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专题> 辛亥革命100周年> 两岸交流 > 正文
新华视点:两岸青年学子关于辛亥革命的对话
m.folksfolks.com 2011-10-09 15:23   来源:新华网    我来说两句

新华视点 共同的缅怀与期盼

——两岸青年学子关于辛亥革命的对话

新华网北京10月8日电(“新华视点”记者 陈玉明、李江涛、程士华、孙伟丽)

百岁光阴能几许,一弹指顷去来今。

回首百年前的那场伟大革命,追思百年来的那些梦想和传说,感受一个世纪以来中华儿女前赴后继的奋斗历程,两岸青年学子有着共同的缅怀与期盼。

两岸青年学子,对辛亥革命虽有着各自的理解和阐释,但对革命先贤的深切缅怀、对民族复兴的殷切期盼,却有着共同心声。

一心救国,义无反顾--辛亥革命的精神彪炳千古

记者:辛亥革命已经过去100年了,你觉得这场革命离自己遥远吗?

潘艳梅(清华大学法学院研究生):感觉有些遥远,毕竟已经过去一百年了,我们只能从历史书籍、电视和电影中了解当年发生的事情,这与亲身经历或者亲耳听亲历者讲述是不一样的感受。而且从我们出生至今,国家一直和平繁荣,难以体会到辛亥革命中的激情、热血。但是这场革命对历史的深远影响无法磨灭。

王威凯(台湾静宜大学学生):就时间点论之,这场革命对于“90后”的我确实是一段遥远的史事,但若以革命所传承的精神意义,却是刻骨铭心,大有近在咫尺之感。其因在于,辛亥革命的成功不同于以往的江山易主、王朝颠覆,而是广大人民齐心冲破千年封建帝制的乌黑牢笼,建立民主政治的光辉转折点。

记者:在你所知道的辛亥革命的故事中,哪件事让你印象最为深刻?

姜薇(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研究生):黄花岗72烈士和林觉民的故事。尤其是林觉民的《与妻书》,不仅表现出他与妻子的伉俪情深,更表现出他一心救国、义无反顾的献身精神,这种精神很让我感动。

王威凯:二次革命失败后,中山先生于1913年8月乘船自福建马尾抵达基隆,住在台北一家叫“梅屋敷”的旅馆里,并秘密会见了翁俊明、蒋渭水等抗日志士,还留下了“博爱”两字的条幅给旅馆主人。如今这家旅馆已成为“国父史迹纪念馆”。

记者:你认为辛亥先贤的哪些精神最值得我们后人缅怀和承继?

陈洁茹(北京科技大学在台交换生):我认为最值得继承的是那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在黑暗的社会环境下,革命先贤们敢于站起来,为民主自由抛头颅洒热血。将这种精神继承并发展下去就是对他们最好的缅怀。

谢孟翰(台湾世新大学研究生):国父进行革命时决不放弃、坚持到底的执着精神特别值得我们年轻人学习和继承。现在有些年轻人娇生惯养,遇到失败坚持又坚持的较少。不过,在没有网络、手机等通信工具的年代,我很好奇革命人士是如何集结起来进行革命的。

责任编辑:林洪熙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