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到海底去 捞得珍珠来
m.folksfolks.com 2011-09-14 17:54  海峡都市报记者 章微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作为一张市民报,海峡都市报一直扎根在基层,创刊之初就把读者当成我们的衣食父母,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但在激烈的新闻竞争中,个别从业者心态开始浮躁,作风渐显漂浮。省委宣传部和报业集团党组及时发出“走转改”动员令。8月15日,报社编委会召集开动员大会,把“走转改”活动作为“一号工程”来抓,当成海都报提高新闻业务素质的一次大练兵来抓,并要求深入开展“走转改”活动,从源头杜绝虚假新闻和不实报道,将“走转改”活动作为纸媒迎接新媒体竞争的重要手段。

随后,福州总部和闽南分社百余名采编人员分批赴八闽大地采访,8月15日即推出海都报“走转改”专版《用群众视角,报道群众实践》,截至9月5日,海峡都市报“走转改”专版已刊发文、图近50篇,反映了各行各业融入海西建设的火热场景和最新实践。

亲历“走转改”20多天来,我们的感触多多:沉入农村采访,很接地气;下基层,才能捞到“活鱼”;“走转改”让我们的新闻触角更深,让我们的新闻题材更丰富;“短”、“新”、“实”的文风,更能引起百姓共鸣……

8月30日,海峡都市报刊发了《好一朵美丽的“双色木耳”》,好几位读者通过热线电话968111咨询这一技术。报道的反响不错。这个题材坐在办公室里是等不来的,而是下基层捞到的“活鱼”。这是报社领导带队下基层,在闽侯县白沙镇孔元村发现的亮点。采访这个点的记者练仁福说:“贴近百姓一直以来都是海都报的传统,但农村、农业题材的报道相对少一些。沉到农村去采访,很接地气。”

我的同事薛辉,在走基层采访中,对一名“85后”的女大学生村官印象深刻。这名村官名叫李海燕,毕业后就留在了福州寿山乡石牌村。石牌村很偏僻,青壮年纷纷外出打工,剩下老人孩子留守,村里几乎没有什么娱乐活动。李海燕留下来了,她把闽剧表演团带到村里,利用村里唯一一台电脑开网店,替村里销售当地盛产的菊花。她的月工资只有1000元左右。问她觉得值不值,她爽朗地笑着说,年轻人要多锻炼嘛!薛辉说:“不走到基层去,怎么能知道现在还有这样甘于平淡,乐于奉献的80后呢?”

这时,我更明白“走转改”活动的活力所在:“走转改”活动让我们的新闻触角更深,让我们的新闻题材更丰富,也更真实地记录着变化中的海西。只有投入基层,深入生活,融入群众,才能捕捉到最鲜活可读的新闻,让报纸永远保持旺盛的活力。

责任编辑:黄丽红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