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专题> 2012年全国两会> 两会要闻 > 正文

高考改革“深水区”:公平与选才如何兼顾?

m.folksfolks.com 2012-03-06 22:05   来源:新华网 我来说两句

求解“寒门升学难”:要“优惠招生” 更要“机会公平”

针对高校农村学生比例持续“缩水”现象,近年来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纷纷出台自主招生优惠政策,向农村地区的考生倾斜,引发叫好声。

但部分代表委员认为,名校的照顾只能泽被极少数学生,“寒门学子”大规模成才,还需政府“系统性帮扶”。

清华大学副校长袁驷代表坦言,去年共有8名贫困县农村家庭的学生通过优惠政策考入清华。今年,清华大学联合南京大学等推出“自强计划”,入选的考生可享受30分至60分的投档优惠。“当然,相较于面广量大的农村考生,这只是杯水车薪。”

“高等教育‘寒门难出贵子’的现象,既涉及教育公平,也事关社会稳定。”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纪宝成代表认为,高校招生结构应更科学,更多顾及农村学生的升学权益。

“考上大学只是农村子弟成才的第一步。”南京大学教授高抒委员表示,一些美国高校很早就降低分数招收黑人子女,但由于进校后疏于管教,成才率并不高。对于录取的农村学生,高校应在教学、生活、就业等方面制订专门的培养方案,提高其成才率。

“农村学生成才难,症结还是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机会不公平。”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庞丽娟代表建议,当前国家财力充足,应在农村率先实行12年义务教育,“这既可保证农村向大学输送更多合格学生,又能逐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 责任编辑:林诚悦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