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在福鼎市的农村和沿海一带,人们都把蛋看成吉祥如意的象征。因此,对吃蛋、送蛋的习俗非常讲究,延续至今也就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民间“蛋俗”文化。
“食点心,碗底留蛋”是当地的一种待客风俗。家里来客,主人定要煮碗点心款待管人,点心多以挂面或地瓜粉丝,放上剥了壳的白花花清煮蛋,少的一双,多则两双,客人可以吃光面条或粉丝,但不可将清煮蛋全吃光,至少要留一个,否则碗底空空,显得客人不懂礼貌,下次再上门做客恐怕就不一定能吃到清煮蛋了。不过,话说回来,要是主人执筷将蛋划开,则表示劝客要将蛋全部吃掉。
上门相亲,蛋的寓意就更深了。“相亲成不成,要看碗中蛋。”要是女家同意这门亲事,碗里必有一双清煮蛋泡面。若是不同意这门亲事,那碗里只有一双荷包蛋,吃不吃随便。相亲吃蛋还有一番讲究,男方看中了这家姑娘,要把碗里的一双清煮蛋吃光,其意是“成双成对”。若是有点意思还未敲定,先吃一个,意为另一个寄在这里,待考虑好了下次上门提高再来吃。如不合心意,就不要吃留蛋在碗里,这样双方心知肚明,自然也就不再提什么了?
订婚、娶媳妇、出嫁,四邻都要送“门头蛋”,红纸剪成双喜贴在蛋上,以示道喜。结婚那天,新娘要将娘家带过来的红袋仔内花生、瓜子、红蛋等分给看新娘的小孩。新娘新郎入洞房,双方都要吃“合欢蛋”,谓之“龙凤呈祥,百年好和”。
蛋与“旦”字谐音,生儿育女分娩三天称为“三旦”,将染成红色的蛋分送左邻右舍,亲朋好友,意为“红蛋圆圆,好运连连”。女人生下孩子,肚腹不能空空,所以,分娩坐月子,娘家要送一筐“垫腹蛋”,“腹中有蛋,多子多福”。孩子满月,要用蛋在头顶上滚几下,会让孩子“聪明灵气,没病没疼”。
此外,端午节要煮“午时蛋”,出远门非得吃“太平蛋”,并且要在衣兜里放几个红蛋带在路上吃,以示“避邪”。盖新房破土动工、上梁、砌灶,要给师傅、帮工人煮蛋酒,大吉大利,开学、升学考试吃蛋“喜气盈门,图吉祥”。父母亲生日、出嫁女儿要煮寿面泡一双蛋孝敬父母,寓意“蛋成双,福寿双全”。日常生活中,鸟屎落在头上或被别人泼出污水溅到身上,视为倒霉,则要吃蛋“脱壳”,消晦气。遇到意外,转危为安,亲朋好友送蛋上门探望,表示“消灾除邪,逢凶化吉”。
诚然,“蛋俗”不乏也带有一些封建迷信的色彩,但却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愿望。而今,随着科学发展,社会进步,年轻人虽然不讲究这些,对于上年纪的人来说,依然保留着这种自古流传下来吃蛋、送蛋的“蛋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