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中党组织主要包括莆田、福清、泉州中心县委。抗日战争时期,闽中党组织既肩负着中共中央赋予的保持南方革命运动“战略支点”的历史使命,又担当着抗日反顽和发动广大民众奋起救亡的重任。
闽中国共和谈与抗日救亡运动
闽中是福建最早进行国共和谈的地区。1937年8月,与中共南临委失去联系的闽中工委,以政治交通员金贯一被莆田县警局拘捕事件为由,致函国民党莆田地方当局,愿捐弃前嫌与之进行团结抗日和谈。8月下旬开始,闽中工委就释放金贯一、合作抗日12条协议和闽中游击队改编问题,同国民党莆田当局进行了三次谈判,达成和谈协议。10月,闽中游击队改编为国民党陆军八十师独立大队,先后进驻莆田近郊广化寺、泉州承天寺。1938年3月,发生了杀害刘突军、对独立大队实施武装缴械的“泉州事件”。后经闽粤赣边特委和新四军福州办事处多方营救,国民党当局被迫同意闽中游击队编入新四军军部独立营,并于当年4月开赴皖南抗日前线。
闽中国共合作局面初步形成后,闽中党组织根据中共中央指示精神,派出党员参与当地抗日救亡运动,并成为运动的发起人、宣传者和组织者。闽中工委通过爱国人士出面,组建“时事研究会”,先后创办了《时论》、《抗敌知识》、《永生》、《总动员》4种刊物,宣传共产党全面抗日主张,针砭时弊,传播抗日消息,抨击片面抗战,号召各界民众奋起救亡,产生了重大影响。福清中心县委派出党员进入县乡各级抗敌后援会,创办刊物,在《融报》开办救亡期刊《原野》,发行到全国14个省市及香港、印尼泅水、印度加尔各答等地;还举办了抗日演讲、教唱抗战歌曲、歌咏漫画游行和代写抗战春联等活动。长乐县国民兵团副团长刘润世是中共福建省委书记曾镜冰单线领导的秘密党员,以其合法地位,广揽人才,创办《抗敌三日刊》,组建抗敌剧团;举办了多期战时民教和抗日自卫队干部训练班,对全县青壮年进行军事轮训,为沿海武装抗日积蓄力量。由项德崇(项南)吸收当地青年和流亡学生组建的长乐“明天剧咏团”,以演剧和歌咏为武器进行抗日宣传,推动了当地救亡活动的展开。仙游、平潭、连江等地的抗日救亡运动也如火如荼地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