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福建日报11月22日讯 接受采访时,朱辉刚刚从福州北郊的芙蓉石产地桂湖村回来。记者问他有没有收获,他笑着摊摊手,“现在寿山石资源日益珍贵,买原石比以前难多了。”
朱辉是中青年寿山石雕刻家的代表性人物。上海世博会上,29件寿山石雕精品集体亮相福建馆,而朱辉的大型圆雕作品《共品五德》更是“独占”一个展柜,引起观众的广泛注目。《共品五德》以兼具赤、橙、黄、黑、白的“五彩高山石”,琢就一群形态各异的啼晓“金鸡”,隐喻“文、武、勇、仁、信”——鸡之五德,既有传统文化内涵,又有时代的气息。寿山石色彩之丰富鲜艳,技法之巧夺天工,以及“察形观色、因材施艺”的创作精神在同一件作品中得到了完美的呈现。
朱辉说,从拜师学艺算起,步入寿山石雕界已经整整22个年头,但真正明白自己所从事的是生产精神产品的文化产业,意识到手中那把刻刀沉甸甸的分量,还是在最近的这几年。文化,让他的艺术之路更加明晰;文化,正在改变着他和周围人们的生活。
这几年中,寿山石雕作为一种传统工艺,不断向艺术的层面提升;而作为一个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也正在蓬勃发展,逐渐进入当代生活和国际视野。2006年,国务院颁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寿山石雕名列其中。2009年,故宫博物院首次收藏了12件当代寿山石作品,朱辉的作品《鹤寿》也被选中,从而成为新中国成立后作品入藏故宫的最年轻艺术家之一。此外,北京嘉德、翰海、保利等顶级拍卖行先后开辟寿山石专场,更是将寿山石雕推到了一个崭新的平台上,与其他艺术门类一起,接受收藏爱好者的检阅。这就在文化上对寿山石雕刻家、从业者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我创作《共品五德》花了整整一年时间。有时宁可不吃饭,也不愿意打断雕刻时的灵感。”朱辉告诉记者,如今自己在创作过程感到压力更大了。一方面,随着寿山石收藏热的兴起,供求关系的变化,原材料来之不易;另一方面,收藏家的眼光和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作为一名雕刻家,站在石雕艺术探索的前沿,应该通过自身的文化积累、灵感和技艺,赋予每一块石头恒久的艺术生命力。所以,在业余时间,“文化”成为他生活的主题,除了观察自然事物,他还广泛接触各种艺术形式,并且通过收藏书画来充实个人的文化“储备”。前阵子,他就带领徒弟们放下刻刀,专程观摩世博会,以开阔视野。
文化改变生活。身为一个文化“生产者”,朱辉觉得自己是幸运的,因为文化已经真正融入了他的生活,不管是埋头创作,还是与收藏家们品茗论石,探讨创意,一切都充满了激情与乐趣。而那些精心打造出来的文化产品,不管是陈列于展馆会所,还是摩挲于掌中,都在点缀、美化着生活,成为人们生活方式的一个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