又选用了通体白亮的中药通草来制作飞禽走兽构件,从而扩大了作品题材,使画面更具自然特色,适应了人们追求平安吉祥、喜庆欢乐的审美需求,所以软木画成为国人追求的工艺品,并走向国际市场。 晋安区新店西园村是软木画的传统生产基地。民国初,吴启祺回村在家中设坊授徒。民国20年(1931年),他在总督后开店设铺销售软木画。后有其高徒陈锟,魏民栋等首制六角亭,进而制成福州“南公园”软木画引起轰动。由于作品内容扩大,销量日益增加,从艺人员增至百余人。抗战时,软木画业濒临绝境,直至建国前仅剩十余人而已。1949年至1966年,软木画得到快速发展,吴钟沥、陈庄等发明了软木画“三机”,利用缝纫机车边,取代了手工精雕细镂的“花槛”、“栏杆”、“翘角”三种工艺,用切片机、麦瓦机解决了过去用手工快刀切块、麦瓦等工序。在工具革新上,使用尖刀代替过去半圆形凿刀,制作树枝,用模具凿出叶片,代替过去用锉刀锉出的檬花,工效提高了数十倍,使雕凿的构件更加统一和谐,题材迅速增多,花色品种达到千种以上。但木画这种特艺产品,绝大部分工艺还要靠艺术家的精湛技法,用手工制成,既具地方特色,又具有工艺者的创作风格,故能成为福州的一种地方特产,它与“寿山石雕”、“脱胎漆器”齐名,构成福州特艺产品中“三宝”。曾有软木画作品“永定土楼风光”被陈列于人民大会堂福建厅。1987年,陈锟的双幅面透屏“园林华润”获全国工艺美术展“金杯奖”。 近年许多软木画频频获奖,深受海内外游客的称赞。“万里长城”、“草船借箭”、“四志人物”、“八仙过海”等大型软木画装饰屏获得“金杯奖”,成为广交会上抢手货。软木画著名的艺人有陈锟、陈庄、赵权、吴传福、陈政援等,他们的技艺曾传播到吉林、安徽、甘肃、浙江及我省的建瓯、南平、古田、连江、闽侯等地。前些年,因软木画缺少创新,市场萎缩,生产停顿,面临失传的窘境。2006年,软木画被列入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中,2008年6月被选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来,晋安区人民政府和社会各界致力振兴福州西园软木画产业。一是设立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专项资金,加紧申报软木画原产地产品专利和注册软木画商标,筹建“中国软木画艺术馆”,馆内设历史资料展示厅、作品展示厅等,已完成选址、立项等前期筹备工作;二是创办软木画创作中心,通过名老艺人的传、帮、带,抓紧培养新人,确保艺术传承后继有人;三是注重技术创新和宣传包装,定期举办“软木画精品展”等展示推介活动,努力将其打造成福州市的一大文化旅游品牌。 象园木雕根雕 晋安区是历史文化名城福州市民间工艺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是寿山石雕、软木画和福州木雕艺术的发源地。 晋安区木雕艺术源远流长。福州木雕工艺从晋安区象园村发源,明清后流传到大坂、雁塔等邻近乡村,形成了各有所长,自成风格的三大艺术流派。象园流派以刻划圆雕人物为主,造型简朴而刚劲,刀法粗犷而锋利,刻划人物注重神韵的表现。因早期主要艺人多为柯姓,主要代表人物有柯传灿、柯世赐等,又称“柯派”。大坂流派创 清代艺人陈天赐,又称“陈派”。他们在传统木胎贴金的“金佛体”基础上发展起来,吸收戏剧脸谱表现手法,做工精细,人物意味浓厚。雁塔派又称“漆器派”。主要代表人物有林希增、徐志勤等。工艺制作由木雕分支发展为镂刻图案滔雕等花饰,后与福州脱胎漆器工艺相结合,作为漆器框架,垫座的装饰,刀艺娟秀,雅致大方。 福州木雕的许多名老艺人现在聚居于象园街道的象园、大坂,王庄街道的紫阳、王庄、小坂,鼓山镇的连潘、前屿、红光及其附近地区。现在主要艺人有福州名艺人阮宝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林学善、林亨云以及福建工艺美术在师潘发清、郭发柽等。 