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品名称:《外婆的干盘面》 作品类别:征文 作者:池贤溢 年龄:17岁 国籍:马来西亚 选送单位:诗巫公教中学 指导老师:黄香兰 外婆的干盘面 “妈妈,我不想吃干盘面了。一直吃一直吃......都吃腻了!”隔壁桌的小男孩说到。 我转过头对他微微笑,说:“我吃干盘面吃了17年了,还是不会腻呢。”小男孩难以置信地盯着我看。 “我曾经也一度不喜欢干盘面,是我的外婆教会了我对干盘面的热爱......” 外婆家就在我家两条街以外。走路就可以到的距离,让我妈妈天天都可以回娘家。于是乎小时候一放学,我就天天去找外公外婆玩,玩到傍晚,晚餐就在那儿解决。我非常挑食,只要是绿色的都无法通过安检,过不了我的“牙关”。所以,我就常常吵着外婆说要吃面。久了之后,外婆只要煮了我不喜欢吃的菜肴,便会帮我追加一道经典的干盘面。 也不是我要吹牛皮,外婆的干盘面比起大部分的面摊,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存在。不仅是把比脸还大的碗装得满满的,所用的酱油、盐,乃至面条,都是取上佳的食材,加上大部分面摊不舍得用的猪油,配合外婆庖丁般的厨艺,一碗最简单的面,便把我给俘虏了。如果说每一个食材都是一种乐器,那外婆就是指挥家,谱出一首慷慨激昂的乐章。面条弹牙有嚼劲,猪油浓郁有香味,酱油醇厚有酱香。我想古代皇帝吃的满汉全席也不过如此吧! 可是在世上,有些事情是永远不变的,如终究会西下的太阳、终究会逝去的生命及终究会递减的快乐。干盘面吃久了,让我对它的味道越来越反感。纵使材料不变、做法不变、味道不变,但干盘面给我的感动就是没那么完整了。但那是外婆的一番心意啊!如果我拒绝了她预备的干盘面,她会怎么想?会不会觉得我嫌弃她的手艺?还是认为我不再珍惜她的付出呢?所以为了不让外婆难过,一个想法从我脑海的最深处浮了上来。我要偷偷地把面倒掉。 外婆预备好晚餐总是大汗淋漓,所以我趁着她洗澡之时,把吃到一半的面给倒在垃圾桶,反常地自动把碗给刷干净后,便溜到客厅看电视。电视节目播放的卡通人物活蹦乱跳地,我却连大气都不敢喘一下;快乐的结局众人笑容满面,我的内心却无比煎熬。所幸,外婆发现了。为什么是幸运的?因为外婆发现后对我的教诲影响深远。 外婆只是把我叫进厨房,脸上的皱纹好像又多了几条。我看着她好一会儿,她才开口说起了她的故事。 外婆家里有好些个兄弟姐妹,可她的爸爸却早早便去世了。独自抚养众人长大的是外曾祖母。外曾祖母她没什么赚钱养家的能力,有的只有福州人下南洋带的三把刀之一——菜刀。外婆的厨艺是跟着自己的妈妈练就来的。小时候一家子没什么钱,但外曾祖母总是有办法让孩子们吃上饱饭。最常端上饭桌的就是既容易预备,又容易饱腹的干盘面了。外曾祖母总是煮了一大碗,让每个孩子拿自己要吃的分量,最后剩下的才是她的份。可孩子们一开始哪儿会想那么多,为了不要饿肚子,都拿了很大的分量,还时常因为吃不完又怕被骂而偷偷倒掉,可最后留给外曾祖母的连渣都不剩。 其中唯独外婆的小妹,懂得心疼妈妈,把自己碗里的面分给妈妈一半。外婆回忆道:“最早一批下南洋的福州先辈日子苦,每一口食物都不可以浪费。有余的,分给他人饱腹,补充体力,大家众志成城合力建设诗巫这个新福州,才有了今天这副景象。当时的一大家子,只有小妹懂得遵循福州人的美德。既不浪费食物,还懂得体贴妈妈的辛苦,与妈妈分享食物。说来我可真是惭愧呢!” 我低着头,任由愧疚的泪水流下。福州人一向都是与美食作伴的。不仅是因为福州人善于烹饪,更是因为福州人尊重每一道菜色,给予每一道菜肴应有的礼遇。对于福州人来说,座上宾一直都不是远方来的客人,而是为了客人而端出来的每一道菜。不论简单还是繁杂;不论轻松还是费时;不论普通还是丰盛,每一碗佳肴,都是属于福州人的文化。 外婆拭去我脸上的泪水,并把我揽入怀中。我告诉外婆,明天还要吃她煮的干盘面,每一天都要。 小男孩怔怔地望着我,问道:“你真的每天都吃干盘面吗?” 我回答道:“对啊。不如你现在也跟我一起点干盘面吧!” 小男孩笑着点点头,也跟我一起点了一碗不加葱的干盘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