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专题> “走基层 转作风 改文风”活动> 最新报道 > 正文

福建省广电集团电视新闻频道《八闽新事》系列报道手记

m.folksfolks.com 2011-12-20 17:19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在走基层中接受精神洗礼

福建省广电集团电视新闻频道 徐元坤

以民生选题、民生视角而著称的福建新闻频道,也需要下基层、也需要转文风吗?肩负着采访任务,我们在并不十分理解的心态中,踏上了走访的路途。

我们来到了福州的连江奇凯村,这里是连江最大的鲍鱼养殖基地,当地的80%都从事与鲍鱼养殖有关的行业。我们采访的主题就与鲍鱼有关。谁说老百姓没有自己的故事?经过走访,我们打听到当地一位养鲍专业户老林。他是群众眼中的能人,经过自己的钻研,他养出的鲍鱼又大又肥,而且出场时间比别人要快四个多月(一般鲍鱼养殖要24个月),每年的收入都在40万元上下。

是什么样的人才能这么勤于钻研?是一路的顺风顺水,还是也曾经历挫折却始终不言放弃?我们怀着好奇找到了老林的养殖渔排。

老林对我们的到来颇感意外,他说自己是个小人物,没想到会有记者来关注。嗓门沙哑、言语朴实的老林毫不掩饰地表达了对生活的担心:养鲍鱼的原材料要涨价,辛辛苦苦养了大半年的鲍鱼,天热的时候会死去一大片,还要担心随时而来的台风……“小人物”赚点钱真不容易,酸甜苦辣全在这几片渔排里。老林说,自从干上了鲍鱼养殖,就整天想着怎么缩短养殖周期、降低风险。文化程度不高的他翻着养殖技术书、看到点希望就大胆地尝试,好在这几年渔业部门技术支持大,也实实在在地赚了些钱。每年鲍鱼出场卖钱的时候,哪怕多赚一点,也是对自己一年辛苦的肯定。现在,尝到知识甜头的老林总是不厌其烦地告诫孩子,要努力读书,不然连养鲍鱼都摸不到门道。而作为父亲,他最大的心愿也就是替孩子在县城买套房子,让他们能安心读书。

致富能手、典型人物,从事新闻工作7、8年,我采访了不少,但多数都是被推举出来的典型,面对镜头说话虽然滔滔不绝,言语中却缺少了老林这样的个性。这个老林的质朴和直率让我感到“新鲜”也深受震动。海上的风吹日晒让老林显得比实际年龄大很多,“小人物”的不容易全都写在脸上。而怀揣着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坚持,每个小人物都像老林一样充满着一股子闯劲,他们不是科研人员,却埋头肯钻研;他们没有光鲜的口号,却扎实地为明天在默默努力;他们从不认为自己干的是大事业,却一样怀揣梦想,人生何处不精彩!

拍摄完鲍鱼养殖户老林的故事,我终于明白了走基层活动的深意:浮光掠影的采访并不能表现老百姓打拼的精彩,只有深入基层生活才是新闻报道的活水源泉。我们贴近得再多一点,对群众需求的了解也就更多一点;我们脚下走的道路再多一点,对社会发展的了解也就更深一点;我们倾听的时间更久一点,对社会新闻的报道也就更真实一点。这次走基层活动也让我感觉到,自己还需要进一步锤炼思想品质、提升综合素养,学习“小人物”的优良品格和他们的坚持精神,确立正确的人生坐标,秉持崇高的职业追求,树立新闻工作者的良好形象。新闻工作者只有深入到基层一线,才能捕捉最生动的场景、记录最感人的故事,学好用好群众语言,使新闻报道植根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之中,更加生动鲜活、贴近群众。

  • 责任编辑:黄丽红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