晋安区的木雕主要原料有福州地产的龙眼木、樟木、荔枝木、杉木、红豆杉木、白玉兰木、柚木、柳杉木、花梨木、桃叶石榴木、茶树、鸡翅木以及外地产的黄杨木、红木、楠木、檀木等20余种。其中,最主要为龙眼木和黄杨木。木雕艺术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圆雕、半圆雕、浮雕、透雕、镂空雕、线雕、阴雕、根雕、漫雕等几种。 福州根雕源自于象园木雕,曾经称为“天然疤根雕”。这种“古老的天趣艺术”是中国人变废为宝、化腐朽为神奇的产物。它既重于保持原材料的自然美,又重于对原材料进行琢磨加工的意趣美,现在晋安区根雕名老艺人主要有徐炳钦、林兴坦、程依土、郑大木、李泽铿等。此外,还有中国民政部授予的中国根艺美术大师称号的黄榕国、姜翔玲等。 福州根雕的用料以千姿百态的老树根为主,也兼用树身、树瘤、树桩、枝桠、朽木、枯眼、竹根等。常见的用料树种有石枳、酸丝、川山龙、杜鹃、榕、榆、樟、鹿眼、柯、干荆树、花梨、枫等,名贵的用料树种有红木、沈香、檀香、鸡刺、阴沈木等。 鼓山后屿线面 线面是福州食文化的象征:结婚吃它图一团和气,生日吃它图寿命绵长,坐月子里吃它图益予胃肠。它易煮易熟,百味百汤。每逢过大年、生日、月子、婚庆才是它隆重推出的日子。福州线面以其精湛的制作技术,美妙的滋味,风行于世,至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了,这种面圆润绵长,象征长寿。成为家家户户常备的食品。“汤饼锅中银白乳,牵丝如缕玉簪横”,这是北宋诗人黄庭坚赞誉线面的佳句。福州线面,要数鼓山镇后屿村做的最棒。 走进后屿村,仿佛走进了一个世界上最大的“五线谱”。村头村尾,房前屋后,少的摆着两三副线面架,多的摆着七八副线面架。线面架都是木头做的,高约2米,长约20米,上面挂着数百条细如发丝的线面,远远看去,像空白的“五线谱”。拉线面的村民,一会儿侧身拉,一会儿踮起脚尖挂,像作曲家在空曲谱上写下高高低低的乐符。因福州民间传说线面是九天玄女指点创制的,所以福州的线面工人拜九天玄女为“制面始祖”。家里供奉九天玄女神像,神像旁悬挂对联,左边是“金梭玉帛”,右边是“牵丝如缕”,横批是“巧夺天工”。 线面制作考究,以优质面粉为原料,易煮易佐,以盐、薯粉、生油,调匀拌搅,经和面、揉条、松条、串面、拉面、日晒等若干道工序而成。其特色为质地洁白,线条均匀,柔软而韧,落汤不糊。细如发丝的线面扎成一小束一小束,福州话叫“指”。一碗线面用一指也就够了。 线面的煮食方便简单,将线面投入沸水锅中,待线面上浮后捞起,盛放在碗内,即倒入炖好的羊肉或鸡肉、上排等高汤,芬香味美。福州人管这叫“泡”线面,一个泡字,活龙活现。线面在高汤中不乱不糊,一筷拈起,牵丝挂缕,咬上一口,柔韧滑润,带起高汤原汁原味的鲜美。 福州龙须线面两次被商业部评为优质产品,畅销海内外,尤为华侨所喜好。 新店腰鼓 新店腰鼓是晋安区一朵极其鲜艳的民间文艺奇葩,更是历史文化名城福州的文化品牌和城市象征。2002年11月14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播放了新店镇腰鼓队在五一广场举行的“福州市·晋安区千人腰鼓欢庆十六大胜利闭幕”大型表演活动中的风采。 2003年4月,国家文化部在晋安区新店镇召开全国第五次“民间艺术之乡”、“特色艺术之乡”命名授牌现场经验交流会。新店腰鼓队向与会代表们作了精彩演出,新店镇被授予了“中国民间艺术(腰鼓)之乡”的称号。 新店腰鼓源于陕北解放区,发展于2200年前冶城之旧地,繁荣于改革开放的今天。1951年,以解放军为主体的土改工作队,在新店镇各村办冬学时,组织开展了打腰鼓活动。当时,战坂、斗顶、健康、下坊、西垅、坂中、盘石等村都有三十人以上的腰鼓队,腰鼓队成为当时妇女翻身解放的一种象征。 新店腰鼓由鼓手组队表演。其队员人数结构一般有十余人,数十人,多可至百人、千人,但均为偶数,以适合舞姿配合与队形变换。