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近才能更精彩
m.folksfolks.com 2011-09-14 17:56  黄懋榕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近期,各新闻媒体正根据中宣部等五部委的要求,组织深入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新闻编辑记者纷纷深入山区海岛,走进工矿企业,写出了很多来自基层第一线的好看耐看的精彩文章,很受民众欢迎。

新闻媒体是党的重要思想舆论阵地,位于意识形态领域的前沿,是意识形态领域里特殊重要的工作,不但中央、省委高度重视,人民群众也高度关切,国际社会也高度关注。报道什么,不报道什么,怎么报道,这支队伍的素质如何,形象如何,都会在全社会引起很大反响。

新闻工作的根在基层、源在群众,广大编辑记者只有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党的方针政策、更真切地感知群众的忧乐冷暖、更有力地肩负起新闻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始终做到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只有深入生产一线、扎实采访,用群众听得懂、看得明、感受真切的语言和形式,真实记录这里的变化和群众的精神风貌,才能被民众喜欢和欢迎。只有扎根基层沃土,置身火热实践,新闻作品才能更具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写出的报道才能真正让党和人民都满意。

前些年,由于认识上的偏颇,虚假不实、随意拔高的报道,以及以讹传讹、低俗有害的消息也时常在媒体上出现。要防止不良信息的传播,就必须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进一步端正新闻工作的指导思想,树立新闻工作者的良好形象。这几年,新闻战线不断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治理虚假报道”专项教育、“杜绝虚假报道 增强社会责任 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专项教育等活动,切实提高新闻报道的公信力、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此次开展“走转改”活动可以贴近受众,贴近报道对象,这是一次反思媒体报道方式的机会。提供真实可信的信息,是媒体获得公信力的根本。走基层,是利用开展各种新闻采访活动了解社会发展、经济建设、接触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倾听百姓心声,反映群众愿望,使采访工作更贴近老百姓,更贴近生活,反应群众心声;转作风,是改变新闻编辑浮躁和记者采访不深入的作风;改文风,是新闻文字既要做到平易近人,也要做到文风优美,格调不低俗。切实加大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力度,把深入基层、转变作风、改变文风的要求体现在各项宣传报道中,策划推出一批群众喜爱的宣传报道,并使我们的报纸在新闻宣传报道中受到教育和提升。

新闻媒体要提升竞争力重要的是要努力提高自身媒体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媒体的市场竞争在本质上是争夺受众的竞争,忽视媒体传播对受众的注意力和影响力,其获得的影响力也就可能大打折扣。传播力是媒体基本功能的体现,对于面向市场,在竞争中求生存的媒体来说,传播力的评价就是媒体市场表现的反映。因此,作为党报更是必须要坚持“人民至上”理念,如果脱离了人民群众,党报就失去了价值和意义,失去了生机和活力。因此,在指导思想上必须进一步树立群众观点、强化群众立场;在工作内容上必须进一步反映群众愿望、满足群众需求;在思想作风上必须进一步增进群众感情、拉近同群众的距离,真正回答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带着浓厚感情走进基层,着眼群众需要走进基层,用生动的新闻实践,着力讴歌广大群众致力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创业激情,满腔热情地为群众鼓与呼,更好地为群众代言、为群众谋利。要真转作风,大力继承和弘扬新闻宣传工作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把实践当成最好的课堂,不断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丰富阅历,在实践中提升思想境界,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职业品格。要真改文风,虚心向群众学习,善于用百姓的视角观察问题,用群众乐意接受的方式阐述观点,用群众语言来改进文风,力求“短”、“新”、“实”,让人们爱听爱读爱看,务求最佳的宣传效果。通过建立与完善相关体制机制,推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制度化、常态化。真正实现深入群众走基层、融入群众转作风、用群众语言改文风。要把“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认真落实到新闻宣传的全过程。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 黄懋榕

责任编辑:黄丽红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