为统一全队鼓手的舞姿,常设有一面或多面大鼓和大钹,按腰鼓点击鼓、击钹指挥,既可统一鼓手表演动作,又可增强场面气势。 第一阶段是从解放初期到文化大革命结束前后阶段。这时期鼓手击鼓动作幅度不大,讲求步伐轻盈、身形矫捷、鼓点明快、队形划一。主要的表演队形有:“S形”、“双圆环”、“龙舟形”、“半圆环”、“双龙摆尾”、“十字梅花”、“跑八步”、“大圆场”、“千手观音”等。 第二阶段为改革开放腰鼓。2000年11月,新店镇成立了腰鼓协会, “人人会腰鼓、村村能组队、队队有绝活”的目标得到实现。全镇腰鼓队发展至31支近2000多人。其中,闻名全区的有桂山、斗顶、健康、新店等村腰鼓队以及战坂小学腰鼓队。腰鼓手融入了北方安塞“跳、扭、转、蹬、跺、跨、摇、昂、跃、快”的艺术特点,形成了身形舒展、气势奔放的崭新风格;广场文艺风格浓重,表演气势浩大磅礴,兼融北风南韵之妙。增添的主要表演手法有:猛虎下山、小缠腰、马步蹬腿、缠腰跪地、缠腰过膛、马步横移、前后交叉步、丰收步、对鼓、一枝梅、梅花等。 这一时期,新店腰鼓曾先后荣获福州市第八届文艺百花奖民间民族舞蹈铜奖,福建省第二届铜管乐、鼓乐、鼓号、广场行进表演大赛金奖,福建省八闽巾帼健身大赛体育道德风尚奖、特色奖,福州市首届“城乡妇女腰鼓”大赛金奖银奖、福州市第九届文艺百花奖“民间文艺”大赛金奖等。2006年,新店腰鼓代表福建民间艺术团参加新加坡国际“胡姬花奖”乐龄舞蹈服饰风采艺术大赛,《盛世腰鼓》获最高奖项“胡姬花大奖”。 金鸡山公园 金鸡山是福州市唯一由环城山脉嵌入市区的山,公园总占地面积约1638亩。近年来,为提升金鸡山公园景观环境,满足市民健身休闲需求,晋安区大力开展金鸡山公园改造提升,重点是实施金鸡山栈道建设。该项目是我市环境综合整治的重点项目,项目以休闲、健身、揽城、观景为主要功能,栈道选线采取“三环、一轴、多节点”设计。项目于2013年启动实施,包括金鸡山公园栈道和温泉公园至金鸡山生态廊道两个部分,总投资7.5亿元。通过努力,金鸡山公园已初步形成以环山路栈道、高空揽城栈道、山脊线栈道、瀑布景区、南天照天君宫观以及正在建设中的温泉公园至金鸡山生态廊道等6大景观为重点的城市山地公园,已建成的栈道总长7560米。2015年春节假期,到金鸡山公园健身游玩的群众就超过40万人次,日最高游客量近10万人。 环山路栈道长2280米,全程为无障碍坡道设计,是利用原有环山公路,采取悬臂外挑式建设,方案设计是我市的一项创新。 高空揽城栈道全长2680米,桥面宽4.8米,护栏内净宽4.16米。金鸡山公园揽城栈道有自己独特的亮点:一是揽城效果好。全程标高海拔85—90米,漫步栈道半个福州城尽收眼底。二是全程无障碍。三是运行低成本。栈道地面铺设材料为黑刚玉环保地砖,抗耐磨,不炫光,脚感好。在栈道下方同步设置照明、消防、生活用水、浇灌用水、安防监控、广播音响等管线。四是多节点布局。栈道采取小环与大环相结合的方式,沿线规划建设12个观景休息平台,建有10个进出揽城栈道的出入口,基本形成平均每300米左右都有一个出入口。正在建设中的金鸡山两个东大门,就在揽城栈道的下方,将极大地方便居住在东部城区的市民进出公园。 山脊线栈道依山峦起伏、穿林而过的山脊线栈道采取传统的台阶式建设,长2600米。在山脊线栈道上,分布着魏杰故居、飞虹桥等主要节点景观。 瀑布景区位于金鸡山公园的南大门,原先是采石坛口。瀑布高32米,宽 25米,分三级叠落,气势恢弘,夜晚配有夜景灯光效果。瀑布景区、露天剧场以及与之相连的南大门金鸡群雕广场,每天都吸引了众多游客在这里健身锻炼、照相留影、流连忘返。 南天照天君宫始建于1278年,原坐落繁华的茶亭街,后迁建到金鸡山公园。照天君宫作为福州传统的本土道教宫观,常年香火旺盛,游客众多。尤其是每月初一、十五,更是香客云集。 温泉公园-金鸡山生态廊道项目是一种独特的城市新概念景观。地下修建停车场,地面建设精致的都市别墅型商业,生态廊道建在四层楼顶,通过艺术性和生态性,将温泉公园与金鸡山公园串接在一起。项目建成后,将与闽江—晋安河—森林公园绿道无缝对接,进一步完善城市绿道,拓展市民慢行生活空间。 花化、美化、香化也是金鸡山公园的一大特色。金鸡山土地贫瘠,原生植被单一,缺乏观赏性。在栈道过程中,在尽量保留原有植被的基础上,在栈道两侧及一些重要节点,大力实施土壤改良,种植大量的开花乔灌木和色叶植物,提升金鸡山的植被观赏性。突出环山栈道“四季有花,春夏尤胜”的特色,重点打造成片的梅花、樱花、桃花、紫薇花四大花坡景观,目前,金鸡山公园已种植各类乔木3500余株,完成绿化景观改造提升20万平方米,种植开花植物达20多种,其中梅花2万多平方米、福建本地山樱花2万多平方米、观赏型桃花1万多平方米等,以及紫薇、洋紫荆、香樟、大腹木棉、银杏、三角梅、乌桕、红枫、大叶杜英、桂花等观赏性植物。 民俗风情 建房习俗 在农村,建房是一件大事,要看风水、选吉日,建房前先把祖宗牌位请进基地,办“开工酒”。在建房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上梁”,讲究吉时良辰,仪式隆重而热烈,梁上贴红纸横批,如“福星高照”“上梁大吉”等,柱子上都要贴上对联。上梁时辰到,木匠在梁上抛肉包和榯粿(福州方言有“包有时运”的意思),要先抛在东家的红地毯上,以求吉利,然后抛给围观者,大家以拾到为吉。主人还要给上梁的师傅送红包,以表谢意,上梁以后,要办上梁酒。房子建成完工之日,还要办“完工酒”。现在晋安区农村房屋虽然都改为砖混结构,但建房时仍以铺设水泥屋顶之日为上梁日,举行上梁仪式。 畲族习俗 北峰山区的畲族聚居地流传对歌、盘诗及各种畲家舞蹈。对歌、盘诗在日常生活、传统节日和喜庆的日子里开展,有专用的曲牌,内容有情歌、民谣、历史典故等,也常有即兴之作;舞蹈多反映劳动生产或婚礼习俗,有畲族击竹跳杆舞、畲族砍刀击杆舞、畲族制茶舞等。 境庙习俗 “境”是福州农村对神庙的一种称呼。境庙供奉的是本地的保护神,这些神只一般有3种类型,一是本地神只,一般历史上或传说中为本地区做过贡献的人物,一般称为“xx大王”或“xx尊王”,晋安区最着名的有鼓山镇鳝溪村白马王庙供奉的“白马尊王”,因传说中勇斗鳝鱼精为民献身而受民众敬仰,现在省内及台湾、马祖等地已有白马王庙达110余处之多;二是区域性的神只,如福州十邑最着名的妇女儿童保护神陈靖姑等,这些神明虽然不出在本乡本土,但名声甚大,影响甚广,晋安区境庙中多有供奉;三是全国性的神只,如东岳庙供奉的东岳帝君,五里亭等供奉的玄天上帝(玄帝)等都是已经“入册”的神仙。这些境庙有些已经列入道教管理,有些作为民间信仰由乡镇管理。晋安区农村及城乡结合部几乎每个自然村都有境庙,有的村还不止一个。农历每月初一十五,信众到庙进香祈福,每年传统节日尤其是神诞日(本境大王诞辰)还举行盛大的游神活动,村民们请出境里的神像,游遍全村,村民们沿途设祭,还有文艺踩街、演戏等活动,通宵达旦。 做半段 做半段是福州农村特有的民间节日,现在主要流行于晋安区城乡接合部和北峰山区。因为旧时农村(特别是山区)交通不便,亲戚朋友较少来往,所以利用七八月农事稍闲(旧时多种单季稻,七八月并非农忙)时互相请客,增进感情;为了能够互请,各村“做半段”的时间互相岔开。做半段并不发请柬,甚至不要邀请,到时亲朋好友主动上门,还可以带上自己的亲友,不管与主人是否认识,主人都会热情接待。各家都以请到的客人多为荣。节日期间,还放映电影和传统闽剧、评话等演出。有人认为做半段就是“鬼节”,所以在“文革”期间曾被禁止。改革开放以后,由于经济好转,作为亲友间联络感情的一个节日,更加盛行。 尊老敬贤 尊老敬贤是晋安区农村的传统美德。改革开放以后,全区各村都成立了老人协会,盖起了老人馆(活动中心),供老年人休闲娱乐;建祠堂、修族谱也在许多农村恢复,本族中事业有成的族贤被记入族谱,并在祠堂里挂匾宣扬,以激励后人。以前只限于男性,现在扩展到女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